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七九级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的同学们毕业纪念四十周年。教师节前后,大家自然而然地又谈起了我们的恩师——范曾。
在大家的记忆里,范老师既严厉又慈爱,既严谨又豪爽。他中等身材,国字脸,两道漆黑浓眉下,一双大眼睛泛出的锐利目光,透射出一种威严。彼时,范曾副教授已是中国画坛声名鹊起的画家。我们初次见到他时,心里总有那么一点敬畏,但与他相处久了,才深感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名画家,而且他不但把我们当学生,还把我们当朋友。
范曾(后排右五)和特艺系七九级装饰绘画班同学在故宫留影。
(前排左起:吴永强、李家骝、曲建雄、唐递宏。后排左起:林光、刘青青、周安定、李葳、任焕斌、吴樫、范曾、田卫平、吴顺心、龙念南、罗钰。
画艺精湛 教学相长
范先生任教我们班的白描和工笔画课两年。他上课极其认真负责,要求学生也非常严格。上课前,他精心准备好教案和讲稿,还特意把讲稿打印出来,授课时分发给我们阅读。同时,其它的辅助教材以及绘画用品均分门别类摆放好,以方便我们学习使用。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上第一节白描课的情景。当我们走进教室,看见摆得整整齐齐的临本以及笔墨纸张等绘画用具一应俱全,心里深感震惊。范先生对我们说:“白描课的临本我都给你们准备好了,你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临摹,绘画用具也可以自由选用,这是我送给你们用的不收费。”听完老师的一席暖心话,同学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被尊重、被关心所震撼,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上完白描临摹课,范先生会耐心地给我们评讲作业,并且在每张作业上题款,并盖上他的印章。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作风,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令人终生不忘,受益匪浅。此外,范先生的白描课还充分展现出因材施教的特色。课堂上除了集体授课之外,他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单独地为每个同学授课,作白描示范。他用小红毛牌的毛笔,默写自己创作的《鲁迅作品插图》里的作品,一口气就画了十多幅,每一幅都是一次完成,不需重画。
更难得的是,他的课堂示范作品完成后,也会署上同学的名字,并落款,送给同学作为学习的参考。
范曾在特艺系七九级白描课堂的示范作品
上工笔人物写生课时,范老师先讲授作画方法、技巧和艺术理论后,再亲自动笔示范,他从不画素描稿,而是用毛笔直接作画。从画人物的眼睛开始,画完五官,再画脸,然后画头发、脖子、肩、手、腰、脚……这样从头至脚,从前到后,交叉进行,一气呵成。所画的人物个性鲜明,形神兼备,用笔生动活泼,线条疏密布局恰到好处。这是范老师最为娴熟、最为得意的作画方法,每一位同学都被老师精湛的画技所折服。在这么好的教学条件中学习,同学们热情非常高,进步也很快。
范曾在七九级学生白描临摹作业上的题款
严于律己 诲人不倦
“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见《礼记·学记》)范先生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起初大家都不太适应。有一次上课铃响后,有几位同学姗姗来迟。这时,范老师早已端坐在讲台旁边,他一声不吭静静地坐着,待全部同学到齐,他即刻站起来严肃地说,“我住在校外,课前半小时就到了学校,你们住在学校里,从宿舍到教室的路程只需几分钟,却迟到了,这是怎么回事? 你们就这种学习态度吗?是不是要给我一个下马威呀!我郑重宣布,从今日开始,我与你们约法三章,我上课做到不迟到,希望你们也做到不迟到。”范先生说到做到,两年来上我们的课从未迟到。此外,范先生对同学中的违规和敷衍了事行为,也会严肃批评不留情面。因而我们对他“又爱又怕”,有时会背地里叫他“老范”。同学之间有时打打闹闹闹得正欢时,只要有人高喊“老范来了!”,热闹气氛会即刻安静下来,鸦雀无声,给人一种非常神奇的感觉。
特艺系同学在聆听范曾(右三)授课。
豪爽性情 师生同乐
1983年,新闻电影片《画家范曾》在国内外上映。范先生把影片带回学院请学生观看。同学们热情高涨,很快就把电教室挤得水泄不通。正当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期待着一睹先生风采时,意外出现了:电影镜头的画面随着乐曲响起播放,银幕上的主角却脚朝天头着地……“放倒了!”一声惊呼,教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笑声。同学们笑得人仰马翻之际,此时的范先生亦是捧腹仰脖,豪爽大笑,甚是痛快……这便是范曾先生的真性情。
范曾在特艺系七九级工笔人物写生课堂的示范作品
书赠作品 寄予厚望
1981年秋,唐递宏同学的一位老乡师兄帅民风(就读于中央工艺美院七七级染织系),十分崇拜范曾老师,但却无缘请教。于是他借着在本院举办篆刻刻字展的机会,请师弟唐递宏帮忙邀请范曾老师参观指导。范先生接到邀请后,欣然而至,并即兴为帅同学书赠作品一幅。因范老师当时没带印章,令帅同学深感遗憾。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范老师特地把印章带到学校,请唐递宏帮忙把图章补盖到作品上。范先生一丝不苟的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毕业离校前夕,唐递宏大胆地向范老师请求给自己和自己的启蒙老师唐骏各写一幅作品。意想不到,范老师一口答应,并即时挥笔而就。这两幅书法作品为“大丈夫不从俗沉浮”和“扶摇直上羡鲲鹏”。作品充分展现出“范体”的特点,运笔流畅遒劲,点画粗细有致,笔力雄强,结体端庄,布局奇崛。作品的意蕴充分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热切厚望,成为他们艺术人生的座右铭。
田卫平至今珍藏的范曾水墨画也是在毕业前夕,范先生应他的请求,即兴所作。
特艺系七九级部分同学毕业时与范曾(右三)在校园合影。
课余生活 亦师亦友
为了让同学们拓宽知识面,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范先生想方设法专门组织我们到故宫书画馆参观学习,还带大家到文物修护工作室,请古画修护专家讲课,让我们了解古画艺术的特点,如何修护古画,以及专家修护古画时的种种感悟,使同学们对我国古代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范曾先生常与我们聊天谈心。在谈及如何加强记忆的方法时,他传授了自己的绝招:首先对需要牢记的知识,工整地抄写在卡片上,一式几份,然后把卡片放在床头、沙发、洗手间、教室等地,这样可以随时随地反复阅读、复习,要牢记的知识点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在学习书法方面范先生也颇有心得,他建议我们可以选择王羲之的《兰亭序》字帖,每天坚持练十至二十遍,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效果就会显现出来。
范曾赠予特艺系七九级学生的作品
每到金秋时节,北京香山观赏红叶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动。我们这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穷学生,也渴望去一趟香山。范先生为了满足同学们的愿望,亲自联系专车,自掏经费,利用周末带领大家到北京香山赏秋。同学们兴奋不已的神情,至今大家仍记忆犹新。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一晃就过去了。毕业前夕,同学们即将惜别校园和恩师,心里总有一种念念不忘,依依不舍。范先生十分理解同学们的心情,他特意把自己的彩色照相机(当时属稀有物品)带到学校,当起了义务摄影师,给同学一一拍照留影。他还自费把所有照片冲印出来后,在每张照片背面写上照片主人的名字和他自己的名字。最后,他郑重其事地分发给每个同学,并致以祝福。范先生留给同学们的这些珍贵照片,成为我们那段人生经历的最美好见证,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文章作者:唐递宏、曲建雄、李家骝、田卫平、任焕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