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崛起,瑞士人乌利·希克功不可没。很多人认为,他拥有由1970年代至今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中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和最重要的收藏。
乌利·希克
乌利·希克与中国渊源颇深。19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不久,他就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1995年,他以瑞士大使身份定居中国。工作之余,他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并根据创作时间、创作媒介和创作方式对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进行系统化收藏。
1997年,乌利·希克设立了两年一度的中国当代艺术奖,鼓励年轻艺术家走向国际。他还邀请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瑞士策展人哈若德·史泽曼担任艺术节评审。1999年,史泽曼成为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20位中国艺术家入围这一世界艺术盛会。通过史泽曼的主题展,中国当代艺术一炮而红。
乌利·希克收藏了两千两百多件创作时间从1970年代至今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唯一能和他匹敌的是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但后者早2011年将其中国藏品交给了苏富比拍卖公司。许多人猜测希克会做出类似的决定——出乎意外的是,2012年6月,希克发布了爆炸性新闻:将收藏的1500件作品捐给香港M+艺术中心,同时以2270万美元出售47件作品给M+。希克的这一行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3年后,乌利·希克捐赠、M+出借的中国当代艺术品首度在英国展出。展览名为《从70年代到今天的中国艺术》,展出地点是曼彻斯特惠特沃思美术馆——这里经过15亿英镑改造,刚被评为英国2015年年度美术馆。而曼彻斯特是英国第二大华人聚居区,当地观众对这类展览并不陌生。
英国曼彻斯特惠特沃思美术馆 拍摄:Alan Williams
展览开幕前夕,乌利·希克接受了腾讯文化专访:中国艺术品变得相当昂贵,买不动只能放弃
腾讯文化:你的第一件中国藏品是什么年代的?
乌利·希克:它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一个北京的女性艺术家群展上看到它,之后找到艺术家,买下作品。我无法告诉你艺术家的名字,因为她已经退出艺术圈,但是这件作品还在我的手中。
虽然我的收藏年代从1979年开始,但最开始时,1980年代的作品并不太吸引我——艺术家们的创作不但没有反映中国文化,看起来也非常像西方艺术的衍生品。我不认为这些作品有意思,只是根据我个人的口味来选择。
腾讯文化:后来为何改变?
乌利·希克:一个主要的转折点是九十年代中期。那时我意识到,在中国国内外,竟然没有任何个人或机构系统地收集中国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文化空间。我因此摒弃个人爱好,试图从一个国家机构的角度来收藏,完整呈现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
腾讯文化:你如何寻找艺术家?
乌利·希克:艺术家通常会介绍另一位艺术家。在没有网络之前,就已经有许多艺术家与我联系,所以我比其他人的信息多。但是我也必须小心,我留在中国不是仅仅为了艺术的热情,我也要成为一位好大使——在初期,这一点也是为了艺术家们。
腾讯文化:你曾说过:“我希望自己的收藏能成为反映中国一切时期和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的一面镜子。”你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乌利·希克:我是唯一试着反映所有创作媒介的收藏家。其他收藏家可能在某个方面、某位艺术家或某个学派方面很有深度,但是没有人有像我这样的多元化及广度。
腾讯文化:这些年来,在中国收藏当代艺术品的难度有何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