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昙花一现,站上风口浪尖
当我们纵览全局时,便不难发现这些看似乐观的数字背后实则暗藏玄机。在不久前出炉的“2019年全球最贵的十件拍品”榜单上,即使作品的创作年份横跨了两个世纪,也没有一件出自女性之手。
路易丝·布尔乔亚《蜘蛛》,综合材料,326.3×756.9×706cm,1997年
不仅如此,在2019年5月的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上,尽管路易斯·布尔乔亚的雕塑《蜘蛛》以3200万美元的价格成为了同年最贵的女性艺术家作品,也无法和杰夫·昆斯那件9100万美元的不锈钢雕塑《兔子》相匹敌——虽然二者于同场上拍,其间的差距却一时间难以缩小。
杰夫·昆斯《兔子》,综合材料,104.1×48.3×30.5cm,1997年
而在女性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增幅远大于男性时,这片市场整体上却并未达到一定程度的价值和规模,反而显得“头重脚轻”。近十年来,相较于男性艺术家,女性在二级市场中所占份额约为40.7%——这是否释放了一个积极的讯号?答案或许不尽如人意——尽管历时已久,这部分成交额也始终由草间弥生、琼·米歇尔(Joan Michell)、路易斯·布尔乔亚、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和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五位艺术家所贡献,由此可见其单一性。
乔治亚·欧姬芙《Calla Lilies》,布面油画,41.3×31.1cm,1924年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若将纵向时间轴设定在三年以内,横向比较范围缩小至女性艺术家的群体内部,我们便会轻松得出一个差强人意的结论:她们必将在短期内成为下一个市场风口。但如若将时间线拉长至十年,并将男性艺术家纳入这轮数据分析中,真实的情况又会令人无奈:2009年,仅有六名女性位列“当代艺术拍卖百强榜”之上。而十年后,这个比例也不过翻了一倍。
琼·米歇尔《Blueberry》,布面油画,200×150cm,1969年
一级市场的情况亦是如此。虽然已有一众画廊正为平权而努力,但总体看来,女性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仍比男性低27%。相应地,无论是蓝筹画廊还是中小型画廊,其代理的女性艺术家数量也都远不及男性:平均到15家或是更多画廊中,她们甚至仅占10%。更为真实的是,大部分画廊都倾向于培养20-35岁之间的年轻女性艺术家。而在此区间内,男女比例约为6:4。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数值会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