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米兰·葛利噶尔的声音绘画及其观念
2012年5月29日下午六点半,题为“米兰 葛利噶尔的声音绘画及其观念”的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北区礼堂举行。此次讲座由黄笃主持,诺埃米斯摩力克与兹德内克 斯科纳主讲,汉学家戴维翻译。
讲座伊始放映了关于米兰葛利噶尔的一部短片。片中,葛利噶尔说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视觉艺术与声音的某种结合。
斯摩力克女士对格利瓦尔的生平及艺术创作进行了介绍。她说葛利噶尔的创作在当代艺术中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出发点非常简单,即注意到铅笔在纸上绘画发出的声音,从中得到了启发。从1965年开始,葛利噶尔用录音技术记下木块、铅笔、毛笔等发出的各种声音,在纸上形成所谓的“声音绘画”。
在葛利噶尔的创作生涯中,立体派、抽象画、波普艺术等都对他产生过很大影响,因此他努力寻找一种将抽象艺术进一步扩展的方式。于是他发现了声音,并将其在绘画中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在他的绘画中,图画与声音、视觉与听觉成为不可分割的联结,这在艺术史上前所未见。葛利噶尔认为声音与造型同等重要,他自己的理解是:“声音绘画是一边画一边听,是一个由绘画而组织的声音。”尽管其绘画有许多种类但原则是相同的:将光学与声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葛利噶尔进一步将其“声音绘画”发展成“绘画行为”,有意识地将偶然性因素包含在其绘画里面,例如“触觉绘画”,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将身体穿过纸张,只听见纸张撕破的声音。另外他还行进了一些其他的实验,如“绘画乐谱”,最有名的是1972年用鼓演奏的“指头乐谱”,以及此次展览开幕时用两架钢琴演奏的“蓝色乐谱”等。
兹德内克斯科纳先生以中国水墨为例,讲到中国人从这种创作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体验。以齐白石为例,我们可以想象用麦克风记录下齐老先生画画的声音是什么效果——这就是葛利噶尔的发现。
讲座的最后,两位主讲人与同学进行现场交流,围绕葛利噶尔的创作及作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关于作品的“版权”问题引起了两位主讲人的注意,他们表示回国后会就此问题与葛利噶尔本人继续探讨。
据悉,“声音绘画——著名艺术家米兰 葛利噶尔个展”已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期为2012年05月28日-2012.年0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