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资讯

荣宝斋(上海)拍品:杨明义水乡之晨和秋塘

时间:2012.07.18 来源:新浪收藏


杨明义 《水乡之晨》 设色纸本 镜心   96.5×117.5cm

杨明义 《秋塘》 设色纸本 镜心   95.5×118.5cm



荣宝斋(微博)(上海)拍品赏析:杨明义《水乡之晨》、《秋塘》中的水乡情节
  自70年代起,杨明义开始探索新的水墨江南山水画,清新脱俗,别具一格,创造性地表现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被著名画家黄永玉誉为“到森林里找见金鹿的人”,吴冠中称之为“创新派画家”,美术评论家黄苗子誉曰“寒窗展读,为之眼明”,台湾著名美术家何情硕赞其“为水乡写境空蒙迷漓,令人醉倒。”
  杨明义被誉为“最早发现周庄水乡的人”。杨明义出生于江南水乡,长于那里,因此骨子里透露着一股清新的江南韵味,当然也在他的作品中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江南水乡的建筑黑瓦白墙,用水墨画表现出来的效果,很概括,大块面的,很大气。江南水乡清闲雅致,气氛冷冷清清的,但是很幽静。但是杨明义笔下的水乡却是热闹的,万物欣欣向荣,把水乡的如诗如画味道画出来了。《水乡之晨》描绘了这样的情景:清晨的江南水乡,朝霞初起,把大地笼罩成一片红色。黑瓦白墙的江南小镇,几座小桥安静的伫立着。辽远的天水,水渚微茫,袅袅炊烟,流露着一种恬淡、娴静,如歌般的田园意味。河道里停歇着几艘小船,鸬鹚悠闲地站在船舷上整装待发。勤劳的水乡人民早起劳作,或者撒网打鱼,或者匆匆走过。杨明义笔下的江南水乡画面风格强烈,有诗、有情、有境,反映江南水乡的生活,体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杨明义笔下的桥,似乎超越了我们直观的桥,超越了现实生活中沟通连接天堑峡谷,这是精神上的一种桥梁,是一种人生经历跨越此岸去追求奔往天梯引向的未知。观《水乡之晨》一画,杨明义在画面语言的选择上,在线形墨趣的变化中,放而有据,收而不僵,一如王维、陶潜的惬意平和,淡而弥永,托得起心志但却无半点世俗的张扬。此等画者心境,高而含章,非急功近利者可追寻之。他将传统的平远山水的章法上进行截断和充盈,就像马远、夏圭的山水画,将江南水乡隽永细腻的景色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
  即使只写一角但所涉及所孕含的意味极其广大,其画面可以破境而出,仿佛整个江南的景色都被生动形象的展现在画纸上,故画外有画,生动有加。
  而《秋塘》又描绘了另外一幅景象:浓浓晚暮中的村落,房屋、秋塘、残荷,静悄悄的耸立又令人感到一缕挹之不尽的幽寂。然而,这幽寂并不狭小、凄冷、相反,在苍茫的暮色掩映下,一群鸭子在塘中嬉水游曳,静中有动。通览此作,整幅画面画作充斥着浑厚、大气、巍然的风格,但大气中又不失江南景色独有的隽永与细腻。杨明义以大笔挥洒画屋宇,水墨淋漓酣畅,虽恣意渗透然不失其形,概括突出某些形象的特征。而近处的残荷群鸭,则用细笔勾勒,真正注意做到了形神兼备。他用明快的线条,和坚硬的大笔触将水乡民居的冷暖皴擦,水天一色的青灰色渍染,以及伫立枝头的小鸟,枯笔的残荷,无不体现出一个具有成熟风格面貌的探索者的自控意识和把握画面的能力。在深秋荷塘的枯枝残叶中体会其画面的节奏感和章法的新组合,他用自由的笔墨架构,并对灰调子的完美利用,偶用一、二处亮丽的颜色,成为调度全局的点睛之处;在传达和再现江南水乡的神采上,更是高妙天真,无半点斧凿痕迹。在幽谧的秋塘中缀若干活泼的鸭子,更是静处生动,凭添了几许生活的情趣。他在画中恰到好处的注意了墨与色、粗与细、静与动以及块局与线条之间的对比与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
  观杨明义的江南风景画,不仅是欣赏一幅美丽的画,而且是在读一首动人的诗,在听一支悠美的乐曲,让你进入一个诡幻迷离的梦境。画也罢,诗也罢,曲也罢,梦也罢,无不与“水”联系在一起,“水”是画家作品的魂之所在,“水”是画家心灵的倾诉与情怀的流淌。他将江南风景以水墨画的形式展现给世人,清新脱俗,画面简洁,笔墨清润,充满江南水乡的柔美韵味。江南水乡的古朴、自然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以及清末民初的江南遗风,都完美的在他笔下流淌出来,他用一种淡淡的水墨,画出思乡的感情和淡淡的哀愁,又是那么的空灵,很富有诗意。

责任编辑:刘倩去阿特首页
我来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