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上至下:向京《凡人——只有镜子能梦见镜子》,尹秀珍《潜喉》,蔡雅玲《NO》,凤凰中心,2024,
“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 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向京
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里透露出的不安感,是对于现代性下人性的迷雾和对于生存本身的不断确认——“内在性”是她所企图挖掘的生存真相。
▲ 艺术家向京
向京,从刚出道就被评价为才华横溢的“天才”雕塑家,她的作品曾一举刷新中国雕塑拍卖的最高纪录。
▲《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玻璃钢着色
北京东六环外的宋庄艺术区,一间没有门牌号的工作室,艺术家向京在此完成了她的大部份创作。
▲ 向京工作室外观(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出生于1968年的向京,自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她的作品跨越了单一的雕塑形态,触及到生活、人性乃至世界的本质。
▲ 《降临》首次展出布展现场,上海巽汇
以雕塑为媒介,向京成为了一位深掘人性、探索生命本质的艺术家,她的作品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触及观者内心最深处的共鸣,向京用她那些充满力量与细腻情感的作品,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生活、关于存在的深刻命题,让我们在冥思与欣赏之间得以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她的作品常常围绕着女性身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主题展开,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探讨了身份、性别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 2017年-2018年 龙美术馆(西岸馆)个展,向京“没有人替我看到”展览现场
向京的创作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对传统雕塑语言和媒介界限的挑战和扩展。她不满足于传统雕塑的形式和内容限制,而是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她几乎不使用模特作为创作的参考,她害怕被模特的形象束缚,让创作仅仅成为一场写生,创造出人体,却没有灵魂。向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感到”,而不仅是被“看到”,这种不断的实验和探索精神,使她的作品具有了强烈的当代性和创新性。
▲ 向京《凡人——只有镜子能梦见镜子》,“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 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凤凰中心,2024
这次在凤凰中心的展览,向京带来了她《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的其中一件作品《凡人——只有镜子能梦见镜子》。作品题名来自阿赫玛托娃在1963年夏天创作的《子夜诗抄》的题记:“只有镜子能梦见镜子,只有寂静能维护寂静”。
如果说在“镜像”系列作品(1999—2002)中向京曾试图以“镜像”隐喻梦与真实、物与空间的关系,那么在构思“凡人”系列的“镜像”隐喻中,向京则试图将杂技表演的镜像式定格亮相,化作对人在社会属性之下的真实处境的一次伤心戏仿。对于人的社会属性而言,“只有镜子能梦见镜子”意味着两个完全异质性的人在自身的理解力与共同感中相互寻找对方的影子,或者说寻找自己的影子。
▲ 《凡人——无限柱》,《Mortals-Endless Tower》,玻璃钢着色,Fiberglass,painted,465×120×120cm,2011年
同时,整个“凡人”系列也是向京作品中东方美学的展现——“杂技”题材本身就是属于东方的艺术话题,主人公的身体形态、衣服褶皱和面部表情,所有作品都试图对传统的雕塑形态做一种“扁平化”的处理,试图唤醒某种东方传统美学的审美方式。“杂技我想隐喻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在一种结构关系或者权利关系里面,每个人都不得不扮演自己的角色。它整体的一个主题是讲处境的。”向京曾这样介绍道,“我想,去问这个世界会好吗?更多的,是对我们当下的处境的反省。”
尹秀珍
1963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涉及装置、行为、陶瓷、影像、绘画雕塑等众多领域,具有实验性和多样性,把不同人的经历、记忆和时代的印痕作为创作的元素之一,并对材料进行反思和实验。
▲ 艺术家尹秀珍
尹秀珍,一个在当代艺术界独树一帜的女性艺术家,以她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手法,探索了人与自然、社会与个体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她的作品,如同她自身的艺术旅程,充满了对现实世界深刻的反思和对未知世界无尽的好奇。
▲ 艺术家尹秀珍和她的作品
生活在北京的尹秀珍,自1989年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便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她最为人所知的是她的雕塑和装置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涉及到了回收的日常物品,如衣服、鞋子和手提箱等,通过对这些物品的重新整理和配置,尹秀珍绘制出了它们个人和集体历史的细腻肖像。
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深受家乡北京迅速变化的文化环境的启发。尹秀珍对回收物品进行的整理和重新配置,不仅仅是对物质形态的再创造,更是对过度城市化和全球经济增长过程中经常被忽视的个人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她的作品,在静默中讲述了那些被遗忘的故事,唤起了观者对生活中被忽略之美的重新认识。
▲ 尹秀珍《干杯》,“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 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凤凰中心,2024
在尹秀珍的艺术中,玻璃成为了一种特别的媒介,这一材质也出现在这次展出的的作品《干杯》和《潜喉》中。对于玻璃的透度和应力的释放,尹秀珍有着极大的兴趣,除了在材料和技术上对玻璃进行独创性的探索,实验不同的创作方式,她也同时在精神层面上通过玻璃这一材料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达着她对人类情感和社会关系的洞察。
▲ 尹秀珍《潜喉》,“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 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凤凰中心,2024
基于凤凰中心“莫比乌斯环”的建筑特点和地处朝阳公园旁的地理位置,考量了周边城市风貌以及日照变化的时间光影后,艺术家在建筑内面向公园和街道有着著名的“220米长梦之桥”的挑空空间中,在直径5.8米的黑色地毯上,造出了一个5米高的半圆墨墙,犹如在白色复杂的空间中点上了一个墨点。
墨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艺术家将作品《潜喉》嵌入墨墙中,同时,将作品《干杯》放在墨墙内的地毯的中心,使观众不仅可以透过《潜喉》看到《干杯》,更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由作品筑建的窗口,看到建筑内景与外面的世界,改变和拓展着每一位观者观看世界的视角。
▲ 尹秀珍《潜喉》作品局部,“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 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凤凰中心,2024
作品《潜喉》创作于 2020-2023,是尹秀珍家用琉璃材料调出的生命体颜色制作的,她把这一个系列颜色称之为“修真粉”。艺术家制造了一个观察孔,如同人的喉咙,既是进食吞咽维持生命的大门,又是声音的传递通道。这个带有抽象意味的玻璃生命体,虽然脆弱但却有着生命的活力,它潜在生活、文化和社会的表层之中,穿过墨墙,管窥着我们熟知的世界。
另一侧的水晶球则连带着周围包裹着它的修真粉色的琉璃体,犹如宇宙中的星体,缥缈而充满未知。此时,《潜喉》也同时被赋予了另一种功能,隐喻着女性在社会中常被忽视的话语权及个人能量。
▲ 尹秀珍《干杯》,“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 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凤凰中心,2024
透过《潜喉》,观众可以看到被拓宽视角的建筑、外景和艺术家此次参展的另一件作品《干杯》。
作品《干杯》创作于2020-2021年,由定制的带颜色把手的不同大小的透明玻璃杯组成。在日常生活中,“干杯”是人们相聚时喝酒或喝饮料的一种带有祝贺意味的欢聚仪式,这些空的杯子碰在一起,既是聚在一起时刻的纪念碑塔,又是疏离孤独的写照,更是期待重聚的狂欢,是被自然和岁月包浆的塔,也是承载能量的塔。
▲ 尹秀珍《干杯》在西海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来源:西海美术馆)
这件作品曾在青岛西海美术馆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圆形半露天的空间中进行展出,当时,艺术家设计了一个转盘,使这座干杯的塔在露天与檐下不断交替运转,接收雨水和四季的更替,形成了有着裂痕、碎片、水渍、苔藓、锈迹和自然岁月的印痕,在透与不透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支撑而挺立着。
▲ 尹秀珍《干杯》在西海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来源:西海美术馆)
在这次的展览现场,观众便可以透过《潜喉》看到这些痕迹,看到这一座有着凝聚力和岁月印痕的“干杯塔”与凤凰中心的建筑内外融为一体,在日夜更替中不断地变换,一同为平等的共存干上一杯。
蔡雅玲
1984年生于山西,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她坚持呈现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提取日常生活中有深切体会的词汇和话语,探寻日常材料与文字情绪相对应的雕塑形式。
▲ 艺术家蔡雅玲
在现代艺术的诸多景观中,蔡雅玲的故事和作品犹如一道明亮的风景线,让人在观赏之余,开始沉思女性的身份、角色与自我表达的深刻意义。
▲ 蔡雅玲,《Goddess女神》,2022
蔡雅玲,这位出生于1984年的山西女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手法,不断以其作品,探索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地位,通过她的作品,我们得以窥见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背景下的复杂情感和在复杂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 蔡雅玲《2012年8月21日》 2012年
▲ 蔡雅玲和母亲
▲ 蔡雅玲用头发缝制作品
在蔡雅玲的艺术世界中,我们看到了女性作为母亲、妻子、女儿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多重角色和身份,她的作品大多以生动的艺术形式体现出对女性生命经历的尊重和庆祝。
▲ 蔡雅玲用408柱香烧白棉布,纪念怀二胎时阵痛的时间
无论是用408柱香表达生育的痛苦,还是通过蜡液和灯泡呈现亲密关系的矛盾,或是用百万颗珠子串起的话语以此抒发女性的内心世界,她的艺术作品都深深植根于女性的生活实践中,展现了女性在面对生活压力和社会束缚时的复杂情感。
▲ 艺术家蔡雅玲工作过程
▲ 蔡雅玲《红海》 2021
在本次展览中,蔡雅玲带来了她的串珠作品《NO》,作品将水晶珠和文字结合,用文字作为视觉符号但又对本意有所超越,指向连接自身与朋友、家人的情感纽带。“拒绝”是日常必备、必要的情绪之一。当一个简单、众所周知的英文单词被放大并以标语的形式出现在展场中,观众也被要求在内心重温拒绝的含义与行为。
中国物质文化中水晶珠串起的珠帘自带闺阁之气,艺术家用装置的形式语言进行转换并把它切换到当下频道中,成为女性群体处境在内心折射出的镜像。
▲ 蔡雅玲《NO》,“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 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凤凰中心,2024
通过作品,观众可以读图识“NO”,还可以看到珠帘的晃动与形态的不断变化——闪烁的文字与晃动的珠帘互相交错、游移,艺术家用轻松的手法把语言表达对女性在社会约束中看不见的或许看起来还有几分“美丽”的困境在展览现场呈现出来。
▲ 蔡雅玲个展现场,2021
以内观为路径,艺术家们将视线放的长远,而在展览现场,对于观众来说,从观得作品的那刻出发,让思考延续艺术的行迹,为生活带来些切实的影响,也许更是让艺术落地,影响时代的重要开始。
了不起的“她们”
——
福布斯中国致敬 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参展艺术家
阿朵 艾敬 蔡雅玲 曹斐 曹雨 陈粉丸 陈羚羊 陈庆庆陈曦 韩娅娟 雷双 李琳琳 刘佳怡 刘嘉颖 刘佳玉 陆蓉之马可 马秋莎 彭薇 秦玉芬 宋琨 谭卓 陶艾民 童文敏王宝菊 王依雅 吴笛笛 向京 邢丹文 熊文韵 徐丝易 闫平 尹秀珍 喻红 翟永明 赵小黎 周力 朱哲琴 邹雅琦
展览时间
2024年1月6日-2024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
凤凰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南路3号)
主办单位
福布斯中国、凤凰卫视
协办单位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
出品人
于鑫
学术主持
陶咏白
策展人
肖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