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 | | |
1955 生于内蒙古
1979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居青岛,职业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个展
2018 “开门现山” ——赵文华《山门》系列油画展,墨非墨画廊,青岛,中国
2016 “有灵” ——赵文华有灵山野系列油画作品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5 “接点.佛罗伦萨”——赵文华油画艺术作品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4 “浮尘”——赵文华油画艺术展,屏东美术馆,台湾,中国
2014 “视域” ——赵文华城市题材油画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4 “心象”—— 赵文华风景系列油画作品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4 “马与” ——赵文华马系列油画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3 “精神.视界” ——赵文华油画艺术作品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3 “归途” ——赵文华油画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记忆.风景”,河北省美术研究所唐山美术馆,唐山,中国
2002 “赵文华当代油画展”,格但斯克,波兰
2000 “赵文华超现实油画作品展”,天津奥林匹克大厦唐风艺术馆,天津,中国
|
|
|
|
|
|
|
|
|
|
艺术家服务热线 |
|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
|
|
|
|
|
|
激情与理性的融会 现实与未来的交织>> | |
王端廷
我是第一次看到赵文华的绘画,甚至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当我走进展厅非常惊讶,我以为这些作品是出自一个海外归国艺术家之手,因为这些油画的味道非常纯正。我们知道,对于中国人要想把油画画得很纯正,是一件何等不容易的事情。我们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到了他们这一代人终于可以搁置油画民族化的课题,可以画出比较洋气、比较纯正、不是那么土气的油画。我一直认为,油画民族化是中国人在引进油画的初期阶段在这门艺术的掌握上力不从心的退守之计和权益之策,是为自己蹩脚的土油画搭上的一块遮羞布。赵文华的油画品质是纯正的,这是首先应该肯定的。
令我惊讶的第二个原因是,一个在青岛生活的艺术家居然可以画出这样的油画!青岛毕竟不是艺术中心,我猜想也许正因为在青岛,远离喧嚣的艺术市场,赵文华才能够这样专心致志、平心静气地进行艺术创作,用宁静的心态来描绘动荡的外部世界和骚动的内心世界。他的每一幅画都画得非常完整、非常饱满,每一幅画的完成度都非常高。北京的艺术家,在宋庄的艺术家,很难有这样的心境和心情来完成这样的作品。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第三点让我惊讶的是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其绘画内涵之间的巨大反差。赵文华是一位从内蒙古走出来的画家,他生于内蒙古,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到了保定,又从保定调往青岛。我们知道,来自内蒙古的画家大多喜欢以蒙古风情为创作题材,描绘蒙古包、蒙古牧民和他们的生活,以为表现这样就是回到民族文化之根。但是,我们看到,同样画“归途”,赵文华没有选择这样的题材,他的画描绘的是现代都市的风景或者都市人的生命状态,这些正是当今中国从农村社会到城市化生活转变的时代图像。不仅没有描绘蒙古民族风情,赵文华甚至没有像很多中国艺术家所强调的中国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他的绘画没有描绘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画面景物几乎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赵文华的绘画面貌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他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时代的人文景象。
赵文华这一次展览名叫《归途》,实际上,他的绘画不是向后看,向历史看,从秦皇汉武那里寻找什么精神寄托和文化源头,这些作品的精神意旨是指向当下和未来的。在我看来,赵文华描绘的是一个处在死亡与新生的临界点或交叉点上的世界景象或生命状态。实际上,这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而这也恰恰是当今中国的现实状态。我们正处在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民族经济向全球一体化经济过度阶段,现实充满混乱,未来尚不明确。值得注意的是,赵文华的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更多的是忧郁和焦虑,这也是当今人们的普遍心态。20世纪80年代我们对未来都抱有乐观之情,但现在我们对社会和世界的变化不再那样欢欣鼓舞。我们为现实感到失望,对未来充满忧虑。赵文华的绘画相当准确地传达了这样的时代精神。
从赵文华的绘画风格来看,它有表现主义因素,有一种内在激情的表现。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理性成分。他的作品大多采用几何分割式的结构,这是未来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主义的激情与未来主义的理性这两种东西本来是很难融合在一起的,但在赵文华的绘画里二者竟然奇妙地同时共存,正是通过这两种因素的结合,他的作品又获得了超现实主义的意境。应该说,赵文华的绘画是一种综合性的风格,是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混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赵文华的绘画体现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和费利克斯•古阿塔利提出的“文化游牧主义”观念,不拘一格、兼收并蓄。我相信,这样一种开放自由的艺术观念将会给赵文华的绘画带来更加丰富的面貌和更加充沛的活力。
王端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