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强

1973 生于成都
2001 毕业于四川美院造型艺术系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6—2009 执教于四川美院
现居北京,执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亦土亦洋中西合璧
· 艺术家叶强访谈
· 艺术还需要深度吗?——读叶强绘
· 其他评论节选
· 受伤的本性与伪装的文化,叶强眼
· 鲁虹评论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挪用”与“叙事”——叶强作品浅析>>

 文:何桂彦


将“挪用”作为一种文化观念,让“挪用”具有独特的“叙事”性,并让“叙事”产生的意义与一种当代文化话语发生联系——这正是叶强作品的显著特点。
通常来说,“挪用”(appropriate)由两个基本的词源构成,“ap”源于拉丁文的“ad”,指给予的意思;“propriate”指个人拥有某物,两者结合起来,意旨将别人的某物作为己有。简要地理解,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挪用”就是指艺术家利用过去存在的图式、图像来进行艺术创作。但是,“挪用”并不同于简单的“模仿”,因为“挪用”背后涉及到艺术家深层次的意义诉求,以及创作方法背后涵盖的美学问题。
“挪用”不属于现代主义的美学范畴,从一开始出现,它就具有后现代的审美特征。作为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范式,“挪用”大致呈现为三种类型:图式的挪用,图像的挪用,文本的挪用。
叶强的作品兼具“图式挪用”与“图像挪用”的特质。在他笔下,既有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图式,也借鉴了文艺复兴绘画中那种独特的三维空间的图式表现方法;既有片段化的、近似于残缺的山水图像,也有各种源于《圣经》题材中的神话人物。同时,在部分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些来源于当下的新闻图像,如正在演讲的布什总统、美国的陆战士兵、伊拉克的战争场景等等。这些图像被艺术家精心地放在一个共同的画面中,使它们彼此产生某种对应关系。由于这些图式与图像在时间、空间上是错位的,因此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由此得以凸显。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方式,即作品的叙事是片段化的、冲突的、矛盾的、多维度的。
由于这些被“挪用”的图像脱离了原初产生时的语境,抑或说背离了它们既有的上下文关系,这必然导致原图像在叙事方式上的断裂。正是由于这种断裂,叶强需要对作品中的图式、图像进行重新的“篡改”、整合、重组,使其形成一种新的叙事链。正是叙事方式的改变,一些新的意义开始从作品中彰显出来。
我们的问题是,艺术家是如何赋予“挪用”以意义的?这种新的意义能体现艺术家深层次的文化诉求吗?

虽然叶强的作品具有多重的叙事性,但其主导性的意义仍是由作品内部叙事的对抗性、矛盾性、冲突性来实现的。一方面,叶强善于调动图像在视觉呈现方式上的对比关系,尽量强化东、西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觉经验在同一画面中产生的视觉张力;另一方面,叶强重视图像背后承载的政治、文化意义,以及审美观念,尽量通过图像与图像之间的碰撞与对话来反映其背后深层次的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的砥砺与对抗的关系。
具体而言,叶强作品中的“叙事”性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强调叙事语境的“错位”感。譬如,在《暴雨将至》中,艺术家在“挪用”南宋艺术家马远的《踏歌图》时,却将其后的背景进行了“篡改”。马远的《踏歌图》是一幅颂扬年丰人乐、政和民安的作品,其下方的老者与儿童正踏歌而舞,整个作品弥散出一种欢快的气氛。但是,由于背景被置换成乌云密布的天空,于是,原作品中的叙事语境便发生了变异,此前那种欢快、乐观的情绪则被暴雨将至之前带给人的压抑与惶恐的气氛所代替。显然,“挪用”改变了原图像存在的上下文关系,造成了叙事语境的“错位”。
第二个特点是,强化中、西两种不同的视觉经验的对抗与冲突。同样是在《暴雨将至》这件作品中,画面呈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觉观看经验,它们彼此是矛盾的、冲突的、格格不入的。因为,马远追求的是一种“平远”的视觉呈现,这种方法更多的侧重于主体的体悟与感受,体现的是东方人一种独特的观照自然世界的方式,其背后蕴含着一种东方化的审美经验。但是,《暴雨将至》背景中的天空则是用西方的透视、三度空间的幻觉方式来完成的。于是,作品的前景与背后的天空就处于一种砥砺与对抗的状态。
实际上,为了保持这种东、西不同的视觉冲突,叶强在同一件作品中往往会根据图像自身的文化属性来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比如在《戏水图》(2004)中,背景中的“山”基本上是由中国传统山水表现技法中的披麻皴、米点皴来完成的,而在《我们什么也没有看见》(2006)这件作品中,在绘制中景的图像时,艺术家就使用了传统墓室壁画中的点、染、印、罩等手法。相反,在处理一些来源于西方文化语境的图像时,艺术家使用的则是西画法,即重视图像在透视、空间、体积、块面等方面的表现与塑造。正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觉呈现方式使叶强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视觉张力,进一步强化了作品内部叙事的矛盾性与多义性。
第三个特点是在一个新的图像语境中重建图像“叙事”的意义链。我们应看到,一方面,“挪用”必然会对原文本或原图像进行破坏与颠覆。换言之,被挪用的图像或图式会因语境的改变而导致能指与所指的意义链发生断裂。比如在郭熙的《早春图》中,艺术家笔下的山水场景正处于早春时节,山中云雾飘渺,山下泉水潺潺,万物复苏,生意盎然。对于郭熙而言,这既是一种“可看、可行、可居、可游”的风景,也是宋代文人理想的世外桃源。但是,在叶强的《早春图》中,观众无法感受到任何宁静、淡泊的审美气氛,相反是战火纷飞,整个山川呈现出的都是破败与苍凉的景象。尽管从能指的角度看,叶强的作品中同样有山川、树木、小桥、流水,但它们的所指却是缺席的,即它们再以无法具有在郭熙《早春图》中所具有的意义,原因就在于,挪用让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义链发生了断裂。另一方面,尽管“挪用”会破坏原文本,但一种新文本也将同时产生。也就是说,在一个新的意义语境下,作品的图像会重新建构自己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并形成一个新的意义链。而作品的“叙事”也正是由这个新的意义链才得以完成的。譬如在《家园》(2005)这件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图像,如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飞在空中的天使、荷枪实弹的士兵、东方宫廷中的侍女、凶猛的老虎等等。尽管这些图像都具有自身的意义,但当它们共同被置于一个画面中的时候,一个新的意义链便由此形成。但是,由于这个意义链不是单一的,因此就决定了作品的“叙事”具有多维性的特征。正是从这个角度讲,这件作品既可以理解为东西文化的冲突,也可以看作是传统与现代的对抗;既可以理解为对战争的反思,也可以看作是艺术家对当下现实的批判。

   Ⅲ
实际上,在“后风景”系列中,不管是在《早春图》(2004)、《家园》(2006),还是在《那一年》(2007)、《躲藏》(2007)等作品中,对战争、以及战争带来的灾难的反思都是叶强作品的共同主题。当然,战争主题的呈现仍然是由“挪用”来完成的。
例如,在《都为你好》(2006)这件作品中,观众至少可以看到四类被挪用的图像:持枪的美军士兵、演讲中的布什总统、米开朗基罗《诺言方舟》中的部分人物,及其背景中的爆炸场景。由于这些图像在时间、空间中仍然是“错位”的,因此,作品的内部叙事必然发生冲突。不过,冲突的叙事性反而强化了作品的观念表达,也就是说,这种叙事本身就是作品意义表达的一部分,因为它们是具有隐喻性的,是具有文化针对性的,即暗示西方文明与东方文化的冲突。表面看,作品中的美军士兵、演讲中的布什总统,以及米开朗基罗的《诺言方舟》中的人物似乎没有任何的关联,恰恰相反,在艺术家看来,他们刚好是西方文明的化身——他们具有英雄般的气质,他们的使命是拯救人类,他们的存在体现了一种崇高的悲剧精神。然而,反讽的是,恰恰是这种标榜为“拯救”、“都为你好”的行为背后,带给人类的却是灾难与毁灭。同时,在视觉图式的处理上,艺术家仍强化了中、西两种不同视觉观看方式的对抗与冲突,前景中的“山”与背景中的“天空”仍然是相互排斥、格格不入的。正是从这个角度讲,“挪用”既是一种表现手段,也是意义叙事的目的,因为“挪用“本身也被观念化了。
不过,在其后创作的《吾》(2008年)、《十三月》(2008年)等作品中,一些新的变化开始出现。或许是出于对先前创作思路的矫正,作品中的“挪用”因素有所弱化,相反,艺术家利用长轴的形式使中国绘画的传统视觉观看方式得以强化。同时,作品的上方出现了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兼具两个功能,既是作品的形式,也是作品意义叙事的组成部分。显然,通过这种独特的形式表达,叶强赋予了他笔下的作品一种强烈的东方文化身份。


当然,有必要提及的是,并不是只要艺术家在创作中使用了“挪用”,其作品就能取得成功。这里还涉及到“挪用”在意义“叙事”中的有效性问题?换言之,“挪用”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艺术家在“挪用”的过程中,能否折射出自己在思想、艺术表达方面的智慧,以及承载个体对相关艺术与文化问题的思考,其核心的目的仍取决于作品在“叙事”的过程中能否产生出新的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叶强对“挪用”的选择,其意旨仍然是对全球化语境下一些独特的社会、政治问题展开思考,比如东西文化的冲突问题、战争问题、个体生存的文化身份问题。不过,叶强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并没有停留在浅层次的“反映论”层面,相反,他的作品具有惊悸、惶恐、苍凉、悲壮等复杂的情绪,有一种低吟式的、深层而浓郁的悲剧意识蕴含其间。作为个体对现实的拷问,抑或是批判,叶强正是这样一位关注当下社会现实,敏感于自身的文化经验的艺术家;作为一种当代的文化话语,其作品中的悲剧意识也能与当下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冲突发生某种直接的对应关系——这正是“后风景”系列彰显出的文化意义。
                                                
    2009年4月1日于中央美院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