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缪斯者不得入内?
1787年4月30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第九届当代艺术展在伦敦萨默塞特宫开幕。学院担心大众品位威胁到皇家风范,做出了一个倍受争议的决定:收取一先令门票,“以防止展厅挤满不合适的人群”。一先令不算多,却足以剔除底层民众。学院的忧虑并没有到此为止,进入主厅时,横梁上迎接观众的是一行希腊文字(ουδεισαΜουσοσεισιτω),意为“不识缪斯者不得入内”,毫不掩饰地奉劝不了解艺术的普罗大众别凑热闹。
只看文字记载,很难了解现场观众到底有多符合学院的期待,但是彼得·A·马蒂尼(PeterA.Martini)同年创作的一幅版画还原了两百多年前生动的一幕。在拥挤的画面中,这句反民粹主义的标语与杂乱的观众形成极大的反差。绝大部分人并非来观赏画作,而是把艺术体验空间变成了一个社交场所,或搭讪攀谈,或站在板凳上盯着威尔士王子,展厅里充满着“性的气息”,完全偏离了学院的初衷。更讽刺的是,数量少得可怜的欣赏作品的人中,竟然还有一些小孩。
这一幕既遥远又熟悉。在北京798艺术区转一下,便会发现很多画廊也开始收取门票,此举并非出于营利目的,而是为了将涌动的“艺术爱好者”拒在门外。一位画廊从业者抱怨:“当你看到人们趴在一件雕塑作品上拍照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品位。”
无论愿与不愿,“不识缪斯者”最后还是进入了艺术领域,过去的3个世纪正是艺术平民化的最好见证。从18世纪的英国开始,城镇化和工业化之后,艺术不再仅仅属于王公贵族,也可以被大众(中间阶层)所拥有。到了19世纪,中产阶级已经成为欧洲社会重要群体,其阶级文化也逐渐形成。回望辉煌的维多利亚时期,人们无法忽视中产阶级的卓越贡献,即使他们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RobertLouisStevenson)笔下是“流着汗追逐财富的俗人”。诸多学者认为,现代主义很大程度上就是中产阶级左派的艺术。而20世纪后期的美国,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和杰夫·昆斯(JeffKoons)能够如此流行的基础便是稳定的平民社会,而其主体正是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
在艺术品位方面,中产阶级常常被诟病为“庸俗”、“缺乏鉴赏力”。暂且不考虑这种说法是否公正,先让我们正视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艺术几乎成了中产阶级生活的一部分。剧院、博物馆,这些公共场所为中产阶级提供了家庭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空间;现在,画廊、音乐厅等也成了中产家庭常常碰面的社交场所。可以说,艺术塑造了中产阶级的文化与生活,同时中产阶级的品位也影响了艺术。要探讨艺术与中产阶级的关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中产家庭客厅墙上挂了什么画,这类选择与艺术史没有关系,仅仅基于家庭需求与个人品位,却能反映整个阶层的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时代氛围。
然而,当我们谈及当代中产家庭的艺术消费与收藏,特别是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时候,这件事显得尤为困难。最大的原因莫过于中国没有“中产阶级”一说,因此也缺乏中产与艺术相互渗透、携手成长的土壤。前几年,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魏城做过一系列“中国中产”访谈,结论是中国白领更认同“小资”,老板更认同“中产”。中国不存在“大资”——这顶在失物招领处积尘三十多年的帽子,如今无人认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