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记者从乱乱哄哄的街上挤过去,在粮油市场大院里找到了它。外观倒还宏伟,三四层楼高,立着“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就在这石碑的侧上方,便晾晒着好几件衣物,随风摇摆。旁边一堆黑乎乎的木料与杂物,还有一张禁止乱倒垃圾的通知。记者小心让过屋角的烂泥,探头进去,一股腥臊味直冲鼻子。
【窘】省级文保单位沦为污秽之地
门窗皆空,仅余四壁,领事馆仅剩一个“骨架”,污秽遍地。记者和腾冲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从门洞钻进去,小心躲避地上的脏水和污物。从内部看,这两层结构的建筑如同刚刚完成主体的毛坯房。除了石壁和地上的墩子,几乎空空如也。
云南腾冲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新波显然能从仅有的残余中读出很多信息:“这墩子可不简单,是当年装地板用的!”
“您瞧,这是壁炉!”
“这里是会议室!”
……
腾冲英领事馆始建于1921年,竣工于1931年,整整盖了10年。英国人就地取材,从附近挖石头,按照苏格兰风格修建。领事馆包括办公楼、厨房、仆役住房等。后来,日军兵锋逼近,英国人仓皇而走。1944年,在收复腾冲的战斗中,它因坚固而成为日军据点。中国军队受阻于坚墙高垒之下,数日不克。美军飞虎队出动十数架轰炸机轰炸,馆内可燃之物均化为灰烬,日军死亡殆尽,唯台基、石墙屹立不倒。至今墙上仍可见累累弹痕。
“腾冲英国领事馆作为民国时中英外交史的实物见证,为研究近代中英关系、滇缅界务和商务均提供了实物依据。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腾冲文广局副局长许钢评价说。
文物保护者知道它的价值。2003年4月,它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又成为省级保护单位,2009年,它申报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后结果还没出来。”许钢说。
可这顶逐步升级的帽子,为何没有带来保护,还让它沦为了“厕所”呢?
【缺】基层文物保护最缺什么?一个字:钱
“英领事馆遗址沦为污秽之地,我们有责任。”腾冲县文广局局长伯绍勤对记者说,“主要有三条原因:第一,它历史上属于粮食局的管辖范围,产权现在还未划拨给我们;第二,周边是粮油贸易市场,公益配套设施不足;第三,群众对文物的价值认识不够。”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定期派人清理。否则,就更没法进了。”
成为省级文保单位8年了,为何还是这副模样?“主要是修缮资金还不到位。”李新波说,“恢复了历史原貌后,有门有窗、精致典雅的苏格兰建筑,谁还会把它当厕所呢?”
李新波拿出一本厚厚的预算册,算起了细账:上部木结构、镀锌铁皮瓦屋面、地楼板、门窗都被战火烧毁,墙体条石不同程度地被炸断,厨房被炸毁——只剩下一部分地基和办公楼后墙、屋面、梁架等遗迹。
“文物修缮,必须修旧如旧。就拿保护屋顶的镀锌铁皮来说,必须通过化验,做到和原样成分一致。”
这样算下来,得220万元。省文物局拨了100万元,还有很大的缺口。
基层文物保护最缺什么?一个字:钱。许钢说,技术,有省内外专家的支持;人手,尽管紧张,但腾冲县从事文博工作的共有32个人,不能算太缺;政府重视不够、让位于经济利益的事情,近些年基本没有了。现在搞建设、盖屋建房,必须文保部门去现场调查、出具证明,才能立项,“现在卡得很严。”
可是,钱的问题,却成了跨不过去的关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