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类似场馆太多 鸟巢遭遇瓶颈(图)
“游人越来越少。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没有大型演出的时候,想在楼道里多见几个人都没有。”一位鸟巢的工作人员略带伤感地说。
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统计显示,今年1—6月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累计接待游客约1582.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约71.9万人次,其中鸟巢约79万人次。不过,总体上升背后,是鸟巢参观人数较大幅度的下降,仅为去年同期的二分之一。
“像鸟巢这样的奥运主场馆,在5年内游客人数逐渐下降是一个正常现象。”曾任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水立方运营负责人的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奥运场馆赛后利用,一定要重视从场地提供者向内容提供者进行转变,不一定非要举办大的竞技体育赛事,像群众体育赛事也有很多的市场和发挥空间。”
北京,一直在努力地对“后奥运魔咒”说着“不”。
转型最难的鸟巢
近几年,包括鸟巢在内的奥运场馆做了许多探索,“目前体育赛事已经从全民健身活动升级到国际体育赛事,包括意大利超级杯、世界短池游泳赛等。”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主任王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截至目前,鸟巢共举办活动30项,共吸引近200万人次参与或观看,场馆利用率超过50%,“已经适时向社会单位开放,举行小型运动会。”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由于鸟巢的标志性意义,在这里举办的多场主题活动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5月1日,滚石30年演唱会从下午5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近7万名观众共享音乐盛宴。据主办方统计,该场的票房收入达4000万元。
8月6日晚,近8万人涌入鸟巢欣赏意甲豪门米兰双雄(AC米兰和国际米兰)奉献的意大利超级杯决赛。据说,这场比赛的票房在1亿元左右。
但这些与鸟巢并无多大关系。
“除了场租,我们并没有得到什么。”鸟巢的工作人员说。在这里举办一场商业演出的场租在200万元以上。
已成为保留品牌项目的“鸟巢欢乐冰雪季”,多少弥补了鸟巢的遗憾。2009年首次举办就吸引了国内外游客22万多人,实现了近3000万元的营业收入,使鸟巢在北京的旅游淡季仍获得可观的收入。
与鸟巢相比,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的赛后转型比较顺利。
据北京演艺集团董事长康伟介绍,2006年,水立方的赛后运营方案和经济效益分析就已经完成。去年7月,水立方改造重开后,依靠嬉水乐园、游泳池等水上项目,经营状况一直很好。
而国家体育馆除举办了数十场次的大型文化与体育活动外,其副馆耗资一个多亿已改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的杂技马戏场馆。“中国杂技团”将长期驻场演出,8月已经热场开演。
国家会议中心在完成了奥运接待任务以后,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成功接待了1025个国内外会议和111个展览,其中100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130个。“地面展厅出租率保持在62%以上,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中国会展理事会理事长、国际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体量大、硬件维护标准高、管理难度大,与国内尚未完全成熟的体育市场、演出市场叠加在一起,让鸟巢难以即刻繁荣。仅为鸟巢7100平方米的场地中央铺上草皮便需耗时10天。
“在这里停车、吃饭、娱乐、休闲?想都别想!”
越来越多的人对奥林匹克公园周围的服务设施缺乏感到遗憾。
“我们上午下了火车就赶到鸟巢,没想到连吃饭的地方都很难找到。”来自陕西的张先生一家三口,在烈日炎炎下有些无奈。本来要呆到晚上看夜景,但是5岁大的孩子又饿又热,吵闹不止。
2008年10月,鸟巢开始对公众开放。据悉,首批进驻鸟巢三楼餐饮区的肯德基,很快就因为收入还不够支付场租和人工费用而撤出。
由于鸟巢没有为餐饮服务单独设计入口,没有购买门票的游人也无法进入进餐。
位于鸟巢三层的鸟巢餐厅自试营业起就客流稀少,每天多则十几桌,少则两三桌。由于生意清淡,鸟巢餐厅开始和部分婚庆公司合作,最初只是想靠婚礼包场提高餐厅的收入和知名度,没想到却因此成了婚庆的热门场所。“9月和10月的所有周末都已经订满了。”鸟巢餐厅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这也算是独辟蹊径、误打误撞。”
“作为一个普通游客来看,我们的奥林匹克公园在考虑人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确有所欠缺。”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的CEO张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NBA的场馆相比,我们的场馆功能相对单一,你到这里看球就是看球,你想停车、吃饭、娱乐、休闲,想都不要想。”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鸟巢运营方曾对外表示:将把鸟巢中的140余个看台包厢改造和装修后包租给企业或个人,将部分区域改造成为健身房和羽毛球场等。但因为鸟巢经营权的易主,目前这些仍然还只是设想。
“我们在接受帮助奥林匹克公园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这样一个研究课题之后,和一些投资人做了直接的交流,他们中有每年投资额在数百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他们担心的是:奥林匹克公园是不是有可以再投资100亿的项目。”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巅峰智业集团董事李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