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美术馆的诚意:如何管理藏品
据悉,希克此次的捐赠行为并非纯粹出于慈善,他和M+美术馆之间存在着“部分捐赠、部分收购”的协议,而国内部分舆论对事件的质疑大多于此,相关人士在网络、微博上争吵得沸沸扬扬。
李立伟在事情还没正式公布的时候曾经对媒体不指名地透露过:“一些专于亚洲当代艺术的西方收藏家一直在等待着一所他们可以信任的美术馆在亚洲创立、发展。”他说道,当这些藏家年老了,又不想家人因为巨额遗产税而负担这么大的收藏时,美术馆便是他们的收藏的最佳安身之所,而亚洲是他们建立起身家财富的地方,藏品回到亚洲,也是一种情结的回归。同时人们不能否认,相对于建立起严肃的收藏随之变卖的藏家而言,希克的捐赠不能不说是收藏界的一个极佳范例,而这种“部分捐赠、部分收购”的搜集藏品的模式,在国际间也已渐趋普遍,更对该美术馆对藏品绝对重视的形象毫无影响。
然而对于一座尚未成型的美术馆,如此大规模的藏品捐赠确实非同寻常。希克在和西九龙文化管理局进行了两年的互动交流,他被李立伟期望建设一家世界级美术馆的抱负打动了——这恰恰和李立伟接任M+美术馆行政总监之事有相似之处。管理局最初接触李立伟时,给了他一份2006年由美术馆顾问小组撰写的文件,当中反思了一所立足亚洲的21世纪美术馆的意义,他们构思的美术馆要结合公众服务精神及美术馆理念,并要为亚洲建立新的美术馆标准。李立伟认为那是一份很聪明、很有远见而且极具挑战性的建议书。而负起这些重大的挑战与任命的基础,李立伟认为是想法和人才,而一些实践也证明M+具备达成这一愿景的能力和专业度。香港M+美术馆是在经历10年马拉松式的规划和公议之后才得以建设,直至今天依然接受各方的监督,在达成藏品捐赠意愿之后,还是坚持于5年后开馆。对于人们一再探求事件的本质,李立伟表示:“信任是绝对的主导因素。”而这个信任,除了给个人,更多的是来自对一种体制的放心。
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国内的美术馆在规范化方面还有待探索和学习,而在当下,在新机构主义浪潮的冲击中,美术馆这种传统的艺术机构在中国的发展,更应该回到内在的建设,外在的好大喜功,伤害的只有当代艺术本身。当国内业界为所谓的机制不完善感到痛惜,为国家经费预算没有顾念美术馆的发展而遗憾之时,在M+这所美术馆从零到有的过程中,人们已经看到了这所声称要与西方各大主要美术馆平起平坐的美术馆,是如何向世界表达其诚意的。藉此,本刊对M+美术馆行政总监李立伟进行了专访。
《画廊》:希克将这么庞大的藏品捐给一所还没成型的美术馆,这实际上可以说是捐给了大环境,而这个大环境可能是由政府营造的,也可能是艺术生态营造的,更可能来自于美术馆机制本身的吸引力,在您看来,香港和内地在以上的三个方面有哪些不同?您认为希克所说的“中国大陆尚未准备好接受这批藏品”,这句话可以从哪几方面去理解?
李立伟(LarsNittve,以下简称“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回答。首先,与现有的美术馆相比,希克的确更赞赏M+的美术馆理念和策展视野。于此同时,他信任香港的核心价值观,例如法律法规和言论自由,这对一个世界级美术馆极为重要,更不用说当代艺术美术馆,当代艺术往往都极具争议。
《画廊》:希克和M+之间的交涉有长达两年的时间,你们之间是如何建立起这种信任的?我的意思是,会不会是因为您个人的原因?
李:之前,M+还没有成型,那时我刚签了合同,团队和发展计划尚未形成,工作也尚未开始。之后,希克继续了解我们的发展计划和团队、美术馆理念和收藏计划、美术馆建筑、以及在开幕前的展览计划。世界级美术馆的形象就是一步一步地逐渐开始塑造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实际也会这样落实。当然,这种信任不能说毫不涉及个人关系。基于我的个人经验及历程,希克相信我能够带领M+达到目标。
《画廊》:据闻,希克的藏品目前估价13亿港币,这批藏品落户香港后会不会涉及到税收问题?香港政府需要为此支付多少的费用?M+因此会和希克有哪些后续的合作?
李:将任何藏品带入香港都不涉及税收问题,这次情况也是如此。说到未来的合作,我们希望希克能够继续支持M+的发展,同时希克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已是M+董事会成员。在2017年M+美术馆正式建成之前,我们也会乐意向希克策划的展览外借作品。
《画廊》:M+在2007年左右就不断开始筹划各方事项,这批藏品对于M+而言是突如其来的吗?M+今后对这批藏品有哪些计划?例如,会否为这批藏品建立专门的馆等等?
李:开始筹备设计方案是在2011年,而不是2007年,目前筹备过程已经接近尾声,8月底举办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肯定会考虑这批藏品的特点和大小。
《画廊》:您认为这批藏品意义在哪里?落户香港后,在新的政治、文化氛围下,M+会不会为这批作品带来新的研究和阐释?同时,这批藏品将给香港,甚至是南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何种影响?
李:我的确认为,希克藏品使得M+能以独特的身份阐释1979年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自然,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们会继续深化对这批藏品的研究和纪录,这项工作已经在M+的资深策展人皮力的领导下开始了,皮力的方向就是中国当代艺术。我们当然也会延续这批藏品讲述的故事,以香港艺术为核心,通纳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艺术,建立一个更大的收藏。整体来看,我们希望M+开馆时所展示的藏品、举办的展览和项目能够促进香港以及华南地区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美术馆能够给艺术的发展带来不容低估的影响。我个人的一个例子就是伦敦太特美术馆。
《画廊》:在您的一篇访谈中,您谈到M+会延续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做法,先收藏到美术馆所在地区的核心作品,然后再从这些藏品辐射开去,您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等国际一流美术馆的经营经验,将带给M+哪些经营理念上的影响?
李:接手如此大型的项目,承载如此重大的理想,你肯定会拿出所有的经验,对我个人来说,则是泰特现代美术馆、斯德哥尔摩的现代美术馆、哥本哈根城外的路易西安纳现代美术馆和较小的瑞典马尔摩美术馆。这些美术馆无论是在处理艺术本身、与艺术家合作方面,还是在营造艺术与公众交接大型展览方面都走到了国际前沿。这些美术馆无论是专业标准、观众体验还是教育工作都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我会将这些“顶尖水准”带到香港。但是,在能够挑战这些标准的同时,我们力图创建一个根据本地艺术特点和观众特点而设计的与众不同的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