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烈毅

1969 出生于杭州
1995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现居杭州,中国雕塑学会理事,浙江省雕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
主要个展
2023 不物于物,香地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21 趣计划:看不见的跷跷板,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杭州,中国
2020 关照与移情:平衡中的世界——沈烈毅满塘里装置艺术展,安吉蔓塘里自然村,安吉,中国
2020 风中之风,运河外滩美术馆 ,无锡,中国
2019 看不见的跷跷板,上海腾飞大厦,上海,中国
2019 沈勤、沈烈毅双个展,瀚阳艺术中心,杭州,中国
2018 跷跷板:沈烈毅装置艺术展,浙江美术馆,杭州,中国
2018 日常之上——谭勋、沈烈毅双个展,瀚阳艺术中心,杭州,中国
2017 沈烈毅2017作品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2016 以水为徒,Art Front Gallery,东京,日本
主要联展
2018 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杭州,中国
2018 后笔墨时代:中国式风景,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7 釜山海洋艺术节,釜山,韩国
2017 武汉新轴线——2017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武汉山体公园,武汉,中国
2016 宁波·杭州湾首届国际雕塑艺术展,宁波杭州湾新区,浙江,中国
2016 湖·上肆人展,瀚阳艺术中心,杭州,中国
2016 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浙江美术馆,杭州,中国
2016 通 空间艺术邀请展,南通中心美术馆,浙江,中国
2016 同行——中国当代雕塑二十一名家邀请展,棉三创意街区, 天津,中国
2015 首届国际城市雕塑作品大展,敦煌,中国
2015 生态·人文,长白山国际公共艺术创作营,长白山,中国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艺术设计展,西安当代美术馆,陕西,中国
2014 第十二届大分亚洲雕刻展,大分,日本
2014 首届平潭国际城市雕塑展,平潭雕塑园,福建,中国
2014 浙江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浙江美术馆,杭州,中国
2014 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山东美术馆,济南,中国
2014 第二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苏州工业园,苏州,中国
2014 迹·TRACES2014新天地当代公共艺术展,上海新天地时尚,上海,中国
2013 中国·芜湖第三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芜湖雕塑公园,浙江,中国
2013 德国北方艺术第13届国际艺术展,德国
2013 延伸·2013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和阳美术馆,大同,中国
2013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3 海纳百川——中国·东营雕塑艺术展,东营,中国
2013 解构与建构――中国抽象雕塑艺术展,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3 中国雕塑学会20年优秀作品回顾展,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深圳,中国
2013 邂逅·艺术直面公众作品展,沈阳新一城,辽宁,中国
2013 问石——中国当深圳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代国际石雕艺术邀请展,鼎立艺术馆,深圳,中国
2012 第四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浙江,中国
2012 雕塑当代——中国当代雕塑家作品展,青岛,中国
2012 德国——中国文化年“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
2012 舟 共振计划: 第一站 “共振汉堡”中国当代雕塑展,德国
2012 中国百年雕塑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2 首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2012 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展),李公堤三期风尚步行街区,苏州,中国
2011 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温州会展中心,浙江,中国
2011 水木清华——国际校园雕塑大展,清华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2011 首尔国际雕塑节,首尔,韩国
2011 中国青年雕塑家作品展,长春雕塑公园,吉林,中国,
2011 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第十届大分亚洲雕塑展,大分,日本
2010 中国台州国际城市雕塑展,台州经济开发区,浙江,中国
2009 全国十一届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第七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中国
2009 第六届浙江省体育美展,黄龙体育中心,杭州,中国
2009 浙江省十二届美展,杭州,浙江,中国
2009 全国雕塑百家联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新疆乌鲁木齐国际城市雕塑展,乌鲁木齐,中国
2008 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钱江新城,杭州,中国
2008 澳门与奥运同行体育雕塑展,澳门,中国
2008 浙江省雕塑名家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中国
2007  独乐·众乐——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创作与研究,中日友好会馆公,东京,日本
2007 首届中国美术教师艺术作品年度奖获铜奖,美术大观,沈阳,中国
2006  远大杯——北京双年展被选资格展,中华世纪坛,北京,中国
2006 沈阳国际雕塑作品展, 沈阳,辽宁,中国
2005 雕塑百年展,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05 第五届浙江省体育美展,浙江,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沈烈毅:水波、涟漪、铁壳船…都
· 沈烈毅:天地之大,自然为根
· 沈烈毅:大理石上泛起的涟漪,是
· 时代 | 沈烈毅:诗意是不被说
· 当我们谈论雕塑时,我们在谈论什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当我们谈论雕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其实,我并不是卡佛小说的爱好者,但是他的一篇小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题目起得真是精妙。我想借用一下:当我们谈论雕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不过,我不像卡佛那样指东说西,仅仅呈现一种迷迷糊糊的氛围。我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雕塑家,有名有姓,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沈烈毅。在我们的现实土壤里,雕塑一向有点吃瘪,从事雕塑创作的人自然跟着不受待见。如果你是书画家,又是什么画院院长、一级画师,被封为“大师”,或者自封为“大师”,性价比就够高了,用不着才华和努力,随便糊弄几下,掌声、鲜花、金钱全来了。书画无疑是农耕时代的产品,经过一种叫做“文化自信”的外包装,堂而皇之成为当下舆论的正宗,说明我们对待艺术的观念完全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对艺术的观念已经像石膏一样僵硬。

时间之轮滚滚朝前,体现在雕塑上可说颇为贴切。因此,关于雕塑的言说远比书画广阔和复杂。单从二十世纪初到目前的创作实践来看,无论在哪个方面——观念、形态、材料、制作等等,变化之大,令人目不暇接,欣赏者的趣味和眼光跟不上创作者,标志了雕塑的自由及开放,也标志了它的多种可能性。按理,自由是激发创作的前提,是艺术家苦苦追踪的爆发点。很多时候,艺术家为了艺术外部的原因,心甘情愿把自由交出去,一退再退,最终成为自由的敌人。

那么,我们谈论雕塑,该谈论些什么?或者,再缩小一些,我们谈论沈烈毅的雕塑,有哪些不能忽视的东西?我总是认为,文字对于作品的解释多半是隔靴挠痒,从来没有一个人、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能够把一件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毫无遗漏地呈现出来。在某种程度上,人们通过文字理解作品,本身便已走偏。创作既然有赖直觉,如何欣赏需要依靠理解?然而,假设直觉也属于认知范围,它与理解就有接壤和交集的地方。换句话说,没有纯粹的直觉,也没有完全的理解——当我们面对艺术作品时,理解的深浅制约着直觉的强弱,直觉的能力修正着理解的边界。

从表面看,当下的雕塑家比任何前辈都拥有放任自我的权利,而实质上,他们似乎更加小心翼翼,更加受制于各种外部因素——除非你的目的是真正的自娱自乐。自由变成幻觉,幻觉变成牢笼,艺术家在自我幻觉的牢笼里沾沾自喜又惊恐不安。这是深刻的悖论。这种悖论几乎无法逃避,因为它是艺术家的天然的限制,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有天然的限制一样。限制不是抽象的,尤其是艺术创作,在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能触及到它。古典时期,艺术家遵从教条、规则和信念,对限制并无反感,所谓“带着镣铐跳舞”并非无奈,而是赞美。现代主义蓬勃兴起,“创新”作为唯一的主题,限制成了“创新”的对立面,属于必须破除的范围,“不破不立”,打破限制俨然变为激情的源泉。现代主义之后,“破”的对象逐渐消失,一切都可以做,做一切都不再激情四射——艺术家何去何从,又成了新的问题。

新的问题会辟出新的解决途径。说到底,艺术家自身的问题才是首要问题。外部环境千变万化,但是有关“艺术”的“制度”基本稳定。换句话说,在眼下,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各类“艺术”里,“艺术”是否成立?是否还值得探讨?“艺术”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否仍然存在着上下文关系?是的,当我们说某样东西“像艺术”或“是艺术”时,肯定预设了关于什么才是“艺术”的前提,而这种前提,一方面是由各个时期的艺术家的创作所提供,另一方面又受到艺术家和欣赏者背后那个艺术机制的强力影响。梵高只要多活十年二十年,就能够享受到自己的艺术带来的优厚回报——如毕加索、达利一样。因为,梵高所在的年代,背后的机制压抑着“新”,而在他往后的年代,“新”就是方向,就是好。

回到雕塑,我想至少有四个值得注意的要点:一,观念;二,造型;三,材料;四制作。

我与沈烈毅多次谈及与雕塑相关的观念问题,有两点印象,一,他赞成雕塑创作的无限的开放性,认为雕塑作为一个名词,能够包容形形色色的表达。二,具体的雕塑作品应该有特定的指向——譬如他自己的创作,在美学意味上、材料运用上、制作工艺上等等,都有据可依。毫无疑问,我们对于雕塑的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罗丹之后,雕塑传统逐渐销蚀,观念更新的接力棒层层传递——请注意,更新的意思不是指后者比前者进步、高级和伟大,用毕加索的话说,艺术没有进步,只有变化。艺术家的源源不断的创作和艺术机制及时调整,两者共同推动了观念的变化。倒推一百年,沈烈毅的作品肯定无人问津,因为观念中包含着是与非的因素。在一百年前的人的观念里,从审美到物态,雕塑就是他们眼里那个模样,“是”以外,便是“非”。我得再次重申,观念的开放、多元,不证明作品更优秀,而仅仅证明个人化、特殊化一步步占了上风。从米开朗琪罗到贾克梅蒂,雕塑的观念的已经面目全非,你可以继续欣赏米开朗琪罗,但不妨碍你同时敬重贾科梅蒂。

假如说,观念对于艺术家的创作几乎是决定性的,余下的事并不会因此变得简单,例如造型。《太空之鸟》、《云门》之所以受到关注,并不在的作品的体量大小、是否抽象,或者雕塑语言达到了极致。在布朗库西和卡普尔做出这些作品之前,没有可以参照的同类作品,也就是说,他们在雕塑里首创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而且,造型本身从众多关系中分离和凸显,成了直接的欣赏对象。这里,马上便连带牵出另一个要点:材料。如果《太空之鸟》是石材,《云门》是木料,我相信,艺术家想要的一切效果全部作废。在我们时代,材料的运用是艺术家成功与否的法宝之一,许多不可思议、令人震惊的作品,皆因为科技发展提供的便利,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大量使用,刷新了我们的视觉方式——这上面,只能说明当代艺术家的一点小小的幸运。

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制作。远古穴居人在岩洞里用红土画一只牛,当代人用相当复杂的工艺制作出超大型作品,性质上差异大吗?制作的工艺水平既与艺术家有关,也与艺术家无关。想一想,米开朗琪罗雕刻《大卫》,与卡普尔制作《云门》是一回事吗?沈烈毅说:制作工艺服从艺术家对作品的初始设想,是对艺术家的基本考核。实际上,艺术家的初始设想总是游移的和不确定的,最终的效果可能是相反的。譬如有一次,我参观杰夫·昆斯的展览,印象里全是眼花缭乱的精良制作,除此之外,似乎很难留下别的什么感受——我不认为,昆斯的唯一兴趣是精良制作。


还是以沈烈毅的作品来做案例为好,因为作品才是评价艺术家得体的尺度。两年前,我第一次看到沈烈毅的作品,眼前顿时一亮,不由暗想,此人够聪明,相对简单的材料,恰到好处的制作,迅速抓住了观赏者的视线,而且让观赏者回味无穷。我要指出一点,在我们这个国度,雕塑家在材料和制作上的天花板是显而易见的,新材料、新工艺的实际运用尚不显著,或者说,还比较遥远,留下的空间自然只是观念和造型。另外,中国雕塑家喜欢贴上自己的国家(民族)身份,试图因此额外加分——想想那些名噪一时的人物,哪个没有卖力地兜售过“国货”?这种策略容易变现,能够很快获得叫好声。沈烈毅避开了,用了四两拨千斤的办法,一下就翻过一道坎。树材、石块、雨滴、涟漪、水流,这一切都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合。问题在于如何转化,日常经验与艺术表达之间只隔着一层纸,多数艺术家无法捅破,根源是经验一直在流变,正如沈烈毅的涟漪、水流之类,将变动不息的事物用特别方式固定起来,就像琥珀那样,变成时间的结晶——瞬间固为永恒,这种提炼的能力并非人人具备。

人们观赏沈烈毅的作品时,一种叫做韵味的东西会充溢你的内心。在中国传统审美里,韵味被赋予的人文情怀非常特别。雕塑这样的空间艺术,如何使得韵味像绘画那样表达呢?沈烈毅所用的办法无非是在空间中利用平面——譬如水流、涟漪之类,没有平面,不足以刻画,没有空间,则成了绘画的俘虏。这是他的一个创举。尽管,中国传统雕塑有许多这方面的遗产,他却将其发扬光大,变为直接的审美对象。并且,他把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固定在坚硬的材料上,从而获得一种反差,韵味弥散开来,沁入人心。艺术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艺术家的厉害之处也在这里。顺便一说,在当下,沈烈毅几乎可以说是最有本土味的雕塑家之一。他没有把“国货”拿来做旗帜,只是在感受角度以及美学趣味上狠下工夫,观念上的个人印记反倒显得鲜明,造型上和制作上又体现了能工巧匠的高超。因此,他的作品能够跨越地界,跨越文化差异造成的疏离——许多爱好艺术的人都能进入,都能在里面收获愉悦,得到精神层面的享受。
 

 
                                                                      李小山
2017·9·10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