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当代艺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也将发挥所长,实现敦煌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展出白南准的《蓝佛》(Blue Buddha)、孔柏基的《莫高窟佛像》、邱志杰的《总会有人信》、李磊的《佛不语》、丁乙的《十示系列》等与佛教或精神探索相关的当代艺术作品。
随文物一起来到上海的,还有敦煌研究院的专业讲解员。“工龄全都在十年以上,”罗华庆说,“看说明和听他们讲解,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从敦煌来的人,气场与别人不同,石窟群所在之地宛如孤岛,距最近的敦煌市区也有 25 公里,一旦去了,很可能一辈子都得待在那里。罗华庆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他读大学的时候因为特别喜欢敦煌,给时任敦煌研究院长段文杰写信,说要做他的研究生,“段先生没答复,就说你先来看一看,行不行再说。我去了还是觉得喜欢,就一直待在那儿了。”
这次展出的8个洞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复制的?
最早的是五十年代复制的,也有八九十年代和包括 2000 年以后复制的。五十年代最早的复制,就是拍了照片,做成幻灯片,把幻灯片投影在墙上,然后人来临摹。但是因为幻灯机投影是会变形的,所以大致画好了以后,临摹的人要再把画拿到石窟里,对照着原来的壁画修改,形成线描稿。线描稿确定之后,在洞窟里上颜色。条件所限,五十年代复制工作特别困难,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数字技术慢慢发展,拍摄像素越来越高,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数码照片打印出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画面也更准确。
现在有多少人在做临摹工作?
我们敦煌研究院从四十年代成立开始,就是以美术为主的,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他们全都是画画的,是美术家。现在大概有五六十个人在做临摹工作。
目前完成复原的洞窟一共10个?
对,还在进行。随着时间推移,数字技术的提高,效率也可以提高。因为10个洞窟不足以表现敦煌之美,所以我们希望每个时期的代表性洞窟是延续的,比如说唐代,分初唐、中唐、盛唐、晚唐,现在我们有盛唐的、晚唐的,可能中间就断了。临摹工作肯定是代代相传的,以后如果还有机会到别的地方展出,展品可能就不一样了。
敦煌的数字化工程此前是和美国的西北大学合作的,现在已经完全由研究院自己进行了吗?
对,九十年代开始,是得到美国梅隆基金会(Mellon Foundation)和美国西北大学的支持。当时国内的数字技术发展慢,相应的器材和软件也比较少,所以在起步阶段得到了西北大学的大力支持,合作完成了26个洞窟的数字化。在这个过程中,人员得到了培训,合作结束以后,我们就通过在国际合作中学到的数字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大概做了将近80个洞窟的数字化的工作。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所有洞窟都要数字化,因为敦煌壁画是脆弱的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变化。我们通过数字化来保存石窟的现状,当然随着数字技术的再提高,可能还能把不同时期的数据全都保存下来。
现在最新的保护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修复技术仍然不是一劳永逸的,不能永葆青春,只能慢慢减缓壁画的衰老过程。我们现在如果不保护,可能再过多少年就没有了。大家可以在展览中看到,壁画面临的病害问题是综合性的问题,有气候、温度、湿度的变化,还有微生物的影响。所以修复中我们遵循一个原则,现在技术达不到要求,宁愿先不去修。否则可能造成保护性破坏。如果我们这代人技术上不行,就把问题留给后人。
比如最早莫高窟无人管理的时候,好多当地放羊的,就在里面生火做饭,壁画就被烟熏坏了。80年代我们也做了清洗,清洗之后,当时还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全部淡化了。所以修复这件事,我们也是小范围、尝试性地做。以后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表面的油烟就可以去除了,现在正在做这项探索,可能激光去除污垢之后,壁画原来的颜色反而能保存得更加长久。
这方面我们跟美国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了25年,明年5月份会到盖蒂中心(Getty Center)去做个展览,一方面也是将合作25年以来取得的成就,给美国观众一个交代。因为盖蒂是由基金会支持的,好多人给基金会捐了款,但是不可能亲临敦煌,所以我们也通过展览的形式,让他们看到原来自己的钱是用于这样一个文化遗产了,是值得的。
敦煌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游客参观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建立数字展示中心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中心建成后,游客分配的情况是怎样的?
数字展示中心建立以后,莫高窟的日承载量由原来的3000人,提高到了6000人。之所以能够提高,是因为把介绍性的内容放到数字展示中心完成了,特别是通过两部影片,一部是《千年莫高》,讲敦煌的来历,与丝绸之路的联系,还有一部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展示了几个洞窟的影像。这样游客进洞前对石窟就有一个基本了解。
本来一个洞窟要讲解10分钟,其中5分钟的时间是讲这些背景知识的,现在,进洞窟之后只讲这个洞窟的内容,时间就缩短到5分钟,就可以增加流量了。但是洞窟的利用强度还是和原来一样,是通过缩短滞留时间,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如果每天只接待3000人的话,我们各方面压力都很大。因为现在旅游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敦煌,本身就是靠旅游的。所以我们在保护的前提下,是每天限定6000人。
现在有多少个洞窟是开放的?
一共开放60个,12条路线,其中4个洞窟是必看的,每条路线里都有。但每一组参观的游客只能看8个洞窟。旺季从5月1日到10月31日,看8个,从11月开始,到来年的4月30日,淡季,可以看12个洞窟。为了淡旺季的平衡,我们不光有淡季优惠票,看的洞窟还比旺季多了4个,也是希望使全年能比较均衡。
这两年敦煌学的研究方面有什么推进吗?
L:现在敦煌学研究,对石窟的定性研究已经基本完成了。剩下就是为什么画,还有敦煌的艺术源流,佛教艺术是怎么演变的。这几个课题也有人搞过,但是全面性的不多,因为上个世纪敦煌文献尚未得到完全的公布,现在基本全公布出来了。随着对这些资料的研究,敦煌学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发展。
很多流失到海外的敦煌文物,完全对研究学者公开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应该是上个世纪90年代。1995年以后,英国国家图书馆建立了一个国际敦煌项目,把所有敦煌文献数字化,后来中国国家图书馆加入,2005年,我们也加入了。所以我们的敦煌文献,700多件,全部已经数字化,现在都挂在“丝绸之路在线”这个网站上,谁都可以免费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大约一万多件,还有法国国家图书馆,也都把资料上传到这个网站。
这个项目,英国国家图书馆是发起人,但是他们做这个工作的也不是一个常设机构,只是一个基金会资助的项目。基金会钱多的时候,它的工作进度就快一点,基金会如果没钱了,就慢一点。他们也在做数字化工作,但是全部做完可能还是得花点时间。今年法国国家图书馆把他们资料的高清数据、原始素材全部提供给我们了。原本如果你在网站上看,像素没有那么高。如果你要到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看原件,他们还是有限制的,但现在不像以前那样不让你看。可以看,但是要提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