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理

1996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1999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2007 赴日本东京女子美术大学学习交流
现居广州,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走过花开的季节
· 再见黑帐篷
· 寻找幸福的草原
· 途中与你相见
· 是也不是
相关评论 更多
· 美感与优雅——读于理人物画
· 藏地羁绊与情感洗礼——浅议于理
· 兰海彬写于理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藏地羁绊与情感洗礼——浅议于理的人物画>>

                                                王艾

    正如克莱夫•贝尔所言:“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唤起这种感情的物品,我们称之为艺术品。”艺术与生活、情感的关系已是一个众家评说汗牛充栋的话题。然而在一面面旗帜后面究竟有多少艺术家真正地去思考并探索这几者之间的脉络,以笔者从悲观的角度看来恐怕不多。我们往往会因为作品的精巧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情感和蕴意,而这样的评价标准同样会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画家。

在今天这个视觉信息爆炸的时代,接受者的口味越来越挑剔。有如早先以强势文化身份介入的好莱坞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用视觉冲击力来俘虏观众一样,视觉与审美同样疲劳的观众会开始留意,喧哗过后是什么在真正打动人心。而绘画亦然。近三十年来对中国画形式的广泛性定义使得各种题材、图式与表现手法得以逐步解放,但沉淀之后问题重新被放回台面上,对于工笔人物画这一形式来讲尤为其甚。一幅画如何在视觉传达后再进一步突破表层的审美愉悦,使观者获得深层的感受,这正是很多创作者所困惑的。

故此,处于这样一个语境之下,于理的确为我们带回了某些似曾相识而又有点远久得陌生的审美体验。作为学院出身并再度回校任教的画家,她的作品中展示出来的造型能力、处理手法以及对传统画学的理解无疑是相当出色的。无论是研究生期间着力于研究传统线条运用的《黒帐篷》系列,还是探索综合材质及技法运用的留日期间人物肖像作品,抑或近年来逐渐尝试结合多重手法表现方式的藏地主题创作,工笔人物画的视觉魅力始终贯穿其中。塑形的严谨优雅与用线的细腻精到可以看出创作者对于传统的耐心与积淀,而对于画面处理的不同选择造成的风格多样化,则展示了出生于70年代的画家所受到的多元文化格局潜在影响。但是过多地去评价于理作品中的画学功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正如她本身在探索过程中吸收了多种跨民族、跨画种的工艺,并不是单单为了将这些技巧重现在架上一样。纵观于理的创作历程,她很快地走出了单纯追求形象美、形式美的阶段,重新将自己的作品带回了前文所言的语境之中。即探求如何深层地表现对象的内在气质与精神之美。

在于理近年来以藏地生活为主题的创作中,对于某种真挚情感的刻画与对纯净境界的向往成为一条线索始终贯穿其中。西藏是当代中国画一个被反复挖掘的主题。从五六十年代的关注、重现,到后来的群体性创作,当代中国画坛对于西藏似乎有着某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但这块给了画家们无穷无尽灵感的地方实际上在近几十年来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变化,而我们似乎没有看到过更多地转移表现焦点的作品。因此,于理这一系列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谨慎地选择了属于她本身的视角。在《暖阳》、《回家》中似乎还残留着某些形式追随,但是从《白露未唏》开始,她逐渐找到了自我的话语角度,后而在《守望冰雪》中开始形成明显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画面中男子的沧桑坚毅与怀中婴儿的新生构成了一对沉默但是震撼心灵的组合。工笔的线条组织虽然很好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形象,但并没有被放在一个过分重要的位置。创作此画期间,对于新材质如日本胡粉、珊瑚粉末的尝试与运用,恰好解决了中国画传统韵味与画面大效果渲染之间的某些矛盾环节。《帘卷西风》则是一次对气氛、光影效果渲染的大胆尝试。光线的处理一直是现代中国画里面充满矛盾的一环,把握尺度的关键在于如何尽量保留中国画的文化属性不使其流失。此画在肌理的处理与背景的渲染方面成功地衬托出了人物的视觉效果,并且营造出一股淡淡地传统水墨韵味。这种尝试使得她的作品跳脱出了工笔人物画之间常见的线条攀比,亦使人难以单纯用重彩、淡彩等词汇去概括她的画面形式,油画的厚重感与国画的淡雅往往并行不悖,走进了一种自得其乐的境界。

    如果只是单单地在形式因素方面找到自我张扬的方式,对于画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于理的人物画之所以如前文所言,带给观者一种似乎陌生而又清新的体验,一方面得益于游学日本所吸收的新颖表现手法,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对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文化内核的关注。都市生活与异地风情的巨大反差无疑给予了画家强烈的精神洗礼,即使是重新回归到水泥森林之中进行创作,她仍然执着于刻画旅程中那一个个给她留下深刻印记的面孔。在一篇记录藏地生活的札记文末,于理谈起她对这一题材的感受:“每画,总沉迷。”我不知道《执子之手》中那对绽放着纯真笑容的情侣他们之间有过什么样的邂逅,亦不知道《吹雪》里面那个立于冰雪之中的男子为何惆怅回望,而《角落》里面两个静静喝着啤酒的粗犷男人又将在呼出下一口烟雾后讲述什么故事,这一切都只有画家才知道。但至少面对这些安静无语的人物画之时,我不会去端详头发的勾线是否细密逼真,亦不会去研究服饰的处理是否华丽,因为画家情感的注入使得画面早已突破了通感,将观者引导到了对人物精神气质的关注之上。而那些澄净的气质对于已经习惯都市繁华喧闹的我们所造成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从某种角度看来,通过这些作品,于理每一次去旅行,都带上了观者的眼睛。对于人物画创作来说,这才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拜访于理的画室时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她一幅未完成的画作中,藏族男子腰上露出一小截的佩刀,可能并不是传统的藏刀形制。发现这点后,于理认真地重新找了一大堆资料去改正这个问题。这种态度使人钦佩。因为我不止一次在观摩某些所谓反映现实题材的人物画中,因为一些跨越时空与地域或不符合情景的物品出现而导致兴味索然。于理对画面中生活细节的这种执着无疑是使她的作品具有真实可信的感染力的因素之一。女性画家的敏感气质则使得这种感染力又不会咄咄逼人,依然保有工笔人物画的澄净之美。临走之时,我再度凝视画中人平净如水的眼眸,竟觉得似乎有淡淡酥油的味道围绕,耳边颂经声正从远处隐隐传来。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