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梁思成学生、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辞世 享年88岁
奔走抢拍最后的城楼
跟随梁思成学习的过程中,罗哲文从精神深处,走近了他的老师。
1950年,27岁的罗哲文结束了对古建筑的学习研究,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
北京的城墙被拆掉时,梁思成失声痛哭。“拆城墙就像扒我的皮,抽我的血。”在城墙存废的激烈分歧中,罗哲文曾坚决站在老师一边,公开给予支持。
他也曾背着一架老式相机奔走于北京各个角落,抢在城墙和城门被拆除之前拍摄了大量照片,直至目前,当年旧城楼的照片大多出自罗哲文之手。
被问及当时的感受,罗哲文说:“遗憾,实在是伤心呀!”
多年之后的一次访问中,谈及梁思成曾经的伤心欲绝,罗哲文这样表述:“那时我也算是全国负责古建筑保护的干部了,我提出过意见,也写过报告,我认为梁先生的意见是对的。”
耗半生心血研究长城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出开发长城、向国内外开放的建议。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把修长城的任务交给了罗哲文。
为了方便考察,罗哲文和同事就住在一个简陋的小店里,每天骑着毛驴上八达岭。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后,他拿出了八达岭长城维修规划图。为了修旧如旧,他和建筑工人们一起到山沟里收集一块一块塌下的青砖。八达岭长城修复完成并开放后,罗哲文又参加了山海关、嘉峪关等段长城的维护工作。由此,寻访长城遗迹、现场勘测等,为研究、保护、开发利用长城他倾注了半生心血。
史料记载长城的东起点是丹东鸭绿江边。上世纪50年代末,罗哲文只身来到丹东考察。没有公路,他只能在山道和草丛中跋涉寻觅,结果找了几次都没有结果。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辽宁省文物考古人员在鸭绿江边找到了虎山遗址。罗哲文得知消息后,数十次前往考察。虽然遗址仅剩有一些残破的墙基、碎石,但根据历史记载和地图对照,又汇集多方专家的论证,最终认定了靠鸭绿江边最近的虎山遗址就是长城的东端起点。
就这样,用双脚丈量长城的这位老人最终用半生的心血开创了“长城学”。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这是早年罗哲文有感而发,为长城而写的一副对联,也是他对挚爱的长城最凝练的表达。也因为这份挚爱,罗哲文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罗哲文生平
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
生前语录
俄罗斯作家果戈理说过,“文物”生命的长久,不仅在于存在的时限,还在于对人们的影响,因为文物是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包含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经常会拨动我们民族文化的情绪,唤起历史的记忆。从此角度看,文物是鲜活的,“有声有韵”、“有形有神”的客观存在。
晚年致力大运河申遗
“对于运河,我是怀着敬畏、爱护的心情做一点工作。”闲不住的罗哲文,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推动大运河申遗。他一直认为京杭大运河是自然与人创造的杰作。
史书记载,当时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北京积水潭,帆樯林立,各种货物堆积如山。元、明、清三朝数百年间,国都北京的宫殿、官府等的建筑物资、粮食和人工的供应,文化艺术的繁荣,都靠这条京杭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大运河的作用。
沿着京杭大运河区段考察时,罗哲文看到很多段落,很难分辨人工与自然的界限,到了淮安、扬州、湖州等地段,水网纵横、河渠交错。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这种独特的美,让他深深着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罗哲文说,这是我国世界遗产特色的突出体现,堪称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
为了大运河申遗,80多岁的罗哲文一路奔走呼吁。2006年年初,他同郑孝燮和朱炳仁“运河三老”给运河沿岸18个城市(区)写了一封加快“申遗”工作的倡议书。随后,他与文物保护、考古专家,“非遗”、水利史、航运史、城市规划、环保等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研究、讨论,推进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
停不下来,这是很多罗哲文周边的人最大的感受。“做这个工作很容易钻进去、出不来,而且时间太长,也成为习惯了。”之所以大半辈子情系文保事业,罗哲文说,是咱老祖宗太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太吸引人。
在国家文物局2012年公布的重点工作计划中,完成长城测量和数据公布赫然在列。届时,诸多长城之谜将得以破解。与此同时,重点推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名单中也包含了大运河。
遗憾的是,老人没能等来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