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景育民 : 公共艺术与城市人文精神
时间:2024年03月01日 作者: 来源:天美艺术街区
2023年12月底,伴随着天美艺术街区展示区揭开神秘面纱,一场名为《艺术赋能城市更新》的展览在天美艺术空间开幕。该展览以“跨领域、跨学科、跨媒介”的策划理念与全域共振的方式呈现,在春节期间,让往来游客以及周边居民近距离感受了公共艺术的当代魅力。今次我们有幸邀请到策展人——景育民先生,分享“公共艺术与城市人文精神”的精彩观点。
天津城市规划学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主任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景育民
公共艺术是个舶来于西方的词句public art,它不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个概念,听起来陌生,实则是包含着离我们社会生活最近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广义的包容度。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众的艺术,凡是公众场域中发生的各种活动或者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存在都可以理解为公共艺术。好的建筑就可以理解为有功能的公共艺术作品。
天津海河上的摩天轮---天津眼,既承担着娱乐、观光的功能,又是一个抽象艺术作品,是海河上的风景和天津地标。包括一些雕塑艺术作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运会主火炬塔,它既是体育文化的符号,同时也体现着国家意志、体育精神、天津特色、时代风采。
公共艺术和我们的市民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延伸到节日、庆典。因此公共艺术既可以影响城市的精神气质,又可以渗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概括起来讲公共艺术就是在广义的概念下跨领域、跨学科、跨媒介并延伸到市民文化生活的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是最具有社会性的艺术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
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火炬塔——《逐梦远航》(夜景)
不锈钢、机械装置 高2600cm 2017年
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火炬塔——《逐梦远航》(夜景)
不锈钢、机械装置 高2600cm 2017年
公共艺术提升了城市的人文精神,强调了地域身份与文化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时代审美与公众诉求。在现实中,一切位于公共环境中的永久性或临时性的艺术陈列、经过美化的公共环境和艺术活动,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
目前中国的公共艺术处于深度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左右公共艺术的概念传入中国,经过中国社会的被接受、去实践到再认识,已经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如果用世界的格局衡量公共艺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正处于上升期。
公共艺术给天津这个城市带来了新的品质和活力,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提升城市品质,随着城市公众生活的审美诉求不断提升,公共艺术面临的新挑战也设定了一些标准,他会催生不断适应新的发展的公共艺术的创新思维和成果的展现,同时也给我们城市文化和旅游经济,带来了机遇,最终推动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带来城市的温度,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天津市民的审美气质,提升市民的美誉度和信心。
中国·天津市首届公共艺术大展开幕式 2018年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的时候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城市更新在城市体检的基础上对城市的环境、居民生活进行物质化的修复和改善。城市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使城市更新的概念具有完整性,那么我们在更新的实践中不能忽略环境品质、审美元素的重要性,使城市更新不仅是功能性的改善,更是品质的提高。
《无形之境》不锈钢 青岛澜湾国际艺术水岸 获第三届“中国公共艺术学术奖”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城市建设的重点已经转入对存量的提质增效阶段,2021年,城市更新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已是目前重要的国家战略。
本次展览以公共艺术的当代魅力诠释“艺术赋能城市更新”的文化命题,在“跨领域、跨学科、跨媒介”、“艺文力”的策展理念下全域共振,通过当代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国内外经典案例以及多样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传达出天美街区城市更新的鲜明特色与品质目标。不仅为观众提供全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还强调了艺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文化意义。展览超越了单纯的艺术作品展示,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针对特定时代所关心的问题,以其对城市更新的多元介入的方式展开一次探讨。
所以,在这一轮城市更新的行动中,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传承,城市精神重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所带来的城市文化塑造不仅有向后看的历史追溯,同时更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
展览强调了艺术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重要性,公共艺术不再是单纯的装饰,而是成为街区核心的一部分,带动了商业和文化的共同发展。以艺术作品、展览、艺术业态的融入,将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购物和文化体验,同时也为艺术家和创作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艺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商业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同时将天美艺术街区作为艺术赋能文化、艺术赋能商业、艺术赋能城市的文化和商业创新典范。
2017年 静观——景育民作品展《竖象》布展现场
我在创作当代公共艺术的实践中,倡导和坚持当代性、国际性,在地性的学术原则,并且坚持跨界思维。而方法则是将当代文化的创新思维与科技手段和独特的空间形态共置于有针对性的场域当中。
《雪舞·2022》 不锈钢 高1200cm×9组 2021年 中国国家速滑馆
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最佳作品奖”
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最佳作品奖”
《雪舞·2022》(局部)不锈钢 高1200cm 2021年 中国国家速滑馆
77、78年,全面恢复了高考后,那时候我幸运地考上了天津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前身)的工艺美术系特种工艺专业。后来成长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在这个街区生活工作了46年。
天津美术学院有着110余年的辉煌历史,现今的教学科研水平享誉海内外,是国家重点美术院校,河北区政府和天津市河北区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天美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等有关方面利用天津美术学院IP打造特色街区,意义重大,决策智慧。
此次展览就城市更新的话题集结天津美术学院的部分师生的作品将展览提升到相应的品质,获得各界好评。
艺术作为文化软实力赋能城市文化发展,但是在天美街区艺术有可能转换为生产力,以多种形式在街区的场域空间强化策展理念,当今大众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诉求到新文化的向往包含着猎奇心理和网红文化。
798、陶溪川等案例的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构建沉浸式体验的文化业态或城市剧场(展场),使更多游历者和观众变成体验者和参与者。也让天津美院的学生与市场、社会短距离对接,探索社会价值和就业的可能性。随着天美艺术街区的城市更新深化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科的调整与更新。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天美艺术街区的城市更新应该会得到更大的社会成果。
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可以被理解成作为艺术作品存在场所的基本属性,其中既包含了自然地理的空间维度,也包含了历史人文的时间维度,天美艺术街区包含了我们当地的人文历史与城市发展的独特路径,所以在此次的策展过程中,我们也强调了将在地文化与记忆延伸到作品中。
比如我这次展出的作品之一《前世·今生》,选用中国传统建筑木造构件,与天津美术学院主楼的建筑形态相契合,在强调作品地域属性的同时构建起象征天美艺术街区前世今生的观念性装置作品,与这次的展览主题、展览街区等构成了紧密的联系。另一件城市行为艺术作品《快乐的兔子》,是我们团队为此次展览所创作的一件地标性作品,《快乐的兔子》城市行为艺术通过市民、专家、领导等人群的参与,以天美老照片,天美艺术街区新的愿景为创作元素,通过现场的绘制与市民参与,构建新的艺术城市更新理念。城市建设不仅是专家、学者的倡导,也是全体市民的责任与权利。观者变身为创作者,以共享呈现“人人可为的当代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等理念,体现出新的创作理念。
作品《前世·今生》在天美艺术空间展出
“社会剧场”是当代公共艺术在展陈过程中所强调的时代理念,让艺术作品不仅在传统的室内展览空间中,同时在室外也建立起与之相呼应的文化场域。天津现在新建的许多口袋公园不只提供散步功能和植被,还要考虑场域造型花色品种的搭配,实现健康生活的功能性,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环境美感,心里愉悦的生活状态。
通过此次展览,也希望市民们能感受到展览开始从曾经的室内展陈的精英文化视角,发展到展陈空间室内与室外相呼应的新时代前沿拓展。街区艺术空间开始走向公众,消解了室内和室外的界限,形成了街区艺术场域共振的美学效应。
天津的城市更新要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气质水平,在这种美好的环境当中,人们的心里得到了抚慰的同时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更新的语境中不仅为大众的生活提供舒适、便捷和合理甚至科学,更应培养城市居民优雅的生活方式和较高的文化品质。
所以,此次展览的展出空间不仅发挥着美化城市空间的基础功能,更是提擎城市人文精神、激发城市创意活力和塑造文化精神的助推。
本次展览中强调以艺术的名义连接起历史、当代的生活态度、城市特色业态等因素。我们不仅要回望过去,也要驻足当下,通过当代艺术语言去诠释经典人文艺术历史、体现出未来城市与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潜力。
展览效果所产生出的社会价值,既:使展览空间成为观者及街区市民的文化体验场、旅游打卡地,将艺术融入现实生活的烟火气息之中、创建出新的城市生活方式。
此次展览是天美艺术街区的首个开放的艺术展览,其开创意义与街区的更新发展也是相互联系的,天美艺术街区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活动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促进天美艺术街区成为集文化、教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美育与城市创新发展基地。
我和我的团队从全球文化视野的角度出发,我们看到当代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同质化、概念化、类型化等问题,也希望从新的视角中去突破这样的普遍性问题,从而激活天津城市文化的亮点,唤起天津在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自信,唤起市民和旅游者的兴趣与关注。
在这一过程中,也会考虑到不同作品的媒介、表达方式、艺术语言之间的关联性与共通性,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展陈空间。我和我的团队对于展览场域也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突破了传统的室内展陈的方式,在室外同样布置些不同的作品,如《蝶恋花》、《快乐的兔子》、《前进·前进》这些作品,我们希望让观者们在进入展馆内部之前,就建立起观展的期待视野,并且通过作品在公共空间独特的展出方式,使展览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呼应关系,起到我常说的“全域共振”的美学效应。将国内外的经典案例与天美艺术街区发展的战略性思考相结合,在更广的美学视角下去思考天美艺术街区的独特性与核心理念。
作品《蝶恋花》在天美艺术街区展出
场域文化的营造要强调与特定环境和城市之间的关联与共通性,表现出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人们在生活、精神层面的变化,为共同创造出城市更新发展的文化高地助力。
展出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天美艺术街区,天美艺术空间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23日--2024年3月31日
在天津天美艺术街区
我们首次提出
艺文力赋能城市更新的新范式
在城市基因的源头
在公众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与向往中
艺文力是
的综合演化
通过
文化引领、场景营造、内容运营
全面呈现
“邀你共同进行一场关于艺文力的实践”
天美艺术街区公共艺术项目发起人
李安琪
「在天美艺术街区提出艺文力赋能城市更新,希望打造集“生产力、先锋力、美好力”于一体的美学场域,探讨艺术介入的新范式。我们将同艺术家、主理人、设计师一起探索艺术与在地的链接,与公众生活生产的关系,并发起连续艺术项目及艺术支持计划,后续也将随街区建设运营时序的推进,逐步开放更多公共空间进行联合共创,充分实践更多可能性。
在此,邀请你进行一场,艺文力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