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类似场馆太多 鸟巢遭遇瓶颈(图)
经营鸟巢:商业价值不是最重要的
当年,北京市政府为避免奥运场馆陷入“蒙特利尔陷阱”(15天的奥运会让该市的纳税人负债20年),对鸟巢项目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PPP模式(即公私伙伴关系,是一种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的经营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
在鸟巢总计近35亿元的投资中,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等4家企业组成的中信集团联合体出资42%,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支付剩余的58%,双方按投资比例组建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负责国家体育场(即鸟巢)的融资、建设、管理等工作。中信联合体拥有赛后30年的特许经营权,运营期间自负盈亏,期满后,鸟巢由北京市政府收回。企业为此承担了每年高达1.5亿元人民币的运营费和利息支出风险。
据媒体报道,北京奥运会后,中信联合体策划出了多个看起来一本万利的方案,不过都未得到北京市政府的认可。比如无形资产开发的一大块是冠名权出售,包括阿迪达斯在内的多家企业对此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其中与国美集团7000万一年,不低于5年冠名的报价也到了最后签字的关头。然而,冠名方案遭到外界的强烈质疑,最终被搁浅。
据悉,奥运会后,中信联合体就不断提出举办演唱会的申请,也都被相关部门以消防安全等原因驳回。至今,在鸟巢上演的商业演唱会屈指可数。
“企业想做的,政府的限制比较多。”林显鹏说。
在不少人看来,鸟巢从一个运营风险极高的体育场馆项目变成一个坐收渔利的旅游观光景点,其中实在没有中信联合体的半分功劳。而鸟巢里各种设施的损毁和停用,更成为中信联合体运营无能的见证。
2009年8月20日,北京市政府与中信联合体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体育场运营维护管理协议》。根据协议,鸟巢将进行股份制改造:北京市政府持有的58%股份将改为股权,主导经营场馆,并承担亏损和盈利;原中信联合体成员共持有42%的股权。同时,成立国家体育场运营维护协调小组,形成在北京市委、市政府主导下,由国家体育场公司负责运营,北京市各相关部门、属地政府全力配合的新体制。
这意味着,中信联合体放弃了自己30年的特许经营权。不过,乐观的估计是,中信联合体获得了“永久股东”的身份,这同样会带来不菲的收益;而且中信联合体还可以就此甩掉高昂运营成本带来的“巨大包袱”。
对于北京市收回奥运场馆的经营权,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奥运场馆赛后利用上企业过度重视商业利益,背离了全民健身的宗旨,收回也是可以理解的。”
“政府办事一定要讲究政治效益,讲政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就曾经表示,北京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等重要。
“鸟巢、水立方等地标性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要远大于其本身的商业价值。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地标性场馆的吸引,才会有奥林匹克公园区域连续三年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今年上半年,奥运功能区实现财政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9.5%,举办各类活动472场,是去年同期的5倍多。”林显鹏表示,“从这一点来说,像鸟巢、水立方这样的场馆在奥运会后保留完好、运营正常,便已经是在创造价值了。”
类似的场馆太多了
“部分体育场馆在赛事日期的压力下,缺乏足够的运营方案论证和规划设计时间,造成赛后运营利用低。”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五里河体育场总经理郑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很多大型体育场馆由于盲目求大求新求洋,在一次性的高额投资之后,往往还伴随着长期的高额运行维护费用。倘若最初场馆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赛后运营,势必造成场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造成较大的资产流失和经济损失。”
北京演艺集团董事长康伟表示,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要控制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规模。无论从北京还是从全国范围看,类似的场馆太多了,奥运会之后我们办亚运会、大运会、全运会,搞一次运动会建一批场馆,这些场馆建完了以后怎么办?国家应该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现有的场馆,还有相关设施的开发利用上来。
王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去年一年,奥运中心区除去鸟巢、水立方等自主经营的场馆外,公共财政维护部分的成本已经大幅降低。从2009年的6亿元左右下降至1.6亿。不考虑收回建设成本因素,目前鸟巢、水立方等大型场馆依靠自身经营能够支付运营成本。奥运中心区的维护费用之所以大降,主要缘于中心区的公共设施基本建设已经完成。剩下的支出主要是人员工资、绿化养护等。因此今后的运营成本也能够保持这样的常态平衡。
鸟巢地下空间的利用步伐正在加快。奥运博物馆年内将建成,这个与国家美术馆、中国国学中心等国家级展馆组成的博物馆群,给这片地区增添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