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专访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范晓楠:行为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19年07月01日 作者: 来源:阿特网
 
 
     当代艺术先锋:那么以“身体”为核心,行为艺术还有哪些品评要素?您又是如何评价和界定一件行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呢?
 
     范晓楠:行为艺术无疑是具有“剧场”性的。无论行为的场所在室内或室外,在美术馆、公共场所亦或自然空间,一旦艺术家开始实施行为创作,身体立刻会与当下的场域空间发生关系,观众与表演者二元身份的确立,使得当下的空间成为行为艺术家展演的剧场和舞台,由此,行为艺术的实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具有表演的性质,无论是行为艺术家根据场域空间即兴的展示,或事先预设好的方案,都具有设计和谋划的成分,哪怕是在无人观看情况下的行为作品,其创作的过程以及记录也预设了观众的观看关系。在此,我们要探讨的正是这一设计过程的重要性,它呈现了一个行为艺术家总体的素养,以及作品最终的价值高度。这需要行为艺术家对自我身体极限挑战的勇气和拿捏作品实施过程尺度和细节的能力。艺术的品评规律均是相通的,一首美妙的歌曲有其高潮部分,一幅画作需要设计核心刻画的聚焦点,那么,行为艺术亦有其前奏、高潮和尾声的设置。当然,因不同作品实施过程的需要会有很大的差异性,但品评的总体标准是一致的,即行为艺术的高潮部分一定会带给观众某一刻或某一时间段内精神上的触动:身体体能的极限,濒临死亡的临界点、出乎意料的设置、血腥的场面、惊恐的视觉,等等。从而达到观众与行为艺术家在此时此刻精神的共鸣和心理的契合。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当代艺术先锋:行为艺术的剧场性与戏剧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范晓楠:行为艺术的“剧场”性,使其表演内容上具有了某种剧本的属性,但并非传统戏剧故事情节叙事的逻辑,尤其是当代戏剧的多种先锋实验,已经使戏剧表演更加即兴、个人化和生活化。使当下的行为艺术与剧场艺术又产生了很密切的关联性。因此,作为行为艺术家在对作品进行内容设计与策划的时候,作品内容的展示结构,身体以及场域空间所暗含的隐喻意义,行为实施过程中的符号指涉,时间长度,高潮设置的点位,吸引观众互动或参与的可能性,都是构成作品整体价值意义的要素。谈到20世纪非常有影响的戏剧理论,想必众多人会提到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但很多人会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戏剧理论家,他就是 “残酷戏剧”理论的首创者翁托南•阿尔托,他是法国著名戏剧理论家,诗人,艺术家。著名哲学家苏珊•桑塔格对他如此评价,欧美近代多有严肃剧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阿尔托之前”和“阿尔托之后”,可见阿尔托戏剧理论的重要意义。维也纳的行动画派在60年代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赫尔曼•尼特西等人以鲜血和动物尸体而进行的剧场表演,是对阿尔托残酷剧场理论生动的诠释。阿尔托的理论对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等人产生深远影响。而恰恰他们的理论都是围绕着“无器官”的身体展开的。这里涉及到整个20世纪关于身体的哲学史和思想史,包括很重要的哲学家:梅洛•庞蒂、巴塔耶、福柯、德里达、德勒兹以及梅洛-庞蒂思想的最新研究,我的博士后的研究正是这个领域,在此我就不展开来谈了。概括而言,一件很好的行为艺术作品一定是具有“剧场”性的,并需要以身体为本,进行悉心的设计和谋划,而其中设计的比例和“度”的把握又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个好的行为艺术家而言,其不同阶段行为艺术作品一定具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谢德庆连续五年的行为作品能高度展示一个行为艺术家深度持续的思考以及艺术作品呈现形式的考究。他用极致的重复行为,打破人们常规的思维模式,从而深刻解构了社会对自然人的压制性。纵观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创作的历程,她不同阶段的经典作品,串联起其艺术生涯中以挑战身体极限为线索的创作脉络谱系,亦是一个探究行为作品内容持续连贯性的绝佳案例。其二,行为艺术自产生之日起先天具有利用身体对抗的意识,但值得关注的是,并非所有行为艺术作品都需要采用血腥的方式对抗社会体制,或关涉政治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行为艺术的价值狭隘化。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当代艺术先锋:非常感谢范老师精彩的分析和解答,再来说说您这次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吧。
 
      范晓楠:我们这次行为艺术交流展第一天的活动场所,选择了天津ASC艺术社区当下艺术工作室附近的旧厂房。6月20日那天天气特别炎热,站在高耸宽敞且破败的厂房空地上,炎热的午后阳光穿过破碎的玻璃窗直射进厂房内,在空荡荡的空间里形成一缕缕光束,朦胧且静穆,使人感到某种神性的降临。伸出手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光与身体的强烈接触,站在光柱下向窗望去异常刺眼。可以想见,这个被废弃的厂房内曾经一定充满着大机械的轰鸣声和成群忙碌的工人。这个昔日被资本操控的权力场而今又短暂地恢复到它作为建筑之物的自然存在属性,破败的身躯具有某种即将消失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凉,窗框上的玻璃早已支离破碎,巨大的窗体只留下了几根横竖交叉的铁柱。阳光可以自由地射入厂房内,不再受玻璃的阻断。
 
     此时此刻,我突然萌生了做一件行为艺术作品的念头。那天我正好穿了一件纯白色的亚麻裙,正巧符合我所需要表达的情景和意图。于是我脱下凉鞋,摘掉身上的饰品,走入屡屡的阳光中。我想这是我冲破自我思想与行为束缚的一次尝试。在众多艺术家和朋友的注视下,我走入了沐浴在光线中的场域空间。伸出手臂,缓缓地行进,去触摸每一束光,感受它的温度,沿着厂房的墙壁,将手臂伸向窗外,却被窗体上的铁栏阻隔。显然,即使是在这废弃的厂房内,也并非是完全自由的。远处那大机器残留下的基座以及上面高耸的残骸,像脚手架一样安静地矗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踏在上面的瞬间,似乎联想到某种受刑的仪式。抬头望去,不远处厂房的墙体上仍然留有曾经车间内安装在墙壁上的“×”形的钢梯,如果倾斜一下头去看这个梯子的形状,好像教堂里的十字架,而这样的符号恰恰是我在这个场域空间中触摸阳光时感受到的寓意,我突然有爬上梯子到上面去触摸阳光的冲动。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行为艺术表演现场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