李天元
1965 出生于黑龙江
1984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
现居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个展
2017 空气——李天元作品展,艺泰空间,呼和浩特,中国
2015 作为生活的摄影——2015丽水摄影节之李天元摄影作品展,丽水,中国
2012 自然的肖像——李天元作品展,天一阁博物馆,宁波,中国
2010 李天元摄影展,798四方空间,北京,中国
2009 世界的肌肤——李天元摄影展,雅昌艺术馆,深圳,中国
2008 月,798天元空间站,北京,中国
2008 世界的肌肤——李天元摄影展,爱普生影艺坊,上海,中国
2007 李天元画展,中国广场艺术中心,纽约,美国 
2006 玄观,宋庄1号,北京,中国
2006 李天元画展,万玉堂画廊,香港,中国
2006 感官的冥想——李天元摄影个展,云天影像空间,北京,中国
2005 天元空间站——空气,万玉堂画廊,纽约、香港,美国、中国
主要联展
2017 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三影堂 北京,中国
2017 有意味的形式,中国han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7 艺术天津——中国抽象艺术的新可能性,北宁公园,天津,中国      
2017 朋友你好吗,韩国光州美术馆北京创作中心,北京,中国
2017 哥们爷们,798马亚诺空间,北京,中国
2017 1089,1089空间,北京,中国
2017 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巴西
2016 走出校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学院传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作品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6 文明的回响——北京“太庙艺术馆”穿越敦煌艺术展,太庙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6 首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贵州隆里古城,贵州,中国
2016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师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展——对话达芬奇,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6 第二十一届米兰国际三年展,米兰设计博物馆,米兰,意大利
2016 第二届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乌鲁木齐宏美术馆,新疆,中国
2016 北京•798诞生记(2002-2006)展,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2016国际具象和抽象展,九江美术馆,江西,中国
2015 首届内蒙古国际艺术双年展,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内蒙,中国
2015 流水席艺术展,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意大利
2015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绘画展,太庙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5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绘画,太庙艺术馆、上海美术馆,北京、上海,中国
2015 简单图像的奥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韩-中当代艺术展,韩国潭阳郡楠松美术馆,湖南,中国
2015 哥们 爷们——2015当代艺术展,ZOOMMART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5 爱慕——马耳山艺术计划,沈阳华府天地购物中心2层,辽宁,中国
2015 北京北京 艺术展,朱雀画廊,悉尼,澳大利亚
2015 守器-造物 艺术展,石家庄美术馆,河北,中国
2014 中国当代艺术展,南大河州政府,阿莱格里港,巴西
2014 三影堂首届实验影像开放展,三影堂,北京,中国
2014 1199个人——龙美术馆收藏展,龙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4 素描——勇往直前,中间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湘里湘外艺术展,藏福美术馆,湖南,中国
2013 味象-龙美术馆写实油画藏品展,上海龙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3 朝花夕拾——小幅油画邀请展,奥加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艺术前沿——当代艺术邀请展,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依于仁 游于艺——21位中国艺术家非代表作品展,798白盒子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2 慢活——当代艺术一种,荔空间,北京,中国
2012 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展,中国科技馆,北京,中国
2011 艺术中国,中华世纪坛,北京,中国
2011 艺术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师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1 第三届世界终端双年展——人类中心学说,乌斯怀亚市,阿根廷
2011 抽象之后的绘画:涂鸦、图像再造与多重主题,喜玛拉雅美术馆、证大当代艺术陈列馆,上海,中国
2011 不期而遇——中韩日东亚当代艺术展,798四方空间,北京,中国
2010 改造历史 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中国
2010 二十一世纪视觉艺术档案展,华夏环线空间,北京,中国
2010 穿越地平线——中国当代艺术展,智利国家美术馆,智利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是绘画的放任自流,还是对现实生
· 日常生活的诗意
·  李天元文章(07、3、18)
· 李天元
· 人,仍然是唯一的----论李天
· 静观玄览 以玄观玄——论李天元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静观玄览 以玄观玄——论李天元摄影作品中时空的精神性表现>>

吴鸿

 
 
所谓“以玄观玄”,第一个“玄”是指以一种空灵的智慧深刻地观察和把握,第二个“玄”是指精神性的宇宙本体。
 
天元的摄影之所以能超越浮躁、表象的所谓“观念摄影”,原因就在于他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重新思考,从而达到了“摄影”的精神性世界。
 
自摄影术诞生之日始,所谓摄影的美学特征的建立就是一个“摄影”机械光学原理不断向“人”的视觉经验屈服的过程。就像我们说的“标准镜头”,即是以人的“正常视觉角度和范围”来界定光学镜头的某个焦距范围的。在此范围之外的“广角”和“远摄”都被视为“人”的正常视阈的异阈另类。这种“标头”美学体现出了“人”试图把自己的视觉经验强加给机器的野心。实际上视觉心理学早已证明了摄影的成像原理所依据的焦点透视和瞬间成像的法则与人的视觉经验之间其实是无法统一的。
 
在这个前提下,通过光学镜头的组合运用所产生的显微摄影与太空摄影也从来只是当作一种仅仅为科学研究提供视觉基础的工具来看待的。这里,实际上暗含了一个对空间感受的本体论基础。关于世界的本质(或本原),钱学森曾经提出了“五观”是宇宙物质结构的大层次。他说:“我们过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只有宏观、微观两个层次。所谓宏观,比如我们这些人,房子,地球,都属于这个层次;所谓微观,要用到量子力学,要深入到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这么个世界。我们国家的天文学家戴文赛教授提出还有一个宇观,就有银河系那么大,十万光年左右。目前物理学上有个苗头,发现微观世界下面还有一个层次,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渺观。不仅如此,在宇观上面,也还有个层次。……这个范围就更大,我给它起了个名:叫涨观。所以,现在不是宇观、宏观、微观,而是涨观、宇观、宏观、微观、渺观,是五观了。”物质世界客观上存在五个层次(五观)。长期以来,摄影的经典美学是按照宏观经验的本体论观点来解释的,把摄影经验性本体论化的结果,势必使它越来越走向实证化、公式化,变成 “实例总和”的经验理论。而对世界不同层次(五观)的认识,则使我们能够在日常的视觉经验之外拓展摄影的机械性视觉美学,并通过这种方式,使我们对于宇宙空间的精神性把握成为可能。
 
当人处于与他的日常经验性空间不同的环境中的时候,比方说面对遥远的星汉、浩瀚的大洋、高耸的山岳、壮阔的河川,常常会生发出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感慨。这是由于空间感受的不同所引发的对不同的时间体验的感悟。近代的理论物理学也证明了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过去的物理学都以牛顿的理论为基础,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两者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则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狭义相对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指出了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日常接触的都是远远小于光速的运动,根本无法察觉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描述的相对论效应:长度变短、时钟变慢。但如果接近光速的运动能变成现实的话,一个以这样速度运动的人,在另一个静止的观察者看来就可能只是一条线。另外还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一个人坐上光子火箭,以接近光速的高速度去做星际航行。一年后他回来了,发现儿子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自己还是那样年轻。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天上方一日,人间已一年”就可用相对论得到解释。相对论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同时,也为我们把握世界的精神性本质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依据。
 
正是在上述的基础上,李天元的《天元空间站》系列作品通过把“摄影”向原初的机械美学靠拢的同时,也为我们体验时间和空间的精神性把握提供了一种视觉化的经验方式。实际上,他的这些作品是不属于经典摄影的美学经验的,与后现代摄影的理论基础也没有什么联系。相反,它们似乎具备了一种在摄影术产生之初的“纯技术”的美学特质,甚至是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生观发生某钟程度的传承对应关系。这种“纯技术”的美学特质是光线经过时间作用于银板或胶片上所呈现出的影像本身的奥妙。而在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则是像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表述的那样“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强调自然与人是有机的生命统一体,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倾听自然和谐、无声之声、众声之源的“天籁”,以消解“万物与我”、“时间与空间”彼此的隔膜、是非,以及有限的生命与有限的时空、价值、知性、名言、概念、识见及烦、畏乃至生死的系缚,从“有限”进入“无限”之域,以实现“与物同化”、逍遥无待之游的天籁齐物之论。
 
《天元空间站•李天元肖像》系列作品的都是利用显微摄影和卫星照片与“现实”的视觉场景下作者的肖像组合在一起的,通过宏观、微观和中观三联式的结构方式,我们不但能感受到一种共时性的空间关系,而且还能体悟到一种历时性的历史关怀。当我们在千万米的高空俯视大地上的芸芸众生,当我们在正常的状态下只能靠间接的知识去理解的“地球”的概念在直接的视觉感官中变成一个可以一目了然的“点”的时候,一种历史的情怀和生年苦短的感慨会油然而生。相反,在微观的世界中,当某个具体的“人”的概念可以被分解成一个细胞,或者是一个粒子的时候,在我们身上的那些可以辨认的自然和社会的身份特征都不再存在了。这个时候,“这”一个细胞与千万年前的“那”一个细胞又有什么区别呢?社会、历史的纷繁变异在这里就又归结成为一个不变的原点。这个时候,当我们沉浸于时空的变幻和历史的无常的时候,就似乎能听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那个智者的声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元空间站•空气》系列是作者利用一块平置的透明玻璃来承接自然的霜雪雨露、尘迹风痕,然后再用相机把这个自然的造化之境固定下来。直观地来看,镜头前的“自然”澄明之境与那个在玻璃上的“造化”之境对应的是某种空间上的关系。所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空间的变化是因为时间的变动和累积,而时间的流变也是以空间在不同层次上的运动来作为衡量。这里,时间和空间,或者说是精神性与物质性发生了重构和对应。当我们静观一滴露珠在玻璃上滑动的痕迹的时候,是否也能体悟到宇宙乾坤变化的万般机巧?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即是说明宇宙万物之间的这种在时间层面上的同构对应的关系。佛说:“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实与虚、真与幻、动与静,世界的万般变化构成自然的造化之美,也为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时空、无限的意义、无限的价值时带来了“无明”的痛苦。那么只能澄怀静观、以玄观玄,以不变应对自然的万变。这种“不变”也就是顺应自然的本原精神,由迷到悟,转识成智。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时间”的因素又似乎成为了一个表面上的假象,最后又回归到了“和光同尘”的率真之境。
 
《天元空间站•鱼》和《天元空间站•水》系列更像是一个假设、一个寓言,它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虚构出了我们存在的意义和境域。
 
综上所述,在李天元的《天元空间站》系列作品中,他一方面通过“静观”的方式,突出了影像本身“冰冷”的机械美学特质,从而实现了从影像的社会学和意识形态化中抽身出来,达到对宇宙的精神性本体的关注。另一方面,他通过对“时间”和“空间”概念的重新思考,把抽象玄妙的东方哲学和东方智慧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从而实现了对物象背后的时空关系的精神性思考。
 
2006年3月27日   于北京通州晾木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