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过,他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国外文物收藏界,国外的文物鉴定基本采信个人口碑。比如原苏富比亚洲区主席、瓷器鉴定专家朱廉·汤普森,很多大买家就听他一句话,他说对就对,他说错就错。他不可能被一大堆人裹挟着参与鉴定,也不可能为了拿几个钱就放松鉴定尺度。技术上出错可以原谅,道德出现瑕疵,终生就不可能再在文物行业混了。
真真假假,说还是不说
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白云哲先生认为:艺术品与其他商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往往存在“你说真,我说假”的情况,有时候真说不清楚。它的标准不好界定,古玩店的东西也好,拍卖会上的拍品也好,谁鉴定了?鉴定准吗?往往会出现争议,所以在艺术品市场上打假,往往难度很大。有些“打眼”是鉴定专家业务水平准不准的问题,更复杂的是,有了利益驱动,亦真亦假。有人甚至知道是假的,他还去买假,因为他可以再卖出去。
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文化市场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促进行业自律;一方面要加强文物知识的普及工作,让藏家提高鉴赏水平,减少“打眼”的机会。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在鉴定行业,有着“互相不拆台”的不成文规矩。也就是说,一个鉴定专家已经开出的评估报告和评估价格,同行一般在明面上不会拆台,而会选择私下沟通。在谢根荣“金缕玉衣”的鉴定上,几位鉴定专家就表示,当时是最权威的史树青先生给出了24亿元的评估价,其他专家便不好发表不同意见。在一次民间鉴定会上,记者也曾见到,对于有些专家鉴定过的藏品,其他专家即使发现有问题也不便发表意见,一位专家无奈地向记者透露:“都在一块儿混,不愿弄些得罪人的事。”据说他还因此曾被人找上门来。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难题。
自律和监管均有欠缺
目前,我国民间的文物鉴定既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自治,也缺乏法律层面的规范和监管。与文物鉴定有关的法律制度,如文物保护法、拍卖法、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管理规定、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等,几乎对民间的文物鉴定没有涉及,有关鉴定专家的资质、鉴定程序、法律责任等也是空白。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艺术品鉴定市场处于“三无”状态:首先是无法律管,虽然文化部2009年出台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文物鉴定有相关规定,但这部行政规章的内容并未涉及目前广泛存在的民间文物鉴定;其次是无机构管,省文物局只对该局批准设立的文物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管理,民间文物鉴定目前没有机构管理;再次是鉴定者无需承担鉴定责任,即使文物鉴定被确定为虚假,也难以追究鉴定者的责任,因为没有哪条法律法规对此进行明确规定。
济南市博物馆馆长李晓峰说:“前几年,在世界博物馆日,他们曾经组织专家为社会服务义务做鉴定,在鉴定中发现90%的藏品是仿品或者赝品,真正够得上文物级别的非常少。现在古玩市场上动不动就是专家,哪来这么多专家啊?”他认为,要端正文物鉴定市场的风气,既要靠行业自律,也要靠包括媒体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同时还需要法制建设。“过去文物鉴定是文人圈里的雅事,现在是‘全民收藏’时代,有相关法规的规范,才能保障文物鉴定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