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香港M+博物馆公布“希克奖2025”入围艺术家名单

时间:2024年10月11日 作者: 来源:MPlus博物馆

 

 

 

希克奖旨在表扬出生或工作于大中华地区的当代艺术家,并向国际展示及推广此地区内丰富多元的艺术创作。
 
第三届希克奖的六位入围艺术家包括毕蓉蓉、何锐安、许家维、刘慧德、潘岱静,以及黄炳。
 
入围艺术家的作品涵盖广泛的媒介与概念,探讨各种迫切的当代议题,从传统、权力和文化的问题,到对现代生活的时间、空间等较为个人化的探索。他们共同呈现了大中华地区的当代艺术面貌,灵活自如地跨越国界,并涵盖了多种艺术语言。
 
入围艺术家将获邀参与2025年9月在M+开幕的“希克奖2025”展览,展出其作品。奖项最终得主将于2025年12月公布。
 
 
毕蓉蓉
 
 
 
毕蓉蓉肖像,摄影:Ladina Bischof
 
 
毕蓉蓉(1982年生于宁波,现工作于上海)拥有扎实的传统中国山水画基础。她尝试运用各种媒材,从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提炼并重组影像及图案。她的多媒体作品充满视觉冲击力,解构绘画和纺织品的传统形式,再为物质性、建筑和自然形态赋予新的诠释。
 
 
何锐安
 
 
 
何锐安肖像,摄影:Eike Walkenhorst
 
 
何锐安(1990年生于新加坡,现工作于新加坡)的研究式创作围绕地缘政治和治理体系展开,探讨亚洲及其他地区劳动力与工业之间的复杂联系。他以讲述表演和装置艺术作为创作媒介,以创新手法将档案资料、纪录片和电影联系起来,借此审视影像和权力之间的张力关系。
 
 
许家维
 
 
 
许家维肖像,相片由艺术家提供
 
 
许家维(1983年生于台中,现工作于台北)透过对台湾和东南亚地区详尽而全面的研究,从中汲取灵感,将视觉叙事与新科技媒介结合,重新讲述跨地域的历史。他身兼艺术家和电影人,其作品表达了经常在主流历史叙述中受忽略的人和事,就着身分和文化记忆提出批判性的反思。
 
 
刘慧德
 
 
 
刘慧德肖像,摄影:Nancy Paredes
 
 
刘慧德(1987年生于澳门,现工作于纽约及澳门)的陶瓷创作是对家族源流、历史、自然和形式严谨缜密的探索。她受到中国神话、考古学和灵性的启发,其雕塑的形态犹如纪念碑和纪念物。她的作品提出了另类的时间和空间形态,因为它们体现了仪式和嬗变,并引发内省和哲学思辨。
 
 
潘岱静
 
 
 
潘岱静肖像,摄影:Dzhovani
 
 
潘岱静(1991年生于贵阳,现工作于柏林)结合声音和现场表演,创造出触动心灵深处的环境和装置,引发表演者、观众和空间之间的情感互动。她整体的跨领域创作,源自其身为DJ和音乐人的背景,这些作品细腻地观察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频率,并带来崭新的感官体验。
 
 
黄炳
 
 
 
黄炳肖像,相片由艺术家提供
 
 
黄炳(1984年生于香港,现工作于香港)在其风格化而且荒诞的动画中,注入霓虹灯色彩和日常生活元素,创作出一种植根于香港的独特视觉语言。他将幽默的讽刺与挑战社会规范的禁忌主题融为一体。其影片深入人类心灵的黑暗角落,直视与性、政治和当代社会有关并相互抵触的观念。
 
 
关于希克奖2025
 
 
 
 
 
希克奖开放予于大中华地区及出生或工作的艺术家参加,包括海外华人艺术家,旨在把充满活力和百花齐放的杰出艺术创作于国际舞台呈现及推广。希克奖自2018年设立以来,曾颁发予两位艺术家:杨嘉辉(2019)及王拓(2023)
 
 
 
“希克奖2019”得奖艺术家杨嘉辉作品《消音状况#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
 
 
 
“希克奖2023”得奖艺术家王拓作品《东北四部曲》
 
 
入围艺术家在由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担任主席的评审委员会会议上选出。国际评审委员包括英国泰特美术馆馆长Maria Balshaw、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东京森美术馆馆长片冈真实、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馆长格伦·劳瑞、瑞士收藏家兼M+董事局成员乌利·希克博士,以及北京艺术家徐冰。评审委员会将再次于香港聚首一堂,举行第二次会议以确定奖项的最终得主,并于2025年12月公布。
 
“希克奖2025”提名人包括郑慧华(独立策展人)、郭瑛(大馆资深策展人)、刘倩兮(独立策展人兼艺评家)、 岑依珊(独立策展人)、王慰慰(CHAT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策展人),以及翁笑雨(独立策展人)。评审委员会审阅了由六位提名人推荐的三十位艺术家的作品,深入讨论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最终敲定六位入围艺术家。在选出得奖者前,入围艺术家皆获邀参与希克奖展览。
 
“希克奖2025”展览将由客席策展人姚嘉善和M+视觉艺术助理策展人龙云共同策展,并由M+策展助理赖文杰协力。展览将展出六位入围艺术家的近作以及全新作品。得奖艺术家将获得港币500,000元奖金,其余五位入围艺术家可获得港币100,000元奖金,以鼓励他们日后继续创作。
 
希克奖由M+于2018年成立,其前身为乌利 · 希克博士于1998年在中国创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
 

我们非常荣幸能主办第三届希克奖,为大中华地区及海外华人群体中的优秀艺术人才提供机会。今年入围的六位艺术家皆勇于求新求变并深具创意,透过挑战常规,丰富当代艺术的面貌,并借着重塑艺术传统启发学术讨论。希克奖踏入第三届,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把大中华地区的艺术家向国际推广,重点介绍他们的创作。
M+博物馆馆长兼希克奖主席华安雅
 
 
 
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肖像,摄影:Winnie Yeung @ Visual Voices
 

希克奖展示大中华地区及海外华人群体丰富多元的艺术面貌。我很高兴看到入围艺术家为参与此奖项而踏上意义非凡的独特旅程,探索自己的意念和实践。这些艺术家的杰出作品值得推崇,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艺术面貌之多姿多彩,更强调与大中华地区文化结构的更深层次联系。
 
收藏家及M+董事局成员乌利·希克博士
 
 
 
乌利·希克博士肖像,图片由M+提供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