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艺术流派与电影,有什么关系?
时间:2023.06.29 来源:时尚芭莎艺术 作者:于明祎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倒牛奶的女佣人》,布面油画,45×41cm,1658-1660年

 

 
艺术流派如何影响电影?早在上世纪20年代,电影美学已经发端。我们所能看到的具有诗意般幽远的镜头和片段,皆是在此后几代电影人对该时代思想不断体悟与摸索后的成果。在娱乐性电影泛滥的时代,不妨让我们慢下来回顾一次电影的美学历程。
 

 
 
  01  

名画走入电影
 
 
当镜头定格在斯佳丽·约翰逊回眸那一刻时,一切静止了。她身穿女佣宽松的棕色袍子、头戴黄色与蓝色的头巾、沉重的珍珠耳环坠在新穿的耳洞上,眼神含蓄而忧郁。其身旁铺满黑色,衬托着这一幕如油画般隽永镇静。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电影截图,2003年
 
 
画家似乎像看到了旷世珍宝一样,眼神热烈。他迅速下笔,目光交替于面前的女孩与画板间。由昼至夜,一幅传世名作完成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讲述了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绘出这幅世界名画的故事。一幅二维世界里的架上绘画往往凝聚着时空之美,而当其出现在电影里时,时空开始流转,石破天惊的艺术力量由此展露。
 
 
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布面油画,44.5×39cm,1665年
 
毕加索《格尔尼卡》(Guernica),布面油画,776×349cm,1937年
 
 
二百年多后,毕加索因纳粹三个半小时的无差别轰炸西班牙重镇而创作了《格尔尼卡》,人世间的悲痛与战争之残忍被记录于画布上。此画绘于1937年,13年后,由毕加索编剧、法国电影大师阿兰·雷奈与罗贝尔·海森执导,《格尔尼卡》被“搬上”银幕,一场对“格尔尼卡大屠杀”的控诉成为了13分钟的动态影像。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纸本水墨,188.6×58.6cm,元
 
 
中国也不乏类似之作。元朝有画家黄公望以山水长卷《富春山居图》诉说中式哲学。画作前半部分将富春江风貌的大气磅礴与秀丽空灵展露无遗,尾部则大片留白,雪泥鸿爪般将所说留待不言中。而2019年First青年影展最佳影片获得者《春江水暖》,便是呼应此画而作。该片以电影为画轴,于四季变幻中重现了富春江与两岸民生的现代模样。
 
 
一幅画作入影已经如此,如果整部电影皆是“画作”呢?
 
 
 
《春江水暖》电影海报,2019年
 
 
 
 
02  

电影也有“先锋派”
 
 
 
时间回到上世纪20年代。德国与法国兴起了“先锋派电影”运动(Avant-garde movies),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这种电影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不叙事的纯视觉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且大多为短片。在这场持续多年的运动里,有哪些艺术流派被电影人呈现于电影中?
 
 
超现实主义电影 
关键词:潜意识、梦境、非清醒状态
 
 
《一条安达鲁狗》(An Andalusian Dog)海报
 
 
蚂蚁爬满手心、剃刀割开眼球、云割裂月亮……一系列怪诞可怖的情节组成了人们熟悉的《一条安达鲁狗》。这部电影由法国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与艺术家萨尔瓦多· 达利创作,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
 
 
“它源自两个梦的相遇。”布努埃尔这样说。而梦的时间是混乱的,电影字幕也标示出:“很久以前”、“凌晨三点”、“十六年前”、“在春天”。这部电影犹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天然文本,并引入诸多达利的艺术元素,成就了一种介于现实与梦境间的游离——超现实状态。
 
 
 
路易斯·布努埃尔(Louis Bunuel)和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一条安达鲁狗》,电影剧照,1929年
 
 
萨尔瓦多·达利《记忆的永恒》(The Persistence of Mermory)局部,布面油画,24×33cm,1931年
 
 
 
达达主义电影
 
关键词:非理性、反叙事、抽象
 
 
《贫血的电影》(Anemic Cinema)海报
 
 
 
“达达”为何?一群艺术家、一本法德词典、一个任意的词汇,“达达主义”由此“随意”地诞生了。所以,当我们看到达达主义者杜尚的短片《贫血的电影》时,便能理解它为何如此“晦涩”。
 
影片交替出现着旋转的螺旋和题字。在螺旋旋转中,二维似乎创造了三维的视觉体验;题字则更是莫名其妙:“用精巧的词语来回避爱斯基摩人的瘀斑。”“你已经把我的剑的骨髓放到我爱人的炉子里了吗?”也许这些看似颇有深意的语句,实际却令意义消解。而这正对应着达达的另一层深意——无意义。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贫血的电影》,电影剧照,1926年
 
 
杜尚与其作品《自行车轮》(Bicycle Wheel)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关键词:变形、夸张、戏剧化、非自然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海报
 
 
恐惧、悲伤、压抑,甚至愉悦,在艺术家的画笔中主观自由地表达,这便是表现主义。其起源于人们对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与对自由天真状态的向往。因此,在表现主义的作品中,人们往往能看到艺术家全然流露的内心感情。《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亦然。影片依靠极为诡迷抽象的布景、夸张的妆发、神经质般的表演,映射出了彼时德国人的精神写照:惶然、迷茫、低落、失望……
 
 
罗伯特·威恩(Robert Wiene)《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电影剧照,1920年
 
 
爱德华·蒙克《呐喊》,布面油画,83.5×66cm,1910年
 
抽象主义电影
 
关键词:运动绘画、视觉音乐
 
 
《对角线交响曲》(Symphonie Diagonale)海报
 
 
这是一部由单纯的螺旋形和横齿形的线条构成的抽象动画片,没有人物、没有物体,甚至没有解说文字。导演艾格林说:“我要在纯艺术领域内造就一种重大的变革,即一种抽象的形态,就如通过听觉传达给我们的音乐感觉一样。”这与抽象主义代表人物康定斯基所阐述的一致:“一个画家自然地要将音乐的方法用于自己的艺术。结果便产生了绘画的韵律、数学与抽象的结构、色彩的复调,赋予色彩以运动的现代愿望。 ”
 
 
维京·艾格林(Viking Eggeling)《对角线交响曲》,电影剧照,1924年
 
 
瓦西里·康定斯基《构造 VIII》,布面油画,140×201cm,1923年
 
 
 
 
立体主义电影
 
关键词:机械、运动、节奏
 
 
《机械芭蕾》(Ballet Mécanique)海报
 
 
在《机械芭蕾》中,你可以看到一系列“鬼畜”画面:随音乐节奏而动的钟摆、荡秋千的女孩、活动的木马……这些物或人的功能与用途消退,全部变为了一种无意义的象征符号。立体主义画家费尔南的电影只欲“在时空中创造普通物体的节奏,表现它们的造型美”。这种“碎片化”的剪辑更使人们或多或少从影片中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感受——对于机械和运动的感受。
 
 
费尔南·莱热(Fernand Léger)《机械芭蕾》,电影剧照,1924年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布面油画,243.9×233.7cm,1907年
 
 
印象派电影
 
关键词:“上镜头性”、风景诗化、光学效果
 
 
《车轮》(La Roue)海报
 
 
印象派电影可被视为“先锋派运动”的前奏。1919年,印象派电影的领军人物路易·德吕克提出了“上镜头性”,即“适用于电影特性所创造出来的人或物的诗意状态”。正如在《车轮》这部尚有叙事的影片中,冈斯以柔美的光影与几度叠印的画面来表现主角的心理状态,令整部电影充满了感性。
 
这同样映射着印象派绘画的思想,强调即时的影像表达,将绘画与人的主观情绪最大限度地融合——就像看到莫奈的《睡莲》时,观者能体会到轻盈、温暖、安定一样。在电影领域,我们则可以这样理解:自这一刻起,电影人开始追求电影感的美了。
 
 
阿贝尔·冈斯(Abel Gance)《车轮》,电影剧照,1923年
 
 
克劳德·莫奈《睡莲》,布面油画,80.98×92.07cm,1907年
 
 
 
 
  03  

一个支点,撬动电影美学
 
 
 
除以上作品外,“先锋派”电影还有诸多影史留名的佳作,此处不一而足。毋庸置疑,这场电影运动余韵悠长。在电影刚刚诞生不久的年代里,它们已将先锋做到了极致,如今的电影人唯余膜拜与效仿。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镜子》(The Mirror),电影剧照,1975年
 
 
即便“先锋派运动”的荒诞不经与极度抽象并没有留存于世,或不被大部分观众所接受,但电影行业对艺术性与美感的追求却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其对光影的把握、布景与道具的运用以及对诗意视觉的追求等等早已刻入电影业的DNA。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乡愁》(Nostalghia),电影剧照,1983年
 
 
再后来,我们得以见到种种将上述流派引入行业的先锋思想融合于叙事后的电影。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深邃而充满丰沛诗意的影片,不就颇有印象派电影的意味?
 
所以,若是仅将电影作为娱乐的手段而忽略其艺术性,某种程度上是为遗憾。且一味地追逐“优美”更是走偏——前面所提到的“上镜头性”,并不来自一个脸庞完美的演员或一处绝佳的风景,而是高明的导演才具备的品质。
 
 
 
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t),电影剧照,1896年
 
 
《火车进站》的观众
 
 
艺术流派曾一度主导着电影人对电影之美的想象。而这项年轻的艺术诞生百余年以来,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地与当代艺术相融合。由此,我们不得不由衷感叹:电影与艺术的交汇,并不应因其商业或技术性而减少;艺术确是人类想象力的最前沿。
编辑:杨晓艳
上一页1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罗清的当代油画语言· 蒋锐:在色彩和空间中寻觅幻想
· MoMA馆藏中的那些中国当代艺术· 波普和艳俗雕塑在中国当代雕塑界的泛滥
· 尉晓榕:一个中国画家先搁置资质修养不论,...· 图像的影子——当代绘画的媒介、体制与空间
· 吴味:当代艺术不用为社会干什么吗——陆兴...· 焦小健:塞尚及塞尚之后
· 忻东旺:我是一个感动于生活的人· 陆兴华:行为艺术是当代艺术的内部宗教——...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