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 20X23.3cm 2023
本非有意
这些画尺寸都不大,有的才巴掌大小。我不会画油画,也没这方面的素养,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囿于对油画的兴趣,一直留意、驻足,有时妄想。困于手拙亦由于眼前材料不便,却总垂涎欲滴。
去年年底,是因日久伏案,颈椎再难支撑,才叫停了我惯性的工作方式。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稍一闲便会胡思乱想,会钻牛角尖,势必要找点儿事干,心里才踏实。于是我支起画架,把画架升至脖子舒服的位置,尽量减少低头的概率。一方面缓解颈椎造成的日益疼痛;一方面想换个手段过把瘾。
投入其中,瘾越来越大,理智在警告自己,手却停不下来,情绪亦把控不住,直到材料穷竭,那些未完的相影仍在。
沫 2024 18.6X15.3cm
多少碎片肢解了我 2023 20X23.3cm
负面经验的福报 2024 20X23.3cm
心省下的一线光 2024 22X27cm
道理从于方式 2023 20X23.3cm
晌午 2024 18.6X15.3cm
原来我想画点儿大画,苦于没有条件,加上理智上又不想给自己制造压力,一定要和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和解,才画了这些小画。画这些画我没有包袱,每幅画都是从“零”展开。就是说,画之前没有设想,也许是直觉,也许是潜意识自然生成什么就是什么。更不想被外在事物与时髦东西所绑架,只求相对我而言的那种“陌生感”。致于如何当代,如何现代,还是假了吧唧的“自我”去“酷”,去“炫”都屏蔽在我的行事之外。
念.妄议 2024 18.6X15.3cm
皮囊.相影 2023 20X23.3cm
阈限 2023 15X18cm
阈限 2023 15X18cm
拟 2023 20X23.3cm
假如与懂的人讨论或以某种固化的述论,这些画里肯定有失逻辑性,更不具连贯性。我清楚,没有它就够不成想法,就谈不上思想。就等于“凡人目追墙,秋风顺来飘”。的确如是,大家借取已有的成功经验,效仿着那种带有惯性方式的表达。好处是能够辨明思路,坏处是易形成套路。而我却随性而为,似乎没有定力,甚至感觉缺乏主见。那我为什么不遵循已有的经验而失助于思想呢?一言难尽,坦白讲,我没思想,思想一样需要验证真伪,未思未想就得装!我只能回答,我愿意,起码那些无聊的日子和不稳定的情绪让兴趣给抑制了。
其实,约定俗成的做法不会生出多大问题,一旦不出问题,肯定是正确的千篇一律。
素.类型 2024 18.6X15.3cm
静物 2023 20X23.3cm
静物 2024 20X23.3cm
静物 2023 20X23.3cm
静物 2023 20X23.3 cm
眼下当代艺术一如潮流,谁也不甘落后,一律昂头挺胸宣誓着自个儿有多牛逼!在这样的情形下,架上艺术尽管再折腾也无济于事了。况乎西方现代主义油画把什么方式都玩过了,很难再出奇制胜。
虽然绘画已边缘化,虽然画画再无意义,但人要住在房子里,墙壁上还是挂上画最恰当。不管外面风再大,定下神来还是画画能使自己愉悦。
好赖我是水墨画家,这些油画画得好不好,我自己都不计较,又何劳他人笑话。请别介意,我画油画就当在家躲腻了,出去串个门儿而已。
李孝萱
行.轮回 2024 18.6X15.3cm
灰.堆叠 2024 18.6X15.3cm
午.10点 2023 18.6X15.3cm
紫.非意 2023 20X23.3cm
介.中阴 2024 18.6X15.3cm
关于艺术家
李孝萱,1959 年生于天津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年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今。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