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
1960 出生于河北
1983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装潢系
现居河北保定,职业艺术家,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文化部中国美术创作研究基地特聘艺术家,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理事,河北油画学会副主席,原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白色和弦 :明镜艺术简论
· 捕捉诗意的感觉——读明镜的画
·  “恍兮惚兮”如梦似幻——读明
· 明镜的绘画性
· 明镜照无涯
· 谁持彩练当空舞 ——明镜的抽象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恍兮惚兮”如梦似幻——读明镜的画>>
陶咏白
 
明镜的油画,淡雅、飘逸,在如梦似幻的朦胧中,带着淡淡的忧伤,诱人动情,让人回味。
 
认识明镜始于八十年代末,当时我是《中国美术报》的编辑,接待了这位有点腼腆且诚恳的作者。印象中他带来了一些较抽象的作品。当时“美术新潮”运动已走向高潮,理性绘画、表现主义绘画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抽象绘画还只在少数画家中进行艺术试验,不成气候也不为认同。明镜在这条路上又能走到几时?我心存疑虑。
 
“美术新潮”作为思想解放的运动,出现了不少闯将,但随着“新潮”的退潮,艺术回到自身发展的轨道上时,有些人就显出了江郎才尽的底色。而明镜在此后的十多年中,执着于此道的探寻,不时有新作参加各种展览,而且他那介乎抽象的艺术,则愈画愈顺、愈画愈精、愈画愈有味,连续在97年、2001年中国油画学会举办的油画展上获奖,甚而在1999年的九届全国美展中还得到了一个铜奖。在中国展览史上,还很难得给一个近乎抽象的绘画颁过奖赏。几十年来,在中国大陆有一种不成文的欣赏习惯,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绘画,甚而接近抽象的大写意,没有人提出异议,唯独对舶来品的油画,却不允许它搞抽象绘画,并且曾有相当一段时期还扣上过一顶“反动”的政治帽子。固然这是历史的谬误,但这个领域也成了人们讳莫如深的一个黑洞,要探究它,是要有些勇气的。明镜是“文革”后天津美术学院在华北地区招收的第一批大学生,虽就读装潢系,却心仪绘画,着迷于印象派、俄国巡回画派的艺术,利用一切机会训练绘画基本功,在同学中他的写生画小有名气。在艺术思潮活跃,艺术样式、流派繁多的开放时代,他何以选择了这么一条前途未卜的路。
 
也许是他性格、气质和人生经历使然。虽然我与他没有什么交往,只是从他的朋友们片言只语中知道他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生活的种种困境中无奈地挣扎着。这位性格温和,平时很少言语,内向沉静,不善交际的人,悠然意远,恬淡超脱,绘画成了他心灵的绿洲。据他夫人介绍说;他一天不画画,就像丢了魂似的神不守舍、坐卧不安,但是只要一画画就像吃了镇静剂,一切烟消云散气顺心宁了。画画已成了他的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画画是他的生命形式,是他与自己心灵“对话”的外化。观者也是从他的画中了解明镜“其人”。
 
作为架上油画,明镜是从表现派出发进入抽象派作为艺术的逻辑起点,但他既非投入激情狂放的表现主义,也没有走向极端的抽象主义,而是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手法把两者融合为一,形成了富有东方神秘色彩的意象油画语言。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习惯把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如浮士德式的追求无尽,充满了悲剧色彩。在西方的表现主义或抽象主义艺术中,也就包含着极端、狂躁、怪诞、病态、绝望等因素。而中国的写意艺术,则以追求“天人合一”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它是艺术家在澄怀观道的“沉思冥想”中,溶入自然,获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无我交融的和谐与身心的自由。明镜正式在这样的境界中,跨越了中国表现性写意艺术的沟壑,实现了自己油画语言的东方转移。
 
明镜的画,始终游弋在“离形得似”或“得意忘形”的表现之中,不管有标题还是无标题,都像飘然而来的轻音乐,散淡、轻柔,飘渺、混茫。在他那不经意的几笔形象的勾划中,似梦幻般地朦朦胧胧、若有若无。就像老子对于“道”状貌的阐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不仅体现了象(外形、气象),也包含着物(内涵、物质)。这也指明了形与神、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老子所言的道,是宇宙的根本,万物的源泉,自然的法则。道,表现为无,又表现为有,道就是有与无的统一。在明镜的画面中,幽中含静,静中寓动,在无中见其妙,有处能见其徼,虽涵泳于虚灵中,却绸缪往复,盘桓周旋,蕴藉着有声有色的生命情调。
 
如果把明镜的画排列出来,不难发现,他是那样地钟情于明亮色的运用。他的画似乎是用“白”色多声部组成的银色协奏,那明丽的冷灰透着纯真、素雅的气质,带着淡淡的忧愁,流泻着如歌如泣的生命旋律。那挥写自如,飞扬灵动的画面空间,富有水墨淋漓的韵味。庄子说“虚室生白”、“唯道集虚”,这是一种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手法,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明镜的艺术历经十多年的锤炼,进入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不少人称赞他的画“特帅”。画面是那样优雅精致,线条又是那样的流畅洒脱,颇具“文人画”的韵味。而明镜却有了危机感,他说“自然界的植物成熟时,也意味着走向死亡。”当画家愈画愈顺手时,难免不油滑,一旦形成程式化,艺术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他也反感有的“文人画”中的小情小趣,尽管精巧和恬淡,但精神委顿,“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
 
古人云:“熟而不新则腐烂,新而不熟则生涩”,他在熟而新,新而熟的艺术中,开始了新的求索。拉大了色域,加强了形的表现,在温文尔雅的灰色调中出现了些不和谐,雅中含拙、柔中藏涩。画面情调也逐渐由忧郁伤感转向苦辣,多了些许粗犷的阳刚气。或许这也流露出了这个时代的炎黄子孙走向新世纪的一种心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体现出明镜这位超脱而不出世的画家艺术上的自觉。
 
方庄  芳星园  2001.9.5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