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2019年入围威尼斯双年展的六位中国艺术家

时间:2020年05月13日 作者: 来源:网络

 今年5月,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将在意大利再度如期展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作为当代艺术标杆式的角色,本届双年展吸引了八十多个国家参与到这场视觉狂欢中,探索当下关于艺术、商业、政治等等多个领域的话题。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由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担任,中国国家馆参展艺术家分别是:陈琦、费俊、何翔宇、耿雪。据吴洪亮介绍,本次中国国家馆的主题为“Re-睿”,试图强化从“Re”到“睿”的概念,这也是当代艺术思考的一种方式。吴洪亮说:“‘Re’是西方多种语言词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缀,有‘回、向后’之意,给后缀的词汇构成一个往前回溯的动势。中文里有一个相似读音的字:睿,它的意思是智慧。面对今天的新问题,回眺或许才能获得由‘Re’及‘睿’的洞察。通过作品回溯文明的共识、生活的日常与人自身感知的呈现,重新审视那些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经验,又能给当下这个‘有趣的时代’以何种启发。”
 
而在主展览部分,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共有六名中国艺术家入围了该名单,分别是:刘韡、娜布其、孙原&彭禹、尹秀珍和于吉。下面我们就这几位艺术家,来看看他们的作品有何特色?为什么会被选入?
 
 
▲刘韡
 
刘韡于197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96 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回到北京,在《北京青年报》做过编辑,加入过90年代活跃的“后感性”艺术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邱志杰、杨福东、孙原、彭禹等如今也都成了重要的当代艺术家。
 
刘韡说他1996年毕业后才真正开始做艺术。从1996年到1998年,他经历了研究生阶段的转型,在此期间他所创作的以理想主义油画为主。1998年,他开始了装置、影像的创作,他把这期间的作品描述为冲动和直觉。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在那里他从绘画转向了其他媒体的实验。
 
2004年刘韡开始了职业艺术家的旅程。2005年是其人生以及艺术的转折点,这一年,他的首次个展在四合苑艺术空间开幕,并首次参加了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内外许多藏家开始收藏他的作品。目前刘韡工作和生活在北京,此次他受邀参加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的作品Microworld(《微观世界》)(2018年)将同时呈现于威尼斯绿园城堡中心展馆和军械库两个场馆。
 
 
 
▲刘韡《微观世界》
 
刘韡多以具有尖锐社会讽刺意味和醒目视觉形象的大型装置闻名,其作品包含环境退化、充满权利和政治色彩的历史、诱惑和憎恶并存的当代城市生活作品等主题,记录着文化焦虑心境下对感情过剩、堕落和侵略的反思。他特别注重探讨艺术视觉样式与观者参与间的互动性,通过对观众生理与心理的交替作用而促使其重新审视身处的社会。
 
刘韡的作品表现出了受后杜尚主义启发、与广泛现代主义遗产进行交涉的特征。他的创作将发生于中国的无数政治及社会转变所导致的视觉和智力层面的混乱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中,长期的“狗咬胶”系列装置作品、“丛林”系列帆布装置作品、“书城”系列书装置作品及近期的纪念碑式大型绘画《东方No.5》代表了刘韡美学中的多样性:与城市息息相关的、激进的混乱,以及与抽象历史积极进行沟通的、平静的绚丽。
 
 
 
▲娜布其
 
娜布其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虽然主修雕塑,但从读研一年级开始娜布其尝试的媒介却是通过大量的素描、架上绘画、影像等形式创作。她花了很多时间思考,旨在放下对雕塑的固有认识,希望去重新定义雕塑,或者说她想为自己的雕塑创作注入全新的个人经验。2016年她获得三亚华宇青年艺术奖提名。
 
娜布其的作品从对物体的关注开始,延伸至物体和身体的关系以及人在不同空间,环境中感知的不同。其作品中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及探索从未脱离与人自身的关系。在其早期以睫毛、躯干等作为表现对象的作品中,身体以一种局部的、实体的形态显现,而后在艺术家对“物”进行探讨的作品,如《空间外的风景》系列中,身体已不再作为被塑造的视觉元素出现,而是化身为观看的体验,与独立存在的物体形成一种环绕、注视的关系,这种关系显然在某种程度上依旧存留于此次展览的作品之中,但身体此时则更多以一种不在场的形式被涵纳至雕塑所指涉的与人群存在必然联系的特定公共空间的概念之中。
 
 
 
▲娜布其《空间外的风景No.16》
 
娜布其曾说:“从《空间外的风景No.16》(2017)开始,我就希望通过做组合的方式让雕塑呈现一种在空间里面把人给包围进去的状态。也就是说,当观众行走其间的时候,他不是在绕圈观看作品,而是作品的很多不同部分将观者包围。作品这样组合在一起,有点儿像构成了一个场域,也蕴含着叙事性,但这种叙事性是抽象的。它不一定有任何具体指向,或者讲述任何故事,而是更倾向于提供一种情节式的感受。观众在作品里穿行,这些小的场景就被串联起来,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
 
总得来说,娜布其作品体现了她本人气质敏感,专注,冷静,直觉强的显著特点。同时她执迷于雕塑语言的研究和思考,对形式的敏感直接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她可以说是试图拓展感受与形式语言的一个非常鲜明特质的青年艺术家。
 
 
 
▲孙原与彭禹
 
孙原,1972年出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彭禹,1974年出生于黑龙江,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两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是70年代后出生的最重要艺术家组合。早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孙原和彭禹二人就已相识,自 90 年代后期开始合作。
 
早期他们的作品在感官上给观众带来直接而强烈的刺激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使用的材料包括真实的人体脂肪,动物标本,甚至婴儿的尸体。他们的作品像一把锋利的剑,戳开了一道血淋淋的伤口,直达观者内心,作品同时也混杂着欲望的冲动,表现形式颠覆传统。他们的作品议题极具冲突感,包括移民生态、整容手术、恐怖主义等,鼓励观众以批判的目光审视并思考周围的世界。
 
同时他们也十分注重作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让观众于现场获得生活经验之外的感受,如被普遍评价为是他们最好作品的《自由》(2009),就将黑色的高压水枪封闭在巨大的铁板中,在压力的作用下间歇性地肆意喷射。这个作品同时也可以视作他们创作思路的解读,由于不强调外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延续性,他们的作品很难找到一以贯之的线索,而追求自由正是他们不断创作的动力。
 
近些年他们的艺术创作则开始转变,无论是创作媒介还是创作材料上都跨越了边界,在他们创造的场景中实现所关注的议题。对比以往作品,表面上这些作品更温和了,没有了刺激感官的尸体标本,没有了噪音和视觉冲击力,他们更注重作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在精神内核的冲击上超越了他们早期的艺术创作。
 
他们曾经赢得2001年中国当代艺术奖,并且代表中国参加了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两人共同参加的展览还包括: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对伤害的迷恋》(2000年),第5届里昂双年展(2000年)和上海东廊《不合作方式》(2000年),第5届韩国光州双年展(2004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以及第4届利物浦双年展(2006年)等。他们的作品广泛地被国际和国内的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其中包括英国萨奇收藏的《老人院》。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