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商业”招质疑
从上一届关于国家馆的广泛争议,到本届对几乎所有展览的质疑,将中国当代艺术与威尼斯双年展并置谈论时,话题的中心似乎也只剩下了混乱:机制混乱、展览混乱、舆论混乱。
今年民间艺人郭凤怡的“气功绘画”被请进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批评家彭德表示异议:威尼斯双年展究竟有没有展现出真实的中国当代艺术?他尖锐地指出,用被国际买家炒作起来的图画印证中国,无异于嘲弄中国当代艺术,意味着中国艺术界没有思想、没有文化,也没有当代。
艺术家沈敬东去威尼斯参观后感觉到,许多中国艺术家并没有做好国际交流的准备,大量的展览和作品有点“一厢情愿”。时至今日,中国艺术家可以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所以不必对大批中国艺术家到威尼斯办展过多驳斥,展览质量不高说明大家有更多的期待,只有在不断地比较与善意的批评下,中国当代艺术才能够找到更合适的发展道路。
青年批评家徐子林说,很多中国策展人和艺术家宣称自己通过了双年展组委会的严格审核,实际上只要向主办方缴纳费用,就可以在展览上使用双年展的Logo,并出现在双年展官方目录上。而且组委会对策展的审核,并不是基于艺术中的学术标准,甚至有很多申请时提交的方案和实际的展览完全不同。
吕澎则对商业的质疑做出了解释:“在中国当代艺术还完全缺乏制度保护的合法性情况下,人们又发现了市场对艺术的严重影响,人们对市场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质疑。可是,所有的批评者应该知道:威尼斯双年展从第一届开始,销售、资本以及利益这些问题就尾随其后。”吕澎进一步解释道:“市场问题在中国还具有特殊性: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只有市场以及由市场带来的国际资源在支撑着中国的当代艺术,由于政治体制方面的复杂原因,一个科学的市场制度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的艺术体制至今也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艺术领域的公权力并没有因为市场而出现合理的利用,相反,公权力的滥用与市场游戏的粗劣共同构成了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和国内新的困境。”
为何要对威尼斯趋之若鹜?
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王春辰,对关于国家馆的众多评论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逢“体制”必反的批评模式体现了一种极端。
任何一个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展览都需要有机构的支持,那些所谓民间性的展览无不依托于美术馆或者商业实体,所以关键还是看展览和作品本身如何。而针对国家馆策展人和入选艺术家的选择问题,王春辰认为“巧合”的因素更大,承办机构需要选择一个策展人,而策展人根据自己的策展理念选择合适的艺术家和作品,这一过程不必用“民主”的逻辑解释。
“威尼斯双年展仅仅是一个艺术展览,‘国家情结’并不完全适用于威尼斯双年展,在国家馆展出的作品并不等同于‘国家艺术’,广义上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参展作品都具有本国的标签和因素,但很难说哪个就能代表国家。如果说中国参展艺术家不能代表中国(本来也不能代表),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馆的参展艺术家只有一个人,谁能代表那个国家呢?”王春辰说,现在国内艺术家参与国际展览的机会很多,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可以算是一种记忆,但并不是什么光环,在作品和展览之外没必要过多关注。对于参展者而言,还要借助机会注重交流,不能只是到国外摆放一些作品了事。
王春辰补充说,无论大家如何批评或指责,威尼斯双年展对于中国而言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从最初的政府主办,到如今由专业机构专门负责两年一届的展览,在全球聘请专业策展人,邀请各国参展,积淀而成的文化氛围等,使得威尼斯双年展至今独一无二。
评论家孙振华也撰文指出,对于威尼斯双年展,每次展览肯定会引来大量的批评,然而,每次新的展览不管是骂的,还是捧的,都要屈尊来一趟。这些年全国各地掀起的创意文化产业的热浪从来都没有止息过,各种艺术的节庆,各种双年展比比皆是,为什么这些文化项目不能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而我们仍要对威尼斯趋之若鹜呢?
透过“威尼斯”的争论,中国各地的双年展该有怎样的反思?如何客观看待国际交流中的中国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家能否找到艺术自信?“出口转内销”的市场模式何时得到改变?……“到威尼斯去——回到中国来”恰恰象征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许多人套用这样的商业逻辑试图获取成功时,其实真正应该做的是让自己的艺术在此轨迹上寻求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