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艺术家的养成并非毫无章法可言,创作者所选用的媒材决定了他们学习的途径,每一种媒材的使用一定有方法和技术的要求,都做到位了,才可能达成创造的目标。19世纪末绝大多数的艺术学院训练太拘泥于传统基本功夫的锻炼,而且几乎人人都被训练到技法圆熟的层级,才出现了反对基本功锻炼的声音。然而经历了百余年对技巧训练的背离和破坏,今天拥有真正传统绘画、雕塑基本功夫者几稀,根本没有条件像前辈那样反对基本功夫的锻炼。相反的,现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使用的媒材愈来愈丰富了,每一种媒材的运用都有必须学会驾驭的方式和优化表现的法门,所以,传统形式的艺术学校已经不可能提供五花八门技艺的训练和养成,艺术学校应该归并入完全大学内,提供学子充分的学科门类选择和多元的跨界学习环境。
在未来,因为传播交流信息的极速普及,广大的艺术受众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水平与个人素质的要求一定会愈来愈高,而同时,艺术家所能表现的独特性或新鲜感,反而被巨量信息洪流冲淡或稀释,艺术家不但需要有天赋才能,还需要全方位养成自己的表现力,集结团队,跨界合作,艺术家以创意总监的身份结合人力与运作资源来进行创作,美国的Jeff Koons,英国的Damien Hirst,日本的村上隆都已经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创意总监型的艺术家,他们不但对自己作品的材料、制作到完成都要精准掌控,而且对工作室的管理及商业方面的推广与行销也得十分在行。他们既是有才华的创作者,也是精明能干的商人或企业家。
我并不是想要危言耸听,要预言陋室孤独创作的艺术家不再有生存的空间,而是预警艺术大环境的迅速转变,无知无识地单纯劳力付出,是无法换得艺术家身份的名利双收。中国目前还有大量在边缘挣扎的那些自认为是艺术家的人口,在极度贫困和痛苦中,天天梦想着一夕成名,时刻打算一本万利卖作品,试问,你们究竟是身怀绝技呢?还是你们想得出别人想不到的新鲜点子,可以让你一鸣惊人?请问问自己究竟准备好了吗?到底有什么不同凡响的本事?
事实上,绝大多数喜欢艺术,甚至学过艺术的艺术爱好者,最终都未能当成艺术家。淘汰是残酷的,谋生是现实的,羊年已至,严冬难耐,还在做梦要当艺术家的你们,至少,请先扪心自问,你们凭什么叫自己是艺术家?找到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证据,然后才有理由继续奋斗下去。
否则,趁早回归到社会的常理常态当中,不要虚度人生,也试试过过正常人的生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