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尴尬的中国抽象绘画
艺术家孟禄丁作品
教育的空白
但几乎每位抽象艺术家在聊到观者与大众的理解时,都毫无迟疑的谈到创作过程中,不会考虑大众的理解程度,他们大都对当下的中国社会现状看的破为透彻,他们认为视觉经验足够了就能够欣赏抽象绘画,对于观者来说抽象艺术并非是很难以理解的绘画。甚至有艺术家认为抽象艺术本来就不应该是雅俗共赏的。
这种现状与社会发展、教育都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艺术教育方式相关。例如,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下,孩子小时候的美术课,并非是画苹果或者画红旗开始的,而是与人的情感或抽象概念相关,他们往往出的题目是“画你高兴,画你生气。”,艺术家评价说:“这就是教育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教育是辨识性教育,而不是审美教育。”
而在大学教育中,关于抽象艺术的教育更是空白,“抽象绘画教育在咱们这儿基本上没有”,多位艺术家都谈到了当下抽象艺术的专业教学现状。据了解,目前国内开设了关于现代绘画教育课程的只有中央美院的第四工作室和中国美院的部分系科。
“教绘画只是教一个技术和基本功,但学生需要的是你要培养他的创造力和观察社会的思维方式,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去教一种风格。 抽象也是这样,应该让学生去理解世界艺术,理解语言建构,理解什么样的是他自己的一种表达,这样将来到了社会以后可以和社会互动,和整个文化互动,包括和整个变化能适应,他再注入他自己的观念,他的风格可以无限地演变。”孟禄丁这样谈到。
“我在德国学习时,我的导师是波普艺术家,但我对波普不感兴趣。我到了德国,甚至连课程都没有,想上什么课自己去看通知,有课你就去上,如果不去上课,给你一间房子你就去画画,房子挺大的,同时有三四个学生在那儿,他们都不在,所以我很自在。老实说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你画一段觉得需要我来给你看看画,你就来找我。”担任着教学的马路也谈到当下美院抽象艺术教育的缺乏,他认为对于这一门类的艺术教育,除了开设抽象艺术应有的色彩、构成、质感等基础课程之外,最应该的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注重启发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
谭平回忆在德国学习的过程中谈到:“我是到柏林艺术大学之后才理解现代艺术是如何进行训练的。在这里的教学是将艺术的本体语言分门别类的加以训练。注重分析与理解,强调学生感受力的启蒙。视觉的发现、听觉的开启、触觉的感知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在多个方面进行。将听觉如何转换成图像课程上,在学院大厅里放着不同的音乐,摇滚、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交替播放。学生这个时候特别注意听,不能分析,只能通过直觉,将这种感觉与自己的身体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抽象的线条将感觉转化到画面上。画面的呈现并不是特别的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听觉会变得非常敏感。还有一些其它的转换方法,通过触摸,把不同的材料感觉转化成一个画面,这些训练并不局限在视觉领域。”
“看得懂和看不懂,现在总是这样去区分。”这也是大众与抽象绘画之间的鸿沟,马路认为其实抽象绘画不是让人去看懂的,只有具象才是让人看懂画什么人,抽象绘画就是要给你一个启发:“记得我在休斯敦的一个教堂里看到一个罗斯科的教堂,那个教堂里挂了六张他的画,远看都是黑色的。很多人都进到那个教堂里,我也特别奇怪,问他们的人说这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他们管理人说没有宗教限定,谁想到这个教堂里边来坐着,能够冥想,看看这个画就够了。那个教堂里有一个留言簿,好多人留言,他们都是在这里想到的,所以说抽象绘画是一种启发性的,不是真正要告诉你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