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当艺术遇上科技:一场创意与技术的奇妙邂逅
时间:2024年11月06日 作者: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图为观众在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参观艺术作品。新绎美术馆供图
每秒数百帧极速变动的图像组成一个条形码舞台、以1亿张珊瑚图像为基础制成的一幅巨型3D动态“珊瑚”图、古代先贤用“机械眼”与你凝视、机器人正现场绘制逼真的速写图……11月5日,在廊坊市新绎美术馆举办的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上,一件件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艺术作品令观众赞叹不已。
“不是所有两年举办一次的展览都能叫‘双年展’。”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助理策展人李宝泰语气中带着一点小骄傲。
原来,这场十月下旬刚刚启幕、展出时间持续到2025年5月的“双年展”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是在河北举办的首届国际艺术“双年展”,而且很多展品都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图为观众在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参观艺术作品。新绎美术馆供图
“这次展览,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91名国际著名艺术家参展,共有85组近100件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摄影等艺术作品,展陈空间超2万平方米。”李宝泰说,展览以“多元未来 人类新愿景”为主题,很多艺术家把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机器人等科技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能激活多感官的视听感受和全新体验。
当艺术遇上科技,能迸发出无尽的创造力与想象。行走在充满艺术巧思的新绎美术馆,观众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图为观众在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参观艺术作品。新绎美术馆供图
二楼展厅正中央,一幅不断“喷薄而出”的巨型裸眼3D动态“珊瑚”图让不少观众驻足欣赏。“这是以约1亿张珊瑚图像作为基础数据集,通过开源生成式AI模型来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采用人工智能算法,生成的每一秒图像都有不同的变化。”讲解员李彤说,在人们被珊瑚生动多姿的魅力震撼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保护珊瑚的重要性。
走进“无垠声境”展区,《电视鼓:触摸电磁声》将废旧电视机重新改造成为电磁乐器,观众戴上手环后敲击电视屏幕,产生的静电能通过电磁波转化成声音。“把电视当成鼓,让原有的电器从技术层面实现了重生。”李彤说。
图为观众在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参观艺术作品。新绎美术馆供图
来到“后人类世”展区,两个配备了光学传感器的情侣机器人时而向周围的行为者倾斜,时而又相互寻找彼此;在9个头像组成的“面孔星球”作品旁,观众可通过回答艺术家的问题生成自己的专属头像脸;10个不同造型的古代先贤、名人,每个都装上了一只“机械眼”,可以与观众“深情”对视……
“够意思,真兄弟!”《机器波希米亚人》作品中,3个裸露着电线、眼球和金属的机器人正在酒吧喝酒,一旁的屏幕上显示着中文、英文等不同语言,让观众能“听懂”机器人正在讨论的话题,构建出一个机器人和观众对话的剧场。
图为观众在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参观。新绎美术馆供图
在《卫星上的湖泊》,观众就可以躺到懒人沙发上歇会儿,静静仰望着一段来自太空的影像,自拍设备拍下了艺术家创作的定格动画与地球的合影。“这是来自太空的真实影像,咱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这件作品还在持续创作。”李彤说。
这场“双年展”带来的视觉盛宴吸引了大批艺术爱好者前来“打卡”。“感觉特别震撼!不仅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世界新的视角,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世界的‘冰山一角’。”从北京专门来观展的徐萌萌兴奋地谈着自己的感受。
“在这场展览中,艺术家们并没有简单地运用科技描绘一个冰冷的未来,而是将科技、文化与个人经验融为一体,创造出充满人文关怀的未来图景。”新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表示,基于廊坊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次展览将会吸引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国际的艺术家和游客前来观展,为更多的人带来一场跨越声音、感官、生态与未来想象的艺术之旅。(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