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罗文华:15-19世纪扎什伦布寺绘画风格考察
时间:2023年04月24日 作者:罗文华 来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勉拉顿珠生于山南洛扎(Lho brag)以北的勉唐地方,所以被称为“勉唐巴”。他四处游学,在日喀则地区接触到众多的艺术流派和绘画精品,如乃宁寺、白居寺等,主要融合了汉地艺术风格,创立了新的画派,称为“勉唐画派”(sMan ris)。正是在他和山南艺术家钦则钦莫(mKhyen rtse chen mo)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西藏艺术在15世纪后出现转折,即由以喜马拉雅艺术为特征的经院艺术转变为以汉藏风格为主导的新风格,对此后西藏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勉拉顿珠与一世达赖根敦珠巴是同时代的人,扎什伦布寺建设时正是其艺术创作的活跃时期。
由于大雄宝殿的现状已经有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壁画变得漆黑一片,难以识别其内容,更无法知其原状。所幸宿白于1959年首次调查扎什伦布寺时,对于大殿原状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寺主要大殿是措钦(引者注:即本文所指大雄宝殿)。措钦大殿南向,门廊后大殿下层前为经堂,经堂阔九间,深七间,四十八柱,中心间柱距较其他各间为宽。经堂四壁绘画,左壁(引者注:即本文所指Ⅱ壁)有宗喀巴像,后壁(引者注:Ⅲ壁)左侧画金刚持,右壁(引者注:Ⅳ壁)画十八罗汉,前壁(引者注:Ⅰ壁)右侧绘弥勒,皆旧迹。前壁弥勒之右的菩萨像系新补。”这里提到的金刚持和十八罗汉壁画均应是勉拉顿珠的原作。
据20世纪50年代扎什伦布寺老画师阿顿的观点,寺内吉康僧院的壁画也是勉拉顿珠的手笔,可惜已经不存。近年在萨迦寺发现的一幅带有勉拉顿珠题记的唐卡,由于画风更近17至18世纪,其真实性尚待考量。
那么,扎什伦布寺初建时期的壁画是否还有遗存呢?据《一世达赖喇嘛传》记载,1463年根敦珠巴完成了弥勒殿内弥勒铜像的制作,二楼的歇热拉康殿(Zhal ras lha khang)内四壁的壁画保存完好,笔者推测弥勒殿二楼现存的壁画也完成于此后不久,即15世纪。
歇热拉康殿正中可见弥勒巨像的头部〔图四〕,其两侧壁(Ⅲ壁)上及Ⅱ、Ⅳ壁共绘八大药师佛。在Ⅰ壁左侧绘画了绿度母、白度母和文殊菩萨三尊,右侧绘有黄财宝天王与外修阎摩两尊,门上绘吉祥天母一铺,壁画整体风格一致,应当是同期完成。在Ⅰ壁左侧的白度母与文殊菩萨二尊之下有藏文题记〔图五〕,极为重要。现抄录如下:
Sa bcu'i dbang phyug rje btsun 'jam dbyangs dang rgyal ba'i yum gyur bcom ldan sgrol dkar 'di bla ma'i gdan sa gangs can chos 'phel// 'du byed bsam grub bzang pos bris// dge'o//
译为:此十地菩萨至尊文殊与佛母化现薄伽梵母白度母(由)上师住锡地岗坚曲培(Gangs can chos 'phal)(之)画工杉珠桑波(bSam grub bzang po)所绘。吉祥!
图四 扎什伦布寺大雄宝殿弥勒殿二楼歇热拉康弥勒像 1463年
图五 白度母 扎什伦布寺大雄宝殿弥勒殿二楼歇热拉康Ⅰ壁左侧 15世纪中叶
题记中提到的画家“杉珠桑波”,不见于史料记载,但“岗坚曲培”则是1447年扎什伦布寺修建完未定名之前根敦珠巴诸多名字中的一个,由此可证,壁画的确绘于大雄宝殿初创时期,即与弥勒像完成的时间相当,或在15世纪60至70年代。
绘画风格传统而典雅,人物面部和鼻梁有明显的白色高光,背光和头光中有卷西番莲纹〔图六〕,菩萨着彩色条带裙,立姿时双足呈一字形向外展开〔图七〕。画面构图饱满,用色强烈,莲瓣内绘画花枝纹,极显华丽,也有绘单层或多层晕染莲瓣的情况。人物衣纹重叠,线条流畅,局部采用沥粉堆金技术,均有较为明显的汉风与藏地混合的艺术特点,同时又保留了印度与尼泊尔的艺术元素,展现出古典主义的气息。Ⅰ壁的吉祥天母和黄财宝天王,与同时期江孜白居寺及吉祥多门塔内壁画风格相当接近〔图八,图九〕,二者年代也相当,莲瓣内绘花枝纹的特点与1464年完成的贡嘎曲德寺壁画的特点相近。
图六 药师佛 扎什伦布寺大雄宝殿弥勒殿二楼歇热拉康Ⅲ壁左侧 15世纪中叶
图七 药师佛 扎什伦布寺大雄宝殿弥勒殿二楼歇热拉康Ⅱ壁 15世纪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