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2021 策展人们的变与不变

时间:2022年02月08日 作者:陈耀杰 来源:雅昌
双年展
 

双年展不管是对于艺术还有展览所在的城市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21年国内双年展的举办,再一次见证了双年展对于一座城市艺术生态的重要塑造作用,以“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为例,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主题展各版块策展人:范迪安、吕澎、张子康、邱志杰、杨卫、冀少峰、方振宁、韩涛、邵志飞(Jeffery Shaw)、纪玉洁、周博、王绍强、贾蕴博、何桂彦、李珂珂、吴洪亮、薛江、王春辰(从左至右,按策展版块先后顺序排列)。以“超融体”为主题,力求从全球与在地、城市与精神、观念与技术、时尚与创新、生态与美学、传统与前卫、民族与文明等时代议题出发,通过展览的形式展现艺术跨领域、多维度、高层次的超级融合与联通,展现艺术与城市发展交融并茂的大美格局。

 
“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
 

双年展每天吸引大量的市民前来观看,而观看的主体并不完全是年轻人,其中还包含大量的老年人和儿童,如何向他们呈现当代艺术,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当代艺术,也为双年展的策划者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的展览与公众的链接越来越紧密,人们的看展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用展览连接公众,展览策划面对的主体是艺术本身还是公众,是摆在策展人们面前的新问题。

除此之外,在去年我们关注到的双年展还有: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及策展团队策划的“第13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策展人王春辰、盛葳、段君策划的“未来没有我”第二届快闪双年展,策展人冯博一及策展团队策划的“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以及“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等,策展人邓婷及策展团队策划的“首届燕郊双年展”。

 
艺术生态研究
 

非营利性机构或者众多替代性空间的出现,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青年艺术家们的展示和帮助更为重要,这些机构作为第三方机构,对于当代艺术生态的梳理、研究和呈现也更为客观,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和书写的重要构成部分;去年泰康空间策划了“”生命惊奇:泰康保险集团25周年艺术收藏展”,策展人唐昕策划的“泰康空间:机构生产与实践2003-2021” ,策展人董冰峰策划的“艺术家在场:AAC艺术中国十五年回顾展”,徐虹策划的“存在之境:当代艺术展”以及北京民生当代美术馆的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2) 等都反应出了这种特点。

 

“AAC艺术中国十五年”
 

比如“AAC艺术中国十五年”回顾展,不仅是关于过去的十五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还探讨的是当下艺术如何处理现实的方法,希望观众看到的是十六位艺术家个人的生命故事。

 
建筑与艺术
 

在展览的策划中,“建筑”作为一个研究和呈现的方向,越来越被重视,在展览的策划和展示中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增加,比如策展人冯博一与王晓松策划的“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策展人苏丹、刘畅、王南策划的“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策展人:张永和、葛明、贺玮玲策划的“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策展人水谷孝明、马卫东策划的安藤忠雄个展等。

 

“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1/4重庆楼房的1/4 综合材料 2021
 

这些展览的策划,策展人们并不直接回应经典建筑史问题,也不关注“房子”的建造,而是以大众的视角来介绍和呈现不同的建筑师对于下沉空间的规划和创作,利用建筑师的思维与方式,对建筑、城市化本身以及社区建设,提供新的样式参考。由苏丹策划的“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采用当代艺术的策展理念和呈现方式,对当代艺术文献展览的策划和展示提供了一种参考方式。

 
公共艺术生态
 

雕塑与公共艺术在近些年来,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它们的创作和呈现方式也早已不在是人们既有印象中的“城市雕塑概念”,正在变得更具开放性和多元化,比如由策展人唐尧策划的“物界三”  ,策展人卢征远、于黎曼策划的“青绿无边 —桂海公共艺术节” ,策展人孙振华策划的“百分百——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等,在艺术概念到艺术生态以及创作生态和展示方式等方面,对雕塑和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这一年的公共艺术展还有:策展人一山、贾方舟策划的“红土地·2021第二届田野双年展(自贡)”,策展人左靖策划的“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实验”,策展人沈烈毅策划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唐尧、梁克刚策划的2021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策展人孙振华、焦兴涛策划的希望花田——中国酉阳第二届乡村艺术季,策展人段少锋策划的 2021深圳湾公共艺术季-深圳潮,公共艺术除了城市空间之外,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乡村、田野之中,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创作和展示的方式和空间。

 

“青绿无边 —桂海公共艺术节” 于凡《包裹的马》
 

比如“青绿无边 —桂海公共艺术节”呈现在一个拥有3600亩绿地200座山的巨大展厅,在这里举办一场公共艺术展是怎样的体验?而“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提出了“生态雕塑”这一全新的艺术概念,拓宽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展览将新媒体艺术也纳入到“生态雕塑”的概念之中,让人们对“雕塑”艺术的理解有了更多的可能。


 

“曲园计划”庞海龙 still·life  展览现场
 

此外,公共空间拓展的层次也更为的丰富,除了城市广场、公园以及乡村之外,园林也成为艺术创作和展示的空间,比如策展人吴洪亮策划的展览“窗,园林的眼睛”, 策展人王晓松策划的“曲园计划 在遗痕中,在镜像里,造一个新江南”,不管是对“园林”以及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还是当代艺术的创作、呈现都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结语】2021年,策展人们对于艺术世界给出的回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艺术生态,但挑战依然存在,面对着随时变化的未来,需要策展人有更为强大的应变能力,世界也正在向更为前面的“数字化”进发,未来策展人还能带来哪些惊喜,尤为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