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洪深
不知何故,一种清冽、苍凉、乃至伤感的气息,总是萦绕着我。我十九岁离开家乡青岛,在北京学习四年,在昆明工作二十二年。离家时间久了,我好像一直在追逐某种非常遥远、难于言表,甚至难以企及的快乐。
徐芸,来自昆明,天然携带着一种春城的气息,快乐总是挂在脸上。
我和徐芸,由同学到夫妻,转眼我们相识已三十多年了。工作、生活、为人妻、为人母,徐芸不会因这些变化,而忘记制造快乐。常常,由于我接受快乐的能力,使其变快乐为不快乐。
我们年轻时,徐芸快乐的方式,往往形而下的居多,例如:跳舞、唱歌、旅行;那时的快乐,像昆明的气候,常常,四季为春。现在看来,似乎也不觉得是一种荒废。
我也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徐芸有机会接触欧洲,其后,她与欧洲的缘分从未间断。
她第一次去德国最令我揪心,出发前,她最熟练的英文句子不过是: “sorry ,I speak a litter English……”,以此宽慰她自己说英语时的紧张情绪。三个月后,当我去机场接她回国时,让我惊讶的是,她已经能够以较流利的英文与外国朋友交流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会想起关于意大利名星索菲亚罗兰学语言的故事,索菲亚罗兰不会俄语,她去俄国拍电影,两个月之后,她就能以流利的俄语出现在答谢晚宴上。徐芸对语言的敏感和模仿能力,总让我一次次想起这个故事。
多次欧洲旅行,改变了徐芸的一些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她的艺术观。她的视觉更开阔了,更自主了,情感也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似乎在热闹背后多了一些寂寞与冷静,如果深究这份寂寞与冷静的内涵,我认为徐芸在面对艺术时多了几分矜持。
2005年,由于工作的缘故,我们举家由昆明迁到北京。
繁忙而热闹的北京,大城市的喧嚣的背后,迎接我们更多的是寂寞。
北京的天气,正如周树人先生所云:“春天似不曾独立存在,如不算他是为夏的头,亦不妨称之为冬的尾,总之风和日暖让我们着了单袷可以随意徜徉的时候真是极少,刚觉着不冷就要热了起来。 ”湿闷的夏日,是我们移居北京上的第一堂节气课。
我们在北京的居室,相对昆明的家空间较小。在这小小的空间内,徐芸学会了打发寂寞。
打发寂寞,喝茶也是一种方式。喝茶之余,观茶壶之造型,久而久之,徐芸对茶壶着了迷,大概这一系列作品就是这样开始的。
徐芸作画,换言之,也可称其为她自己生活的方式。左边是网络,右边是电视,中间是画案(一张宜家的大木桌,主要功能是饭桌和电脑桌),她跳来跳去,往往是哪里舒服跳到哪里,犹如林中的小鸟,时而啄食,时而鸣叫。当然,画的不顺利的时候,她会选择出去走走。
徐芸画壶的方式,由她的兴趣所至,方法和材料的选择也随之衍生而出。
如果硬要分析,大概有这么几种:
一、壶-黑白系列与壶补色系列(竖条幅丙烯);之所以这样命名,是画布的外形比例呈条状,像中国的立轴。在这样的空间内,经营茶壶的形象,自然会有许多东方色彩的染指。而徐芸恰恰是另辟蹊径,她对壶的形象,采取解构的方式,似乎是有意回避中国样式的简单平移。色彩,或黑白,或采用补色关系。在细纹的画布上,色调的深浅关系,呈现出一种恬静平缓的状态。这些状态流露,与当时我们在黑桥村艺术区有了一个约200平米的画室有关。画室的僻静与舒适,徐芸完全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里。
二、壶-墨趣系列(横幅油画);这个系列的作品,尺寸相对较大,亚麻布的粗颗粒加塑型膏的处理。这个时期,徐芸开始对画面的肌理,产生了浓厚地兴趣。在粗颗粒经过特殊处理的底子上,油彩覆盖后,裸露出点点闪闪烁烁的亮点,画面会呈现出一种浓郁、松弛、婆娑迷离的景象;在形式上,徐芸引进了波普艺术的思维方式,这些变化,自然来自欧洲和北京对她内心的影响。
三 、壶-彩墨系列:90年代徐芸一直采用彩墨这种介质创作作品,而2008以后的这些作品,在材料的运用上有了改变,从高丽纸到宣纸,较之前者,现在的墨韵更足,艳丽色彩在墨的氤氲之中,像晚秋的树林,在逆光中透射着多彩的斑斓。
四、壶-装置、综合媒体系列:对于茶壶的探究,仅仅停留在平面上,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徐芸来说,还不够尽兴,她开始用立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表达的是艺术家看世界、看事物的角度,其间会蕴含着某种哲理。但,艺术就是艺术,并不是哲学,任何一种过多地强调哲学功能的艺术,都显得有些偏颇。徐芸用“切 ”的概念,只展现壶三维的立体状态的一半,这样,不免会引发起阅读者的某种追问?为什么是“一半”?!“一半”从造型的角度,是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平面与立体的对比;“一半”,从认知的角度,是一种对未知的期待。关于“一半”的概念,皆可人云亦云。在那个阶段,徐芸不但切茶壶,同时还切苹果、瓶子、灯泡、苦瓜、柚子、等等 ……似乎在她的世界里什么都可以切,至于为什么非“切 ”不可?!一定要在其中寻找特定的答案,也许,这完全可能与创作者的初衷相悖。我想,艺术家为大家,为自己制造某种意外经验,某种快乐的方式,某种看待世界的角度,这或许是她创作的动力。
从2007年到如今,与“茶壶”为题的作品,不断持续,但从未整体的展示过。今年,在798偶遇佳璇女士,她看了这批作品很是兴奋,并建议在798诺博茶叙艺术空间,为这批作品做一个专题展。并将“一半茶缘 ”这个概念引进了徐芸的作品中,由她的《诺博茶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成一个装茶的礼品,佳璇有她自己对“一半”的理解和解读方式,愿徐芸和佳璇的努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意外和快乐。
以看待生命的方式
我总是以看待生命的方式,去看待我身边的每一件东西,甚至我餐桌上盘子和果
实。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把一个果子打开,把它的定格在某一个时刻,再以另
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在你面前,让你看到生命在这一瞬间里,最惊心动魄的一面!
我是个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很多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放在盘子里一个切开水果,我也喜欢翻来覆去地摆弄它们,色彩、形状或是盘子与果子的关系……总之它们一定有吸引我的地方。当然,更让我好奇的还是果子的内部结构。打开一个果子,总有期待,就像孩子拆开礼物包装一样的急切,盼望果子的内部能给我带来不同反响的惊喜。我喜欢在茎肉纵横、饱颗粒满、汁水丰富、色泽艳丽甚至香气扑鼻的综合呈现里,寻找我的兴趣点。那种茎、肉组织相互依存又扭动的自然构成,最让人着迷,那简直就是艺术。这其中还蕴涵着无数激发人去想像的,自然美感和原始的性启示,它们促使我去深究,一个生命是怎样蓬蓬勃勃地生长、彻彻底底地绽放,然后,再一点点萎蔫和腐烂的过程。
细胞分裂、子房膨大、胚形成、核变硬、子房速增;然后,叶绿素破坏,花青素逐渐形成;色泽的变化;绿/黄/红/橙/棕/黑;香味产生;果实由硬变软;接着内源激素的变化;细胞分裂/伸长/成熟/衰老/萎蔫/腐烂。
一个果子与一个人的生长模式一样。那种生命的挣扎,奋斗,强壮、成熟而后自我完善的程序一样。对阳光,空气、水分、土壤依赖也一模一样。
人们常用一朵鲜花从开放到枯萎,来比喻一个女人的一生。一个果实从新鲜到腐烂,何不是人生的另一种写照呢?!
以看待生命的方式,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件东西吧。甚至每天餐桌上的盘子、果子。打开一个果子,去发现美丽的表象下面的另一个真实吧。一层一层地剥开它之后,再自由地去思考,或许,你看到的和你那一刻正在了解的,不过也是一个假象,事情的发展
并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样,它还需要你继续往更深处去探索。
徐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