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

1955 生于内蒙古
1979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居青岛,职业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个展
2018  “开门现山” ——赵文华《山门》系列油画展,墨非墨画廊,青岛,中国
2016  “有灵”  ——赵文华有灵山野系列油画作品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5  “接点.佛罗伦萨”——赵文华油画艺术作品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4  “浮尘”——赵文华油画艺术展,屏东美术馆,台湾,中国
2014  “视域”  ——赵文华城市题材油画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4  “心象”——  赵文华风景系列油画作品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4  “马与”  ——赵文华马系列油画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3  “精神.视界”  ——赵文华油画艺术作品展,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青岛,中国
2013  “归途”  ——赵文华油画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记忆.风景”,河北省美术研究所唐山美术馆,唐山,中国
2002  “赵文华当代油画展”,格但斯克,波兰
2000  “赵文华超现实油画作品展”,天津奥林匹克大厦唐风艺术馆,天津,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画到绚烂时,灵境是归处——赵文
· 激情与理性的融会 现实与未来
· 精神图像的视觉呈现
· 关于“城市”—赵文华《城市影像
· 独行者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独行者>>

     赵文华很象一个痴迷不悟的独行者,向着那个既杂乱无章又空无一物的旷野,向着那个似乎并无方向却又执意不二的方向踽踽而行。他一面冷眼审视着这个色彩纷呈的世界,一面用只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探寻生命的含义。貌似人文关照的迂腐传统早为他所不屑,大潮般涌来的“当代性”和“后现代”亦无法动摇他的孤傲秉性。在他的眼眸里揉不进一粒尘世的浮沙,在他的作品中也找不到一丝的媚俗痕迹。
 每每站在他的新作前都会让我们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熟悉的是他的执着个性,而陌生的却是在这执着个性中所派生出的令人刮目的审美触角。
 十几年来他的许多作品,不论是“空气”系列,《陶与瓷》系列还是《城市影像》系列向我们反复传达的一个信息并不是“文化”,而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生存空间”。 尽管赵文华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向我们描述了一片明朗美好的景象,他说 “每当我带上画具走入自然,遥望一处处草原、江河、山峦、树林、田地、房舍时,愁楚和烦恼就会不胫而走,眼前弥漫的只有无尽的欢快和不羁的遐想,自然生动的光色令我敞开心扉,任我挥洒、频添,尽情展现出自我的片片天地。”但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所释放出的却是作者潜意识中对人类赖以栖息的“生存空间”的无比担忧。这种担忧深深地隐藏在赵文华既挥洒自如又凝重冷峻的笔触之中。
 当我长时间凝视他的“空气”系列,好象身处非四维时空的另一个星球。时间已凝固成了化石,而空间却在流动,不知是在收缩还是在扩张。“空气”系列的表现方法既不象康定斯基的无形而有序,也不像萨尔瓦多.达利的有形而无序。在《空气》所营造的那个似是而非的世界里你会莫名其妙地感受到一种迎面袭来的恐惧,我反复思索这恐惧来自哪里,直到对赵文华视野中的“空气”有了深切感悟才真正明白,这莫名的恐惧竟然是在《空气》中找不到欣赏者的存在点,就像在梦境中生命的存在只是无序的组合。他用这种独特的艺术符号向我们暗示了什么?人类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是那样的藐小,而哲人的思想也不过是划过空际的流星转瞬即逝。
 当《陶与瓷》系列砰然问世时,我们又惊讶地发现在他的作品中“空间”可以无限大,也可能非常小!《陶与瓷》系列中的“空”竟神奇地转化成了墓穴,而“气”却收缩凝结成了生脆呆板的陶瓷。也许《空气》中那个茫茫无际无以依托的世界还不足以表达他的困惑,他才又选择了墓穴中的“陶与瓷”来再一次将他的困惑诉说一番。这正是他的天才之处,用如此生动的绘画语言向我们传达了一个简单的哲理,时空的转换常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在那个阴暗神秘的墓穴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并不是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远古文物,而是歪斜呆滞,残缺不全的虚拟物件。其实赵文华创作的潜在动机非常明了,在这个《陶与瓷》的墓穴里“陶瓷”的“梅瓶”也好“花觚`”也好,“钧紫”也罢 “青花”也罢,它的“空间”含义远比“文化”含义更应发人深省。
 终于赵文华还是直接了当地把我们带回到人类的基本栖身地——城市。《城市影像》系列实际是《空气》以及《陶与瓷》的延续。他牵引着我们一头扎进那个不断收缩的钢筋混凝土的丛林。在喧嚣的堆砌中人们被挤压的透不过气来,那种刀劈斧凿般的造形手段进一步加深了“城市影像”的拥塞与窒息。嚣张的画面让人想起火山喷发后冷却的熔岩,光影的背叛,时空的解构,人性在人类前所未有的辉煌巨变中被彻底扭曲。就象在高温中的玻璃料器被任意吹拉成古怪形状又被粗暴打碎随意堆积在一起。迫使任何一个城市的参与者都不能不在慌惑焦躁和不安中去重新调整对生存空间的认识。
 《城市影像》似乎向我们作了一个总结,审美途径的终极目标必然会上升到哲学层面,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这个我们赖以生存并为之充满幻想的世界。
    如今赵文华依然步履坚定地徜徉在令他痴迷的旷野之中。他带着自己的怀疑和不解走进大自然,用时尚画家们早已摒弃的方法执拗地描摩眼前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试图找寻到令万物都能拥挤在一起的时空秘码。他寓意深邃的作品正是在这无声的旅途中一幅一幅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带给了我们视觉惊愕也带给了我们诸多的顿悟与思考。
    我不知道他的下一个系列是什么,会让我们调动起怎样的心智去面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会永无止境地走下去,在他的脚下不光是一溜清晰的足印,还有他的困惑与忧患,他会用他全部的生命,用他与生命等价的绘画来图解这种种困惑与忧患。他说“每一个脚印都弥足珍贵,正是这有血有肉的过程铸造了我,丰满了我,让我体会到人生五味,至今,我仍活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有很多东西没搞明白,也许,什么都明白时,也就不会再画了。”
    赵文华真诚的表白正是对自己最有说服力的诠释。
                                                                                ——吉尔格楞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