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衣衫不整的拿破仑,骑着毛驴打天下
时间:2016.05.04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杨健
保罗·德拉罗什创作于1848年《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现藏法国巴黎卢浮宫
 
    德拉罗什创作的《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中,拿破仑骑黑驴,衣衫不整,皱巴巴的灰色风衣只扣着一粒扣子,有一种旁人轻易便能洞见的疲惫和憔悴。

    艺术史上最严重的“撞衫”事件发生在大卫和德拉罗什之间。两位法国画家一前一后创作了同名的作品,然后,然后德拉罗什的《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就没有然后了。

    除了在特定分众领域,德拉罗什的拿破仑会被提及以显示研究者的精深,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卫笔下的拿破仑就是本尊,权威而正统。这是拿破仑御用画师理应享受的待遇。

    一个被颂圣热忱点燃的古典主义画家,很适合扮演伟人形象的总设计师。大卫就是一个端着调色盘的马雅可夫斯基,他把1800年5月37000名法军士兵冒险翻过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德隘口(位于法意瑞三国交界的瑞士境内)的一幕,简化成了拿破仑个人的摆拍:

    天色阴沉,地势险峻,寒风凛冽,坡道积雪。年轻的拿破仑披红色斗篷,骑白色烈马,马扬蹄,人侧视,手指苍穹的姿态为画面作了对角线切割。

    此情此景,配得上任何优质的形容词。

    法国史学界称这幅画是“前摄影时代最传神的写真”,而画中人自己则称这幅画是“宣传鼓动之作”。

    显然,拿破仑的评价更直截了当。他是事件的亲历者,记忆缠绕着他对画作的观感,而人最难欺骗的是他自己。审视画中那些夸张的细节,难免会让人私底下羞涩一把。

    摆拍的困境,就是在常识面前一打就招。譬如,在又滑又陡的坡道上,纵马扬蹄意味着什么?

    好在拿破仑没有按照大卫1801年所画的那样去摆pose,历史给了他一个更重要的脚本:越过阿尔卑斯山,打赢马伦哥战役。

    拿破仑完成了任务,成为军事史上与汉尼拔和查理曼大帝同等级的传奇。逆推之下,拿破仑既未纵马也没扬蹄,甚至没骑马。事实上,他胯下的牲口,形象上屌丝一些,但更适合在积雪坡道上行走,是驴。

    拿破仑骑驴越过阿尔卑斯山,才是真相。还原真相的是一幅偷拍作品——对,就是德拉罗什在拿破仑死后27年所画的《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

    在德拉罗什笔下,驮着拿破仑完成史诗般远征的是一匹落毛的黑驴。黑驴埋头爬坡,步履沉重。它驮着的伟人衣衫不整,他没有披红色斗篷,而是穿了一件皱巴巴的灰色风衣,风衣只扣着领口的一粒扣子。伟人左手置于鞍座,右手习惯性地插在胸前衣服里,三角帽倒是戴着一顶,但耷拉着。

    伟人左手边是瑞士当地的一位向导,向导一手拄着木棍,一手牵着驴。据说,向导因为这趟差使,得到了一栋带院子的别墅,而他指引的人得到了意大利。

    比照摆拍和偷拍两个版本,你会发现大卫的拿破仑有着古希腊雕像般的凛然,而德拉罗什的拿破仑则有一种旁人轻易便能洞见的疲惫和憔悴。走向神坛和走下神坛,都由画笔打点。当然,无论是不是被神化,丝毫无损对拿破仑的历史评判。

    一个显得有些萎靡的伟人,因其真实而更有感染力。一幅作品的力量,也并不总是源自其器宇轩昂的表象。

    德拉罗什创作《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之前三年,其妻离世。沉浸于痛苦中的画家,创作姿态多半是谨慎和内敛的。这种姿态与拿破仑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时所面临的危局,天然吻合。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可此时,第二次反法同盟正对法国虎视眈眈,同反法同盟的决战无可避免。对法国威胁最大的国外战场,非意大利莫属,反法联军尤其是奥地利在那里驻有重兵。

    欲凭有限兵力击溃意大利的奥军,关键是要出其不意。为此,拿破仑为法军拟定的行军路线是圣伯纳德隘口,由瑞士西部进入北意大利,时间定在1800年5月。问题在于,圣伯纳德隘口地势足够险要,环境足够恶劣,但能否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天知道。可怕的是,驻意奥军司令梅拉斯已经考虑过法军可能的进击方向。只是,由于他的轻敌大意,奥军放松了警戒。这是属于拿破仑的幸运。

    但拿破仑骑驴翻越阿尔卑斯山时,他并不知道上苍终会眷顾他。伟人留下了那句很难说是豪迈还是壮胆的动员:不论前面等待我们的是鲜花还是大炮,我们都要跨过这道山峰。

    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德拉罗什从拿破仑的豪言里听出了未知与不安,艰辛和危险。
编辑:杨晓艳
上一页1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李建华的雕塑艺术:手法与意念的转换· 汪建伟: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更大的现实
· 桂明:形下而上,具物达理· 巫鸿:建构世界性的中国艺术史
· 贺棣秋:“图像转向”的意义· 谷爱凌曾担心学艺术史找不到工作,艺术圈炸了
· 徐累:理解传统最可行的一个办法,就是研究...· “润木细无声”——徐长远雕塑展于北京隆...
· 傅中望:得智慧者得自在· 身体知觉对接技术世界——隋建国雕塑艺术的...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