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从普罗到波普 当代艺术与鲁迅的艺术幽灵

时间:2011年10月06日 作者: 来源:《顶层》杂志
  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和他所倡导的新兴版画艺术发起80周年。浙江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鲁迅的面容”系列展览,着重梳理鲁迅的艺术思想,显示他的艺术思想是如何与当代的艺术精神相关联,并关注其在当下的活态呈现。鲁迅作为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文学家,他把美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予以推动,其对美术的贡献是巨大的。鲁迅对现实的关怀和批判精神的思想就像一个久久不能散去的幽灵,一直鞭策着那些富于现实关怀和先锋精神的艺术家,并为之打入革命性的楔子。

张晓刚《一家人》 版画 57×72cm

  鲁迅的“艺术幽灵”是建立在他作为近代中国最深刻的启蒙思想家的基础之上的。鲁迅对各种以新形式出现的旧事物,或是附在新事物上的旧残留,总是剥其画皮,示其本相。他的艺术幽灵中无处不流淌着启蒙的血液,也正因如此,当代艺术自然就和鲁迅的艺术精神存在着天然的联系。鲁迅的艺术幽灵始终强调对现实的强烈关怀,在现实的情怀之下又进行着具体而广泛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毫不妥协地向一切黑暗现实进行斗争。他认为艺术应该走向普罗大众,与普罗大众共命运,同呼吸,为他们平等的权利而创作而斗争。

  从新兴木刻到新潮艺术,再到新媒体艺术,这幽灵贯穿着中国先锋艺术的主脉,尽管时代在变,艺术的形式在变,但无论是普罗和波普,它们对现实的关注、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不变,这正是这个展览所要揭示的。在本次展览中值得关注的是像王广义、岳敏君、张晓刚、方力钧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第一次纳入到新兴版画的版块之中。他们的作品经常被冠以非主流的标签,但他们的精神内核始终不能脱离鲁迅艺术幽灵的激励。他们以当代意识对现实进行关注,以其对现实的批判,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打破精英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界限。这些艺术特征,使他们和1930年代的普罗艺术运动有着天然的联系。

  王广义作为中国“政治波普”最早的实验者之一。此次展览展出他1999年创作的《大批判-Gillette》,这种具有实证批判力量的方式贯穿于王广义在1990年代的整个创作中,艺术家直接将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图像——中国“文革”中的政治招贴画和西方消费广告并置于同一画面中。艺术家对不同文化情景中的政治、社会、历史和商业等一系列符号和图像的把握,展现了他对中国政治与历史、商业与文化的视觉图像的全面思考和组合能力。王广义的艺术实践从某种程度上也与鲁迅的艺术视点相契合,那就是鲁迅不仅批判民族主义,也批判它的对立面:世界主义,他提倡大众艺术,却反对平庸和俗气。

岳敏君《大笨鸟》 版画 74.5×56cm,2004

  张晓刚作品所承载的个人经验与群体性公共经验耐人寻味。作品呈现的思辨与反省,正如他所讲:“我是一种游离在回忆和现实之间的状态。可能我在现实中生活,但是我在享受我的记忆;可能我在表达我的记忆,但同时我在看生活,体验生活这样的状态。”作品《一家人》也不是简单地去怀旧,而是关注个人化体验转向关注个人与公共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公共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现实境况。作品所体现的不是一个孤立的人或者一个群体,或者是一种现象,它总是跟周围有关系,各种各样的原因影响到这个人或者是这个群体。

  方力钧和岳敏君关注的则是特定社会群体特定状态,带有自我折射和自省色彩,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也自然纳入到本次展览。对于我们来讲,方力钧那光头的形象,带有了一种叛逆和调侃的意味。当代艺术的巨大转变,关注当下人们生活状态,或者是一种思索和讨论,这种较为个体的体验是中国的传统艺术里面少有的。随着当代艺术的崛起,以方力钧、岳敏君为代表的艺术家,表现出个体的感受,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无奈和戏谑。岳敏君作品中那紧闭双眼,甚至有些痉挛的笑脸,如他自己所认为:这副笑脸和人生一样,“都是痛苦和喜悦交织”。

责任编辑:阿特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