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2019年入围威尼斯双年展的六位中国艺术家
时间:2020年05月13日 作者: 来源:网络
▲尹秀珍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她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实验艺术家之一,曾于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多次举办个展作品。她的作品以装置为主,探索全球化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尹秀珍便以活跃的姿态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多个重要节点性展览及事件中,作品广泛展出于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及艺术机构。2014年,费顿出版社著名的《当代艺术家》系列丛书为尹秀珍出版专著,这也是继草间弥生之后,第二位入选的亚洲女性艺术家。
▲尹秀珍《衣箱》
尹秀珍善于以日常之物作为创作载体,通过将旧服装、布料、行李箱等寻常之物转换为装置作品来表达她在高速运转社会中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思。比如她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装置作品《衣箱》(1994)、《树琴》以及摄影作品《酥油鞋》(1996),均以日常服饰作为基础材料,因为在她看来,服饰的颜色、材质和形态,本身就象征和代表了某个时代,它也像无声的语言代表了主人的品位、身份甚至经历。除此外,对于个人真实经历以及知识的重视,也是尹秀珍创作重要特色。她将个人的经历和记忆、时代的印痕,结合具体环境展开创作,以此形成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1995年,美国生态女性主义艺术家贝特西·达蒙(Betsy Damon)在成都组织的一场名为“水的守护者”的公共艺术活动的一部分,尹秀珍创作了《洗河》,这是一件表演作品,包括10立方米的冰冻河水,她邀请公众去洗,直到它们融化。这些装置旨在唤起人们对全球后现代化时代中国社会与自然之间冲突关系的认识。
▲尹秀珍1995年行为艺术《洗河》
这些艺术作品除了呈现尹秀珍对于日常生活种种现象的思考外,也暗含了艺术家作为女性,对于自身理想的坚持和不断变异社会之间的冲突:她的作品是在最隐私、最缜密、最纤细与最公开、最粗糙、最粗暴的物料之间的固有冲突所产生及形成的。特别是那些与女性记忆欲望有关联的私人物件:衣服、鞋子、家具、照片,与被拆毁建筑的残余物、水泥瓦砾对峙。在折叠与开展、凝结与溶化的静默名声中,年轻女性的梦想世界与急剧变异社会之间的交战发生。其中有着一种精神分裂的特质。对活在每日发现物质改善的喜悦,又缅怀失去了安宁、感性、简朴生活的一代人来说,这种状态普遍存在。理想主义在今日已经不再可能。现实急速旋转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于吉
于吉1985出生于上海,2011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和维也纳。她的创作以雕塑和装置为主,亦涉及行为及影像。于吉近阶段的很多创作由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展开,介入田野考察以及身体性干预。
于吉的作品曾在多个艺术机构展出,包括巴黎东京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2016年她曾受邀参加第十一届光州双年展以及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2017年入围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是一位非常具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
雕塑是于吉创作的主导,作品充满力量和神秘感。在她的作品“小人物”和“石肉”系列中,于吉用水泥和铁塑造了身体的局部。这些造像的不完整性削弱了具体形象本身的存在,继而突显出材料本身的粗粝又光洁的矛盾属性,也打造了它与理想化的形体之间的张力。
▲于吉《石头-零件#3》
于吉说:“我的很多作品都在探讨时间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劳动过程。我一直选择以一种重复地,循续地,安静的,修炼式的方法进行创作,本身是一种我对自然的思考。唐代的张璪有一句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尝试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来记录自然的艺术,研究自然物象如何转变为艺术形象。”
作为艺术创作的另一分支,于吉2008年在上海参与创立上午艺术空间,这也是目前上海少有的活跃的非盈利实验艺术场。该空间作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和实现创作的物质媒介,通过项目的执行来探讨公共空间、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常驻项目、支持年轻策展人的项目、展览、论坛和研讨会,为多种艺术形式(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和多媒体)提供展览和交流平台,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和实验艺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