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吴洪亮:不断叠加的桥与虹 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
时间:2023年05月08日 作者:江静 陈耀杰 来源:雅昌艺术网
吴洪亮曾为艺术家丘挺策划个展和雅集,并与赖声川导演共同促成了丘挺为新版的《暗恋桃花源》绘出《桃花源》长卷,融入了《暗恋桃花源》舞台的背景。此后,新媒体艺术团队限像工作室基于丘挺的“桃花源”系列作品完成了数字生成影像《桃幻》。音乐人张曼为影像作曲,画面节奏在算法的驱动下与音频数据信息做强关联联动,进一步探索视觉与听觉的共鸣。展览中这一景题从中国园林的实景中吸取灵感,更好地将观众代入到桃花源的意境当中。临近《暗恋桃花源》的影像作品,来自艺术家王濛莎的《镜花水月》描绘了一个脱离世俗的桃花岛。红衣女子卧游春日庭院,可以欣赏到江南早春的花朵、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如同一场东方爱丽丝梦游仙境抑或水墨乌托邦。
展览的 “桃花源”结束在《桃幻》的“山洞”里。这个“山洞”有五处开口,分别通往不同的展览区域,往右通往自然山川,往左通往城市生活。
王绍强的《天光》在墨戏中追摹古人,在黑白皴染中寻求天空的光线和浮云的质感,构图上方形如虹弯的一线留白,点出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中澄明和开悟的境界,甚至更为宏阔与辽远。
在金鸡湖美术馆中,李洪波的《花海》一片灿烂。他从传统的纸灯笼和拉花中得到灵感,折纸变形的过程形成一片花海。陈抱阳的交响声音装置涵盖了人类历史上多种多样的打招呼方式,年轻的艺术家唐古拉作品中呈现出这一代“数字原住民”的天马行空,师丹青与缪应昊借新媒体表达深入到自然界更为微观的层面,沈凌昊则利用感光材料的特性,在空间中留下观众的身影,声、色、电、光完美呼应。
站在AI时代来临的起点,人类社会的沟通已经极大地超越物理环境限制,虚拟的网络空间在全球建造起新的“桥梁”。
艺术家彭显锋依照现场空间特制了一套装置,在主题的虹桥上打出一道彩虹。这道时隐时现的彩虹,被来自苏州和威尼斯的各种桥环绕,可谓点题之作。
艺术家费俊是第二次参加金鸡湖双年展。他很喜欢此次展览的主题“虹——来自桥的世界”。在他看来,此次展览主题更具有当代性,“桥”这个概念并不深奥,但是建立了很特别的语境,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强调共情。
金鸡湖双年展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文化盛事,金鸡湖美术馆一直参与其中。金鸡湖美术馆谭杰馆长介绍,这次展览是美术馆和策展人吴洪亮的第四次携手,虽然是老朋友,但是依然有很多创新的灵感和艺术的尝试。在展览开幕之前,美术馆还在苏州征集了一批寻桥志愿者,组织大家去探访苏州的古桥,去寻听每一座桥上久远丰富的故事。
“我们以虹之名、以桥之名,将之聚集到一起,如同主题所期待的那样,在差异中寻求联系、创造连接,而希望每一种差异,又都可以如彩虹的色彩一样各自分明,以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自由地存在。”在策展手记中,吴洪亮写下了这样一段。为每次展览撰写策展手记,已经成为吴洪亮策展工作中的固有流程。他在策展手记中清晰梳理出展览如何一步步生成、以及人们如何按照一条流畅的动线观展。他很担心一个展览会被很轻易地消费,“如果通过这个展览,只能让人看到一堆桥,而没有产生思考,那这个展览是失败的。”
开幕式当天吴洪亮很忙,我们抓住各种小的间隙,就本次展览的主题、策展,以及对于金鸡湖双年展的观察和建议等提出问题。他的语速极快,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不假思索。生发和叠加,成为他众多回答中的关键词,也清晰呈现出“桥”这个主题从苏州走到威尼斯、再由威尼斯走到苏州的神奇循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