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里森画廊即将呈现群展「我的另一个舌头」
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作者: 来源:阿特网
「我的另一个舌头」
策展人:杨北辰
参展艺术家:李然 | 刘小东 | 劳瑞·普罗沃斯特 | 瓦尔·肖基 | 沈莘
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春季
北京市顺义区金航东路3号院D7楼4层
群展「我的另一个舌头」通过呈现李然、刘小东、劳瑞·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瓦尔·肖基(Wael Shawky)和沈莘五位艺术家的绘画和影像作品,探究语言的符号和系统如何塑造着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在言说、翻译、倾听、凝视和沉默间创造无穷的变幻。
展览标题来源于中国作家王蒙的同名散文,其中记录了作者于1960年代在新疆学习维吾尔族语言的经历,试图将这种学习描述为某种理解与述说他者,并与之展开共同生活的契机。语言被视作与他人之间搭建叙事与理解的媒介,通过“讲述”、“学习”与“聆听”建立他们的形象,勾勒彼此间的边界,或是触及共存的可能。作为非客观中立的载体,语言一经其过滤,意识、信仰将在行为与叙事中如影随形。语言的异同在个体、群体和文化之间流动,交错成为新的话语与权力的构建。参展艺术家们在绘画与影像创作之间流连,在寻求媒介特异性的同时也打造互文的体系,实现跨形式、跨文本的诗意共通。
李然,《客旅生活》,2017,黑白&彩色高清有声单频影像,33分钟,第4版,共5版 + 2件艺术家收藏版 ©李然,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李然在2017年的影像作品《客旅生活》中,对五一农场、新闻摄影等照片档案进行再写作,通过半虚构叙事,用第三者和当事人的不同角度,描述其个人内心世界中充满裂痕的历史观。同时展出的还有四件艺术家在2023至2024年创作的绘画,这些作品延续李然2023年在里森伦敦的个展「等待降临」的创作方向,暗含象征记号与讽喻意味的绘画,再次从问询式的口吻中开始,例如绘画《尔等也有政治》(2023),如同讽刺漫画一般问候和提示着我们,真的有无处不在的“政治性”么?而绘画《重复向前》(2023)这一标题,即见艺术家再次援引克尔凯郭尔(Søren Kierkegaard)的《重复》,画面中破口而出的人物,错愕地面向已然被定义的某种现代主义形态。
《刘小东在和田》,2012,纪录片(静帧),29分钟,由杨波执导 © 刘小东,影像由艺术家及杨波提供
刘小东通过绘画的语言,在2012年试图融入新疆人民的生活现实,来探讨和展示当地多样而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图景。本次展览中呈现的纪录片《刘小东在和田》记载了艺术家在和田展开为期两个月的项目,他通过素描、油画、日记和摄影等手法,记录当地采玉工的生活。展览还带来刘小东于2013年在伦敦为期六周内创作的一系绘画,这些作品刻画了酒吧和餐馆老板和员工的工作日常。与“和田项目”一致,刘小东延续了写生的手法,在作画的现场设立了一个临时工作室,并在创作过程中结合日记、绘画和摄影的元素。
劳瑞·普罗沃斯特,《语言的忘却与重拾》,2020,录像(静帧),23分21秒,第2版,共3版+2件艺术家
收藏版 © 劳瑞·普罗沃斯特,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收藏版 © 劳瑞·普罗沃斯特,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劳瑞·普罗沃斯特采用的语言为多种诠释提供了空间,其中的图像刺激观众展开联想。在她的词典中,物体或话语被赋予的任何固定含义都可以被重新定义。展出的两件叙事性绘画和影像《语言的忘却与重拾》(Re-dit-en-un-in-a-learning,2020)都将图像与文本关联起来,以测试她想象的视觉和口语词汇的流畅性,并挑战我们对语言及其知识结构的理解,例如她用山羊代表“你”,火烈鸟代表愤怒,面包代表工作等等。其中,影像的作品名字凸显了普罗沃斯特典型的“文字游戏”:“dit”在法语中意为“说”或“讲”,发音与英文中带有否定意思的“de”相近;“learn”在英语中意为“学习”,指明语言发展的本质和不断重新学习的过程。艺术家表示:“你无法为你看到的图像找到对应的词语,因为它们互为一体。”
瓦尔·肖基,《福乐土 (哎呀!……我忘了欧罗巴)》,2022,单屏影像 (静帧),15分41秒,第1版,
共5版+2件艺术家收藏版 ©瓦尔·肖基,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共5版+2件艺术家收藏版 ©瓦尔·肖基,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瓦尔·肖基善于通过作品讲述故事,在实践中常以史学和文学作为创作的起点,在叙述中揉合事实、虚构故事和寓言,探讨神话如何成为信仰。他在本次展览中呈现的影像《至福乐土 (哎呀!……我忘了欧罗巴)》(Isles of the Blessed (Oops!...I forgot Europe),2022)以各式原型木偶为主角,它们用肖基的母语阿拉伯语娓娓道来古希腊神话故事《至福乐土》(Isles of the Blessed) 中欧洲起源的神话。通过用古典阿拉伯语讲述希腊神话,肖基创造了一种文化和历史的纠缠;而通过复述欧洲诞生的故事,他将西方主流教派转化为神话剧,引发人们对当今真相、神话和刻板印象的思考。来自同一系列的绘画无形中呼应了影片中故事,彰显肖基视画布为一种“令虚构成为现实”的空间,将神话中的场景编织到历史叙事中,进一步深入奇幻世界的领域,意在指出历史是一种建构。
沈莘,《天雨粟 #1,我们在这个语言中相遇》,2023,单频有声影像装置,16mm胶片及DV转数字影像(静帧),12分17秒
© 沈莘,图片由没顶画廊提供
© 沈莘,图片由没顶画廊提供
沈莘的影像《天雨粟 #1,我们在这个语言中相遇》(2023)意象取材广泛,声景繁多,体现了艺术家挖掘语言原初形式的渴望,其中三种语言相互交织:中文方言所表达的抗议,阿拉伯文中有关故事的词语,以及一对伴侣用英文讲述感知的神话。作品关注到语言的特定方面何以经久不变,另一些方面又为何发生改变,突出当代交流的进步与局限:手指隔空在电脑屏幕上书写着文字;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的词汇被读出并配以字幕;太多内容唯有经过翻译才能理解;母语不同、却有共通语言的两人相互交流;讲述故事,唱诵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