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类聚”中的傅中望 不止榫卯和楔子
时间:2024年10月15日 作者: 来源:当代艺术
从9月7日开始,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类聚——傅中望作品展”在湖北美术馆展出,在该馆二楼的4、5、6、7号展厅、负一楼特展厅共呈现了傅中望早期代表作及其新作近40件(组),涵盖雕塑、互动装置、公共艺术、影像等多种形式,时间跨度从上世纪80年代直到2024年,展览串联起傅中望宽泛而自由的艺术创作历程。
▼
类聚
从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撰写的前言中可以了解到本次展览举办的契机。
2024年,傅中望将其代表作《榫卯结构·地门》《世纪末人文图景》《天柱》等捐赠给湖北美术馆,经申报,获评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此举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湖北美术馆收藏研究体系,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美术馆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
展览主题“类聚”源自《易·系辞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指同类的事物汇聚在一起,而此次用来隐喻傅中望通过作品赋予“类聚”多重含义:共同主题或概念的聚合;文化、传统和时代的融合;多样性的呈现;社会现象和人类经验的集合;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联;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因此,“类聚”既指代傅中望作品中所呈现的各种元素和题材的聚合,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家对社会现象和人类生活的深度观察与思考的集合。
“从这个展览中可以看到傅中望的生活态度。”冀少峰表示,在40年的中国雕塑发展历程中,傅中望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与以前强调苦难与悲情的艺术相比,这个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信手拈来的艺术。生态、环保和化腐朽为神奇成为这个展览最突出的特点。艺术家傅中望以巧拨千斤,让钳子、改锥、鞋子等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物件以艺术的形式走进展厅,为观看艺术的方式和角度提供了新的话题。
▼
方法
从展览现场可以清晰地看到,傅中望的代表作品从“金属焊接”到“榫卯结构”再到“异质同构”,从“铝箔拓形”到“楔子”再到“引力雕塑”,既有深刻文化内涵、与传统元素的创新运用,也有独特的造型语言与形式探索,通过材料与技法的综合运用来表达他对生命、社会、文化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在策展人孙振华看来,这些看起来汪洋恣肆、信手拈来的作品背后,都是因为有艺术家稳健的工作方法作为支撑:“为什么傅中望从事艺术创作40多年来,一直处在中国当代雕塑的前沿位置?为什么他的创作从未中断,从不停留在某种既定的样式和风格中,而是不断创新,不断给人惊喜呢?原因是,傅中望从事艺术创作和下棋一样,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并且贯彻始终。”
好友们都知道,傅中望痴迷于下军棋,而且是最简单的翻棋。傅中望是个中好手,获胜纪录在棋友中遥遥领先。孙振华分析,靠翻棋而进行的下军棋和艺术创作一样,都是在面对各种不确定,傅中望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对不确定进行编码和处理,最后赋予它们一种结构、秩序和形态。孙振华将傅中望的工作方法归纳为“傅八条”。傅中望坚持在日常中体现深刻、在简单中体现丰富,他的作品造型简单、清晰明了,一直强调关系,呈现和处理各种关系,包括作品与与场所、与周边环境的对话关系。
方法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途径和方式,通过有效的方法为社会、为公众、为历史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才是目的。孙振华表示,总结傅中望艺术创作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对许多正有志于从事艺术创作的青年学子而言,如果能从傅中望的创作方法论中得到启示,走出方法论上的盲区,也可以算是傅中望对艺术的另一种贡献。
▼
作品
“楔子”在傅中望的艺术语言中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元素,代表着力量、稳定和连接。除了在湖北美术馆门口展出的《汇聚》,在展厅展出的《我是楔子》同为今年新作。这是一件由高密度彩色海绵材料制成的互动性装置艺术作品。观众能以不同的方式与楔子互动:可坐、可卧、或靠在楔子上,甚至将自己的身体姿态与楔子的形态结合起来。观众不再是作品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仿佛“我”也是一个楔子。作品借此邀请观众体验“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思考自身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与作用。
《美术馆记事》的主要材料为2023年湖北美术馆维修改造后的建筑废料,包括钢筋、水泥石块和沥青等,在这些看似无用的材料上拓印了湖北美术馆自2007年开馆以来的相关图文,以及艺术家的书写创作。作品用钢筋串联起一个个水泥石块,构成了一条“穿墙而过”的线索,不仅物理上穿越了墙壁,更象征连接美术馆的过去与现在。作品记录并见证着美术馆的发展和历史的痕迹。
《斗转星移》是一件电动艺术装置作品,以20世纪50年代老建筑改造拆卸下来的通风星形窗户为媒介,将其与机械装置重新组合,并放入军棋、围棋、国际象棋等各种棋具,随着电动装置的转动,棋具在窗户内部不断翻转碰撞,这种随机的运动与声音仿佛在演绎着一场无形的对弈,成为物质与精神交汇的场域,反映人类社会不断更新与再创造的过程及反思。
《枝语横序》、《冻雨之殇》、《众》均以2024年初武汉遭遇的严重冻雨天气为背景创作,所用材料都是作者收集的受冻雨天气影响被压断和掉落的树枝。其中,《枝语横序》像一页页等待解读的“书页”,犹如自然界中无序而又和谐的生长状态;《冻雨之殇》将冻雨的画面不断播放呈现在观者眼前,屏幕内的景象与屏幕外的木枝形成强烈对比;《众》以大量悬挂的“人”字形树枝组成,每个“人”字形树枝不仅是个体的象征,更是群体的回响,是对众生共存的描绘。
傅中望在作品《上网》中将自己历年收集的各种手机,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式呈现,每一部手机代表着一个被网络所包围的个体,铁丝网展现出信息网络的无形网格,将我们紧紧捆绑其中。作品表现了当代社会中人与科技的关系,探讨了信息时代的网络世界对人类行为、思维和生活的深刻影响。同时以此反思:当我们不断追逐最新的科技产品时,是否也在无意中抛弃了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在信息时代的洪流中,更需要不忘初心。
作品《三道门槛》与尽头的《脚知道的不止这些》,中间为作品《界线2#》
作品《脚知道的不止这些》的中心,脚部雕塑如同一双超现实的存在,突显在一堆杂乱无章的旧鞋之间,这双“脚”是所有穿过这些鞋子的人的集合象征。鞋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物品之一,但它们却记录着每一个走过的步伐、每一段未知的旅途。堆叠的旧鞋反映了个人的经历和社会的脚步,是社会变迁、个人故事和集体记忆的物化形式。
国有界线,域有边线,人有底线,为了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形态,便产生了许多“线”的存在,无论是抽象范围的界线,还是狭义而具体的“线”,在实际应用中均为共同遵循和不可逾越的规则。《界线2#》是一件互动装置作品,将红色取型器连接为一条可触碰的界线,用不同类型的鞋与线产生互动关系,观众可以在其中感知体验“界线”。
《经轮幕》采用了老旧的木质车轮与宽大的帆布,通过电动机械装置使得车轮自动运转。车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从古代到现代,其见证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大面积的帆布静止悬挂于空间,车轮在其间不断旋转,仿佛古老画面与现代空间在同一轴线中交织。车轮的旋转不仅是对过去的重温,更是对未来的期盼,这种机械运作的节奏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
榫卯系列作品 《天柱》
在傅中望的创作中,榫卯既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关系的艺术。与《天柱》同时展出的还有1989年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的《榫卯结构·合》《榫卯结构·老桩》,这两件作品中提示榫头与卯眼在符号结构中的无穷联想。
创作于1986年的《金属焊接系列A3号》,是本次展览中年代最早的作品。“金属焊接系列”作品是傅中望在'85时期的探索性作品之一。艺术家将废品回收站的废弃金属再次“回收”,运用焊接技术将其拼接、重构、再造,通过金属材料本身的体来表现结构雕塑本身的张力。
▼
后记
展览的秩序与结构已不再重要,沉浸式体验艺术作品带来的颠覆感,充分感受作品背后、艺术家对日常的发现与创作之巧思,以及重新认识榫卯之外的艺术家傅中望,将是这个展览给予观众最大的收获。作品包罗万象的背后,傅中望拥有稳健内核,在艺术创作中一直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现实人文情怀,对新兴事物的极大热情,用作品积极回应这个时代。
新的艺术计划又在酝酿中。前不久,傅中望跟朋友分享有了新发现。他在老汉口的多个角落中发现了许多隐藏的民国符号,遗留下大量与民国相关的物品。在他看来,武汉因为辛亥革命跟民国审美有着特殊关联,而这些东西不仅可以提炼作为作品,还可以从公共艺术和设计的角度展开系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