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小惠女士的作品,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与心灵的感悟体验。首先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其作品数量之多,取材之广;继之为她的作品的内涵、气质,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所震动。
小惠女士的造型手法于精细之中显现出简洁,于匠心雕琢之后又透发出洗炼与洒脱。从那一件件朴实无华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一种东方女性的宁静、典雅与聪慧、多情。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雕刻家并没有单纯依顺自己的女人天性去进行创作,而是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揉和着内心深处的理性之光去撞击雕刻刀下的材质,使之充溢了思想内涵,因此引人入情入胜。
小蕙女士善于将国外的与本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雕塑艺术融汇贯通、相互渗透。从而构成她自己特有的雕塑语言,当然,这语言中还夹有吴侬软语和燕赵豪气。
从小慧女士早期的(泼水节)、(拾春)、(持花少女)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如饥似渴地思考和借鉴世界上一切美好雕塑的技法:从古希腊的古典大师到近代形式主义的巨匠亨利•摩尔;从中国敦煌到非洲雕刻中广泛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表现力。直至80年代中期以后的作品中,则更多地显示出雕刻家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索、认识和诠释,其雕塑风格,也在此时趋向成熟,如她的大型作品:在马鞍山市团结广场的不锈钢抽象雕塑《江南一束花)、北京植物园不锈钢抽象雕塑(花魂)等等形式很美的环境装饰雕塑,以及一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雕刻:(日出)、(和平女神》、(持苹果的少女)、(女人的痛苦)、(女人的负担)、(女人的期望)系列作品,尤其是在日本国际美术赛上荣获“龙富士”大奖的(爱情)等等。这些作品显示和表达了雕塑家运用一切雕塑的手法和自由挥洒的意念,达到了她所预期形成的效果。而这些效果的由来,是她对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再现,更是她对一个本色的、纯真的、充满爱的艺术世界的渴求与呼唤。
为了这一切,小絮女士经历了创作中的所有痛苦磨难,这磨难犹如女性难产的过程,当作品如胎儿哇哇坠地时,所有这一切又变成了一种甜蜜。
雕塑家根据自己观察事物的方式去创作,有时宁可部分抛弃对客观事物的写实,而去追求事物的另一面:即带有本质性的抽象要素,结果使其更加逼真,更具鲜明特征和个性。
“来源于自然而更高于自然”,舍弃局限于单纯描绘事物的表像,追求发掘深层的内涵,使不可见的心灵、情感、个性通过可视的雕塑形象呈现出来。这种不随波逐流地攀附“新潮″,而执着自身朴素、真挚、含蓄和坚韧的精神,是小蕙女士进入90年代后创作的重要特点。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雕刻和戏剧一样,是一切艺术中最难而又最容易的,只消把一个模特儿依样画葫芦地捏出来,便可成为一件作品,但是要给它一个灵魂,把一个男人或女人造成一个典型,那简直和普罗米修斯盗取天上的灵火一样的困难。”小慧在作品中追求恬淡自然的个性,体现美好纯真的心灵,是极可贵的,给人以感悟和启迪的意义就在于此。
世界进化中蓄有宝贵的精华,也有令人厌倦的经验乃至沉渣,毛泽东主席提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至理名言,永不会过时,如罗曼.罗兰所说的“世界上每一个进步都是违反。″简言道出古今艺术大师的成就和发展规律,可供借鉴,愿与小蕙共勉。
王熙民
1998年7月于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