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希克:“我本想捐给中国大陆”

时间:2012年08月07日 作者:王昉 来源:FT

  FT中文网:在捐赠之外,您为什么还卖了几十件艺术品给M+? 而不是完全捐赠?
  乌利•希克:我最初想向中国完全捐赠这批藏品。我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这个意愿,可是中国方面完全没有回应,这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但我在中国之外收到很多了回应:哦,你想捐赠?捐给我们吧!这样才有了与香港方面的讨论。讨论中,香港提议支付一定费用。这也是现在做巨额捐赠时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受捐机构支付一定费用,以显示他们对藏品的承诺。如果完全免费捐赠,藏品价值可能受到质疑。如果那样,你可以想象,我面对的质疑声可能会更多。博物馆付出一笔钱,更能显示他们是很当真的。
  M+也需要找到第三方机构对藏品做评估,尤其是出售的部分,否则香港纳税人可能会有疑问。他们找了苏富比(Sotherby’s),对捐赠和出售两个部分分别做了估价。
  FT中文网:您的捐赠在得到很多人的赞赏之外,也引发了一些争论和质疑,针对您捐赠的动机、选择的博物馆、藏品的价值等等。您的感受如何?
  乌利•希克:比较复杂吧。不过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为了制造辩论而存在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害怕争议。但是辩论必须有根据,并且专业,尤其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有人真正了解我的收藏吗?真的跟踪了我这么多年做的事情吗?可是忽然之间好像人人都很了解我做的事情,都成了我这批收藏的专家。
  有人质疑我捐赠的藏品的价值。我想首先我要解释一下我的收藏原则。我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只收藏“大师级作品”,只想要一串耀眼的珍珠。我认为,一个博物馆式的收藏,应该是“网状”的收藏。我们的确需要大师级作品,但这些作品,应该由那些可能被人们认为不那么优秀的作品连接起来。这样织成的一张网,才能呈现全貌。这是我的原则。现在很多人对我的藏品发表意见,但他们没有可能了解我所有收藏的全貌,因为我的收藏并没有全部拿出来公开展示过。我的藏品也许是最好的,也许不是,但没有人能做这个结论。
  我捐赠之后,当然也有很多人感谢我,祝贺我,说这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否定的声音不多,但它们很响亮。如果你到谷歌上去看看,你会看见那些负面的评论,而它们可能会在未来多年跟随我。
  FT中文网:您在捐赠之前,预料到会引发这么多争议吗?
  乌利•希克:应该说有所预料。因为“捐赠”这个概念,在现在的中国几乎还不存在。这里的人觉得,如果你喜欢一个东西,你肯定不会捐掉它,如果你捐了,就表示你不喜欢它。
  我曾经在中国待过很多年,应该不算天真。中国人从来不相信,一件事情就是他们所看到的那样简单,他们总在寻找幕后的秘密。我的捐赠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我一直以来都在说,会让这些藏品回到中国,然后我这么做了。但很多人不相信,总觉得有支黑手,就算我不是黑手,我背后也肯定有一支黑手。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却被视作一件最不寻常的事情。
  FT中文网:您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时刻捐赠?
  乌利•希克:因为香港、北京和上海都在大规模兴建博物馆,所以现在是做决定的时刻。比如,香港的M+需要选择一个专注方向,是当代的,是西方的,还是其他的,在什么领域它能脱颖而出。现在是可以用我这批收藏影响他们决策的时候。
  同时,也是因为我年龄的关系。这批收藏品规模庞大,我必须仔细为它们找到一个可以安顿的归宿。
  FT中文网:人们对您收藏的去处尤为敏感,可能也是因为,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当代艺术明显降温了。一年以前,另两位中国艺术收藏大家,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开始在一些拍卖中出售他们的收藏。这让很多中国人很紧张,是否泡沫要破了。您的捐赠,和这些担忧是否有关?
  乌利•希克:完全没有关系。我一直以来都说,要把这些收藏归还中国。对我个人而言,艺术品价格低了反而是好事,因为我能买进更多。但这和钱没关系,钱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重要。
  FT中文网:香港并不以它的艺术土壤出名。即便拥有了您的这批收藏,它距离一个区域性的艺术中心还有很大距离。香港要成为这样一个中心,您认为它具备了哪些优势?还有哪些缺失?
  乌利•希克:过去几年里,香港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活跃的视觉艺术家圈子,但这个圈子和外界接触不多。像M+这样的文化机构可以为他们开启通往国际的大门,让他们接触到国际市场。
  现在的香港,更多是一个购物所在。我想人们会自然希望这里出现更多的文化机构。现在每年有几千万大陆游客访问香港,他们也会问:除了商场,我还能去哪。我相信其中一些人,肯定会走进博物馆。而目前全中国、甚至全球还没有哪家艺术馆是以中国当代艺术定位的。所以如果你关注中国、关注中国艺术,那肯定会想要走进M+看一看。
  FT中文网:您将如何处理您仍然持有的中国当代艺术品?
  乌利•希克:我把我藏品中最好的作品挑了出来,赠给M+,希望能用这些藏品记录中国从70年代至今的一段当代艺术史。当然,这个纪录可能不完整,当中会有间断,但我尽可能地让这个“故事”完整。我自己保留下来的,是一些内容上重复的作品、一些艺术家的赠品、以及与我有私人感情的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捐和售一起,我总共给了M+约1500件藏品。另外有200件,由我在瑞士的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持有。剩下来,我还有大约400件左右。我有一栋房子,它不能是空荡荡的吧。但我绝不会把这些艺术品卖掉。我总是被问到这个问题。
  FT中文网:您未来还会继续收藏中国艺术品吗?
  乌利•希克:当然。
  FT中文网:还会遵循同样的收藏策略吗?
  乌利•希克:可能会有些不同了。我不会再这样大范围地、百科全书式地收藏了。我想继续跟踪我认为优秀的一些艺术家、年轻的艺术家、新鲜的创意,更多是根据我自己的个人兴趣来收藏了。
  FT中文网: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
  乌利•希克:我认为没有结束。这总是有周期性的。有时候势头很强劲,就像中国当代艺术在90年代,那些“政治波普”艺术、“玩世现实”艺术,或者不论你怎么叫它,在世界上获得很多关注。然后,你知道,那一波的势头有所减退。但是,中国是这么大一个国家,有这么多艺术家,这么多社会问题、这么多紧张的情绪,这都是产生好的艺术的土壤。
  FT中文网:但中国是否已经变得过于物质、过于资本主义了?
  乌利•希克:那西方社会怎么办呢?西方一直是资本主义,艺术市场也始终受到资本的影响,但西方还在产生好的艺术。物质和艺术并不排斥,只不过意味着一种新的环境。如果说曾经有一代艺术家是从政府对社会的压制和紧张环境中获取艺术灵感,而突然之间,环境变了,压制消失了,有些艺术家可能无法适应这个变化,但总会有一群新的艺术家,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

责任编辑:刘倩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