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清宫收藏究竟牛到何种程度
时间:2016年07月15日 作者: 来源:澎湃新闻网
除表彰私人捐赠,以往官方大型博物馆很少出现诸如“吴湖帆收藏”、“虚斋收藏”……乃至“石渠宝笈”等体现收藏主体的专题展。是时的展览,大多围绕着艺术家承前启后构成的艺术史展开。也许由于二十余年艺术品市场的高速发展,民间收藏之风大盛,特别是大陆新一代收藏家重新涌现,令已淡出人们视线四十余年的收藏家观念再度觉醒,收藏专题而非仅仅是艺术作品,已渐在官方博物馆近年的大展中,成为一个热门主题。
事实上,艺术史非但是体现着艺术家,同样也是体现着收藏家的趣味、意志与观念的一部历史。比如,若非明代由吴门画家导引的收藏之风的兴起,作为吴门绘画远祖的元四家其实是不可能得到后人追认的,更别提由此引发的重大的艺术史变迁——“吴浙之争”或者说“宋元之争”。黄公望是位行脚四方的道士,吴镇一度被认为是算命先生,倪瓒虽有贽财,但晚年却形单影只地以一叶扁舟漂泊于太湖浩渺的烟波中……若没有其徒子徒孙辈的杜琼、刘珏、沈孟渊、沈周乃至文徵明的继承,没有围绕着文徵明祖孙包括沈周等人的吴地收藏家们的一力追捧,这些胜朝时在江南文人小圈子里负有盛名,而于社会层面却默默无闻的高士或者说是方士,其作品安能获得“江东人家以有无为清浊”(沈周题倪云林画中所述)的无上荣耀?
惟其如此,以吴为核心的江南文人画审美才在苏州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于明中期逐渐压倒了原先受官方扶持、秉承南宋院体的浙派风尚。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吴浙之争”、“宋元之争”,说白了其实正是以文人审美为核心的江南民间收藏,力压以宫廷审美为核心的官方收藏这一过程的一体两面。收藏对艺术史影响的实例,实际上不可胜数,只是过去对此缺少足够的认识。本文无意于此多费周章,而是要借“石渠”大展的机会略介绍以乾隆帝为首的清宫收藏的价值及其对艺术史嬗递产生的重要意义。
北京故宫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可视作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书画收藏展。“石渠宝笈”收藏,原本就是这座集中古政治、历史、文化、艺术于一身的伟大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妨视为今天的所谓“软装”),只是由于过去意识形态的强调,对封建帝王意识的批判,对之不曾正视而已。故宫以“石渠”特展为其九十周年华诞庆生,因也最是恰如其分。
相对民间赫赫有名的张伯驹、庞元济、吴湖帆等收藏家,创建了“石渠宝笈”系列的收藏家——盛清时的乾隆皇帝,实在太过特殊。
清宫是自宋以后中国最大、最重要的艺术品与文物收藏者,尤以乾隆帝贡献为巨。
“石渠”典出《汉书》,西汉皇家藏书称“石渠阁”。皇家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历来属于“图书”也即“典籍”范畴。古代典籍曾是手书,后虽可以印制,但先贤手书自属典籍;绘画既包括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地图,又有很多出于历代贤者贵胄之手,更曾作为重大政治事件与人物活动的图像资料(有类今天的影像),如《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故书画在古代收藏领域,是仅次于权力象征的礼器玺印之外的国之重宝。
《石渠宝笈》经乾隆九年、五十八年前后两次编撰,分别称为“初编”、“二编”,嘉庆二十一年再次扩编,称“三编”。编辑人员众多,如张照、梁诗正、董诰、彭元瑞、阮元等官员,多饱学之士并善画之人,与皇帝一同对作品品评审定,并编纂成书。其工作量极其浩繁,堪称是书画领域足与编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相颉颃的浩大工程。此次特展,办展方特设“编纂编”,对《石渠宝笈》的编纂情况乃至在紫禁城与圆明园的书画存放地点详加说明,用心可谓精细入微。
乾隆帝在编辑《石渠宝笈》初编时曾下谕云:“三朝御笔,藏之金匮者,焜煌典重,……所当敬为什袭,贻我后人。又内府所储历代书画,积至万有余种。……应一并分类诠次,用志岁月。至臣工先后经进书画,……有可观览,选择排比,亦足标艺林之雅。”可见“石渠”收藏的范围首先是清代帝王手迹,其次才是古今书画。
历代帝王御笔,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相当的艺术价值。经过二十世纪的民主革命,特别是经“极左”时代对封建帝王将相意识的批判,有人对帝王手迹不屑一顾,而在收藏领域,御笔历来是热门且价值很高的品种。对此现象,如果放平心态去分析,并不难理解:既然孙中山、蒋介石、胡适、陈独秀、鲁迅等重要政治家、学者,乃至汪精卫等历史人物的手迹是见证一个时代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那么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家,特别是清代三位大有为之君的御笔,在一定的艺术价值之外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显然顺理成章。
除去作为重要文献的历代帝王御笔,“石渠”收藏才称历代书画。在“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清宫,御笔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历经数百年沧桑,书画的文化价值得以充分显现。今天北京故宫举办“石渠”特展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关注,但若仅仅举办清代帝王御笔展,虽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其影响可能就要小很多。权力与艺术准确地体现其价值,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唐伯虎在桃花庵里疯疯癫癫的唱辞——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是对此很好的诠释。
言归正传,在书画收藏上,由乾隆主导的清宫收藏堪称迄今为止的集古今大成者,这是无须争议的事实。虽然艺术水准与其前辈宋徽宗相比尚有不小距离,但乾隆帝毕竟属那个时代标准的有为“文艺青年”,其祖康熙、父雍正亦雅好文艺,惟康雍两代皇帝专心于开疆裂土、发展经济,至清代趋于极盛期的乾隆,始有闲暇与条件发展其文艺爱好。
作为其时天下一人的乾隆,虽有着一般帝王共有的骄矜之气,但却凭借其对艺文所特有的热好,构建起了清宫文物收藏的庞大体系,包括“石渠宝笈”书画在内的清宫文物收藏,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称迈绝前代,开创了北宋以还皇家收藏的又一鼎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