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读冯峰的《时间的残渣》:对于身体的叩问

时间:2012年07月07日 作者:胡斌 来源:《画廊》杂志

      当代艺术家冯峰的《时间的残渣》一书收录了他近十年的创作手记、访谈及有关文章,向我们呈现了他丰富而庞杂的创作、思考与生活状貌。该如何向大家描述这位艺术家异彩纷呈却又关系致密的创作体系呢?我想,或许还得从他的创作所经常涉及的“身体”话题入手。当然,我不是要把他归入以身体为题材的某类艺术家,我所力图达到的是,依循“身体”、“生长”的理念走近冯峰的思想世界。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极具视觉震撼的展现,比如金属支架固定的伤腿,由身体器官内部的血管图像及标本构成的《身体里面的风景》,被解剖过的身体各局部器官标本的“静物”,以及由此延伸的雕塑《被分解的整体》……这背后包含着他对西医的一种认识或反思,他对比中西医的特点说:古老中医把人的身体看成一个自然,而现代西方医学则把人的身体当成了一部由零件构成的机器。
  而对中医的体认,又反映在他以中药渣浇铸的立方体作品《本草纲目》中,对自然生长的推崇表现最突出的例子则是,他在承接的大明宫宣政殿、紫宸殿遗址复原项目中将原本要新建的房子化为可生长的树林。于是,生长,修剪,不断被塑形,又不断改变,历史记忆中的宫殿形骸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建筑”。
  “身体”的另一类作品是叩问消费社会的症状的。例如《盛宴》,屁股、脑、大肠、骨头、心脏形状的雕塑跟惯常的食品以及华丽的餐具汇聚一处组成盛大而怪异的宴席,着实可视作当今“高歌猛进”的中国社会的最好象征。而《W》、《C》以及《金狗屎》则与艺术家对生殖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的着迷相关。麦当劳、香奈儿标志被改装成生殖排泄符号,与在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上抗议爱马仕强权的“金狗屎”一起构成对全球化消费的幽默隐喻。
  这样由身体延伸出的体系渗透多个知识领域,冯峰的身份变得异常多样,画家、作家、医学爱好者、雕塑家、设计师、教师……均无法完全界定他的工作性质,以致于他经常说难以向陌生人表明自己是干什么的。但这又不是我们惯常意义上的“通才”的概念,就像他在书中一再表明的,“我只是能干自己的那点事儿”。他的创作思考皆从自己的生活中来。在他看来,“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都是我们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另外,他还特别强调每个个体的不可替代性,每个人都应该释放出自己的精彩。他不愿意被专业化所限制,他不愿意走入任何的条条框框之中,他希望处于野生状态,像植物一样自由生长。在教学中也是如此,他希望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找到与自己有关的兴趣点,发现生活中被忽视的问题。
  由此,我们应该大致可以领略到冯峰在这本书中所倡导的精神,由自己的生活,更具体的是很多与身体经验相关的生活,辐射对整个社会和知识世界的反思。在当今的学术界,一些人仍深陷各自为政的狭隘视野中而难以自拔,也有一些人越来越强调一种整体观,即任何事物都是与其整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诸方面联系在一起的。冯峰首先从个体出发破除了专业的壁垒,同时他的整体观又是一个人的整体观,他谈的是自己,同时兼及相关的其他,他并不希望以自己的整体观看代替他人的观看,或者上升为普遍的观看。当然,这并不排除他的视野里也留有强烈的时代痕迹,故此,他将这本书视为一个生命成长中留下来的一粒残渣,“透过它能看到出生于新中国60年代一辈人中的一位,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和遭遇,以及他为此作出的反应”。

责任编辑:刘倩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