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三五孩童嬉闹,还是一群青年男女结伴出行,画面里的人物和场景,都近乎与你平素生活中所常见的没有任何区别。“前些年我如同在排一出出舞台剧,如今我更偏好做纪录片。”说这话的是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庞茂琨。昨天,“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庞茂琨的油画、手稿等多种媒材的绘画作品50余件。
展览现场,展墙被罕见地涂成了亮丽的蓝绿色,与作品的色调很是协调。尽管画面上描绘的都是人们平日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但经过庞茂琨有些刻意变异的色彩处理,反而显得有几分陌生。这种异样的观赏感受,正契合了庞茂琨自己所追求的最新创作理念——直接进入日常场景本身,用艺术家的主观予以重建。
庞茂琨以余华的小说来形容自己的绘画:“再离奇的故事情节你也能在现实里找出对应来;相反,倒是那些本该只应小说里独有的情节,却因为现实生活中频繁出现,让人们不再感知到它的存在。”他希望,画面中的这种异样感能拨动观众的神经,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认知周围生活。
早在1983年,尚在四川美院油画系念书的庞茂琨,就以作品《苹果熟了》为当时红极一时的“乡土绘画”添抹上抒情的一笔。此后,他的画风由传统写实转向超现实技法,构造出一个个颇具戏剧冲突意味的虚拟舞台场景。用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殷双喜的话来说:“就是将生活中的情境戏剧化,把人物演员化。”
但是,今天的庞茂琨在艺术风格上明显发生了转变。殷双喜说,这种转变就像是由舞台剧转向了纪录片。促成这一转变的,源于庞茂琨一次偶然翻看老照片时受到的触动。“当时眼中的场景,在若干年后再看,又有了新的解读。”庞茂琨说,他决定索性放弃舞台剧般的“编排”,直接去静静地记录下这一切。
不久前,知名艺术家陈丹青语出惊人地提出,“用笔画画的方式早该淘汰了。”但庞茂琨对此无法认同。他坚持认为,“手绘”创作有其独特性,“不论是电脑创作的动漫,还是影像作品,它们与绘画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触动人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本次展览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馆与北京市国家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展览将持续到8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