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梁绍基深圳新展:从蚕丝到海平线,追寻生命之光

时间:2024年04月03日 作者: 来源:一条艺术

 

 
 
今年已经79岁的艺术家梁绍基,近来非常活跃。3月底,他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新展览“梁绍基:海溟溟”正式开幕与观众见面,这是梁绍基创作多年来,第一次在华南举办个展。
 
展览一共展出了12件作品,几乎每件作品体量都非常庞大。其中,梁绍基还特地为深圳带来了6件全新的创作。除了运用到标志性的“丝”元素以外,深圳的历史、城市的精神,都被梁绍基融入在了新作品中。
 
展览开幕前,我们前往了深圳,听梁绍基分享自己追随“丝光”到“海光”的创作。
 
 
《涛天》,2024,蚕丝,铝塑板,仿石材料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沉沉海平线》,链2018一2023,影像2023-2024,影像、金属铁环、蚕丝、蚕茧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深圳蛇口,3月的阳光照射在海面上,天光和海光共同穿过落地窗,将展馆内部映照得通透明亮。然而,走进艺术家梁绍基新展览“海溟溟”的展厅,光线却一下子暗了下来。
 
双眼适应了黑暗过后,会渐渐发现,眼前又再度出现了一条海平线——这是梁绍基此次展览的起点,也暗示了展览“海溟溟”的主题线索。
 
艺术家梁绍基在深圳
 
 
《晦暗之光》, 2023,集装箱板、耐力板、蚕丝、LED 灯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深圳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也让梁绍基在筹备展览的时候多了几分考量。
 
“当初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邀请我来做展览的时候,我就提出:我不希望重复地拿原来的老作品展出。因为深圳是一个很开放、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它的科技非常发达,平均年龄才30多一点。所以当时,我就要求要去看一下深圳的那些充满活力的科技企业。”
 
一番考察后,深圳锐意进取、开拓猛进的城市精神,触动了梁绍基。他决定为这个新城市创作六件新作品。“毕竟我已经79岁的人了,我希望要做,就要做好。”
 
 
 
《沉沉海平线》,链2018一2023,影像2023-2024,影像、金属铁环、蚕丝、蚕茧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而展厅的中央,作品《沉沉海平线》便是其中一件新作。这也是整个展览中体量最大的作品,由前后两个部分共同构成。
 
背景中,四个相连的屏幕,构成了一个28米长、3.3米高的巨型影像装置。画面捕捉的是不同时间段里海平面的镜头:有日出时分光芒万丈的磅礴;有阴天时的滚滚波涛;还有天气晴好时碧海蓝天、白云悠悠的平静……
在辽阔的全景镜头中,还穿插着海浪拍打礁石的特写。清脆的撞击声,夹杂着海浪翻涌的声响,在展厅中营造出浩瀚、宽广而不失激荡、澎湃的气概。
 
距离屏幕几步之遥的前景中,梁绍基又放置了几节2米乘1.1米的巨大链条。走进细看,粗粝的链条表面,甚至包裹着一层半透明的白色蚕丝。
 
 
《沉沉海平线》局部,“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梁绍基解读,悬在半空中的巨大铁链,是他对当下人类生存境遇的沉思。
 
铁链如困境,而蚕丝代表生命。一只只细小的蚕在铁链上缓慢地吐丝,用有温度的丝线将冰冷的铁链包裹,这本身就体现着生命的顽强。梁绍基过往的作品,正是在用蚕丝去体现生命的意志。
 
 
《沉沉海平线》局部,“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而在《沉沉海平线》中,梁绍基还将蚕丝象征的生命力向前推进了一个纬度。“一开始,海平线的出现就像一条蚕丝一般。它散发着丝光,无限深远,犹如一条生命线。而当它再次化作海浪,扑在沉甸甸的铁链上,将其粉碎时,海面上就出现了阳光,传递出一种圣光、神性。”
 
 
《沉沉海平线》局部,“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从动线上看,《沉沉海平线》既是展览中观众会遇到的第一件作品,也是观众离开时走过的最后一件。
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沉沉海平线》像梁绍基书写的一首交响诗一般,指出了大海所蕴含的平静的力量,也塑造了展览的主题。
 
“这个展览不仅仅是关于深圳的海,而是海和海的襟怀;还有潜海追光的精神——不怕风险,潜入海里去挖掘它的能量,然后重新焕发出光来。”
 
 
 
艺术家梁绍基在深圳
 
 
当人们提到深圳,很多人第一反应往往是“新”、“快”、“大胆”等与改革开放、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关键词。然而,在接到展览邀约的时候,梁绍基不仅仅想要在创作中体现深圳的精神,更希望要继续深挖,找到这种城市精神背后的历史根源。考察过程中,他留意到了眼前所面对的一片汪洋。
 
“我发现离蛇口不远就是零丁洋,而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在千古名作《过零丁洋》的最后两句里写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一直印在我的心怀里,甚至还曾经拿竹刻刻过这两句话。”
 
 
艺术家在“海溟溟”展览现场
 
 
《痛史 & 时间》,2023,视频影像 2"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于是,梁绍基决定,要在创作中体现出这种被忽视的历史厚度。在展览“海溟溟”中,双屏装置作品《痛史 & 时间》便是从文天祥的诗句出发的创作。
 
作品里,一侧的屏幕上先是出现了梁绍基用书法重新书的诗句。而墨汁又顺着笔触,向下流淌、滴落,顺着大江东去,融入海中。另一侧的屏幕里,大海又映照着天上星星,星辰流转,凝聚幻化成了时钟。快速转动的时钟,让梁绍基联想起了深圳的两句发展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我希望借用这些符号,来显示深圳的历史的厚度,以及它当下的那种锐气。”
 
 
 
《补天》,2009-2011,影像(彩色、有声)、碎镜、蚕丝、蚕茧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痛史&时间》并不是展览中唯一与深圳相关的作品。在展厅的一角,《补天》这件作品中,城市的介入要显得更为直接。
 
《补天》是一个由破碎的镜子而构成的大型装置。艺术家将完整的镜子,分割成一个个三角形的长片,并将其看似随意放置在展厅的地板上。同时,一个投影从高处投下一只蚕。蚕左右摇摆,慢慢地吐出丝线,仿佛是在“缝补”地上的碎镜一般。
 
当投影的灯光打在镜面上时,光线被镜子反射,在展厅的天花板上投下冷蓝色的倒影。这些被精心地调整过角度的倒影,或重叠,或独立,其简洁的几何形态,也为作品增添了一分现代性。
 
 
艺术家在“海溟溟”展览现场
 
 
梁绍基还补充了一个他的巧思:“深圳有一件著名的改革主题的作品《女娲补天》,由此我联想到《补天》这件作品。我这次特地还在展厅的墙上开了一个洞,让深圳的蓝天也参与进来了。”
 
每到黄昏时分,夕阳便会从这个四边形的洞中斜斜地穿过,在展厅中投射下一道光影,将梁绍基的作品串联起来。
 
 
《爱琴海》,2013-2017,铁船头、蚕丝、蚕茧、羽毛、树脂、砂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尽管此次展览中,许多创作都是与深圳相关,但梁绍基并不希望将自己艺术创作的胸怀,局限在某个城市或民族中——他关注、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一直是全人类。因此在《补天》的一侧,梁绍基带来了2013年至2017年间创作的旧作《爱琴海》。
 
在一堆黄沙的中央,梁绍基摆放了一只锈迹斑斑的破船头,蚕丝缠绕着它的表面,赋予了船只时间感。它仿佛在海滩的礁石上搁浅了很久,四周散落着白色的羽毛,和堆叠一侧的白色纱巾,又引发了观众无限的遐想。
 
 
《爱琴海》,2013-2017,铁船头、蚕丝、蚕茧、羽毛、树脂、砂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梁绍基解释,纱布和羽毛,既可以看作是被放置在船头的胜利女神,白纱象征着裙袍,羽毛代表着羽翼;也可以看作是流落欧洲的难民所掉落的物品。
 
“人类的命运线似断非断,延绵不断。因此,我想把围绕难民主题的《爱琴海》,和我对当下人类境遇的思考串联在一起,体现出全球化中,我们是一个共同体。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做的丝,不仅仅是狭义的中国经典文化中的一个材料,我把它更看作是一种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
 
 
 
《莽宇》,2023-2024,古木、反射球灯、蚕丝、传感器、机器人蚕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有了大海的广度,历史的深度,梁绍基又将创作的目光,投射到对于人类未来的想象中,比如展览中的作品《莽宇》。
 
 
《莽宇》局部‍‍‍‍,“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作品《莽宇》占据了一个独立的小展厅,走进展厅中,观众立刻会被墙上灵动的闪光所吸引。这星星点点的亮光,是由展厅中央的灯球所形成的。
 
四周,形态各异的枯木围绕着灯球,它们有的悬挂在空中,有的则置于地面。更加特别的是,在另一棵齐人高的枯木上,梁绍基还放置了一个“蚕茧”。当观众走近,“蚕茧”中的机器蚕就会自动亮起,并缓缓地开始蠕动,模仿吐丝时候的姿态。
 
 
《莽宇》局部,“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我曾经写过‘一蚕一世界,一茧一宇宙’。中间的灯球既具有现代性,蚕在上面吐丝,又让它成为了一个‘星球’。而边上的古木是岩柏,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我也是第一次使用这种木材,它代表了生命的倔强。”
 
他还补充,枯木的形态,包括它们的倒影,在光线下很像《山海经》中记载的龙。“战国时,有一篇文章叫《蚕龙变》,说龙是蚕变的。这又让作品和我过往的创作联系在一起。”
 
而作品中的机械蚕和蚕茧,则是梁绍基首次尝试和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合作,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的。
 
从混沌初开的力量,到对于宇宙、科技的冥想,梁绍基用作品《莽宇》,向观众展示了艺术家对于历史和未来的浪漫联想。
 
 
《醉日》,2020
蚕丝、蚕茧、木、金属、陶
镜子、酒瓶、酒杯、酒、声音(耳机)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醉日》局部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有趣的是,若从作品《莽宇》相连的两个出口走出去后,观众遇到的两件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
一侧,装置《醉日》是一件创作于2020年的作品,提示着展览中新作与旧作的关联。
 
在长方形的展台上,梁绍基放了许多被蚕丝包裹的不同器具,它们都与《山海经》或是希腊神话的故事相关,比如酒杯象征了希腊神话的酒神;枯木呼应着《山海经》里的奇兽。
 
“我想通过这些物品,来激发人们对当下的一种审视,唤醒他们迷醉的状态。同时,你也可以把它看作一只惊涛骇浪里的诺亚方舟,穿云破雾。”
 
 
 
《一 - A》,2024,光导纤维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而另一侧,作品《一-A》和《一-B》,则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新面貌。这是梁绍基挑战自我的一次新尝试。
他先用玻璃纤维,在墙上制作了蚕吐丝时候的“8”字路径。接着,他又和科技团队合作,在避障机器人上,播放着蚕吐丝的录像;而机器人本身则会按照蚕吐丝时的“8”字步移动,在展厅中舞一出生命的华尔兹。
 
 
艺术家在“海溟溟”展览现场
 
 
 
 
展览同时设有文献展区
呈现了梁绍基一路以来的创作发展历程
“梁绍基:海溟溟”展览现场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在此次展览中,梁绍基挑战了不少“第一次”:第一次运用3D打印,第一次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尽管过程中少不了困难和遗憾,但他仍然对新技术与创作的结合,呈现出开放的态度。
 
“科学家是从形态来观察这个世界,哲学家从概念来观察,艺术家则是从感知来观察。不论是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都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冥想家。所以我曾写过‘丝、思、史、诗’四个字,通过对我的媒介的不断思考,反映社会的状态,最终抵达一个诗意的彼岸。”
文章中作品摄影由SWCAC官方及刘相利拍摄提供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