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章 辉丨问题与反思:从分析美学看中国当代美学的学术生产

时间:2020年06月28日 作者:章 辉 来源:文艺争鸣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家就开始关注和讨论美、崇高、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审美现象。1735年,德国学者鲍姆嘉通正式给“美学”命名。启蒙运动给美学领域带来三大趋势:一是艺术的哲学研究开始独立于艺术批评、艺术教育和艺术史,集中于美和趣味的抽象思考。二是1746年法国美学家阿比·查理斯·巴托(Abbe Charles Batteux)提出了独立的“美的艺术”这一范畴,覆盖诗歌、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的统一性艺术概念开始出现,艺术从传统实用性的技艺如工艺制作、美容、医疗等活动分离出来。三是艺术的“自律性”以及艺术作为目的本身的概念出现在美学中,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哈奇生等人提出了“无功利性”这一概念。这三大趋势塑造了西方现代美学的整体风貌,康德把这三个趋势总结为完整的美学体系,他既看到了真善美的关联,也区分了三者的差异。到20世纪,艺术领域出现了新现象:各种人工制品和装置艺术走进艺术馆;摄影、电影、电视和大众艺术出现;先锋派艺术比如杜尚和沃霍尔的作品走上前台。这些现象挑战了西方传统的艺术概念,传统美学中的美与艺术的关联被质疑。分析美学因应时代艺术发展,借用分析哲学的观念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美学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分析美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笔者近年主要从事当代西方分析美学研究。分析美学是当代西方英语学术圈的美学主潮。当代英语学术圈在地域上横跨北美、澳洲、西欧等地。分析美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彼时,英美哲学家以分析哲学的方法和观念研究艺术哲学,这是一个在参与讨论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笔者在研究分析美学的过程中,与英美学者交流密切,参与其学术活动,观察他们的学术生产方式,发现功夫在学术之外。分析美学家的学术生产,其对待学术的态度和精神很不同于中国学者。分析美学之所以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与分析美学家的独特的做学方式和学术理念密切相关。笔者拟在论述分析美学家的学术生产之后,反思中国当代美学状况,或许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有所助益。
 
笔者曾赴美国和英国访学,惊叹于西方学者的创造性和西方学界的良好生态。就笔者对英语美学学术界的观察,发现其学术生产方式有如下特点:
一、学术产品多为论文,少有“体大例周”的体系性专著。分析美学家主要以学术论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应争论,论文写作是最普遍最通行的学术作品,他们的著作也多为已经发表的论文结集。比如肯达尔·沃尔顿迄今只出版了三部著作,其中两部是论文集;杰拉德·列文森迄今出版6本著作,其中5本是论文集;彼得·拉马克出版著作4部,其中3部是论文集。沃尔顿对当代分析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贡献主要是几篇论文提出了美学问题,引起了学界争鸣,比如虚构的悖论、想象性抵抗论、摄影透明论、审美范畴论、似真游戏论等都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分析美学家通常通过学术论文提出具体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案,其他美学家提出否定性意见之后,再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如此参与学界争论,形成了学术命题的效果史和问题史,推动了美学问题的解决。
二、善于从当代艺术现象和审美活动提出理论命题,这是分析美学家的最大贡献,也是其最具有创造性的地方。比如沃尔顿提出的想象性抵抗之谜,说的是,我们在文学艺术活动中能够想象许多东西,能够想象猪八戒这种形象,能够想象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能够想象时空穿越和物理变形,但我们不能想象道德偏斜的虚构世界。沃尔顿举了一个只有一句话的虚构的例子:“杀死了她的孩子,吉斯尔达做了正确的事情。毕竟,她是一个女孩。”在传统观念看来,想象力是自由的、无所不能的,但事实说明,我们不能想象道德原则不同于现实世界的道德准则的虚构世界,比如前述虚构,我们不赞同杀女婴,因此不愿去想象这个虚构世界。为什么这样呢?沃尔顿提出了“不可能论”,当代分析美学家在相互批评的基础上提出各种观点如“不愿论”“权威有限论”“语境论”“严格概念论”“类欲望想象论”等解决这一谜题,其多维的思路揭示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再比如人们发现,很多人喜欢看恐怖性的作品,比如恐怖电影、恐怖小说,喜欢听消极情感的音乐等。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恐怖情节和消极情感是我们要避免的,但人们常常从恐怖性的虚构作品中获得了享受。那么,心理健康的人怎么可能享受恐惧和厌恶呢?这就是恐怖艺术的悖论,围绕这一个悖论,分析美学家提出了各种观点如“补偿论”“享受论”“控制论”等解决这一谜题。比如围绕表现论,问题就是:1.表现是否必须是艺术家意图的东西?2.艺术品所表现的,除了思想和情感,还有其他东西吗?3.音乐表现与诗歌表现与建筑表现有何差异?4.音乐表现了谁的思想情感?关于音乐表现论,当代分析美学提出了如下观点:1.激发理论,有无修饰论、意向论、合适反应论、自我表现论等诸多分支;2.假装相信理论,有内省论、非个人论、再现论等诸多分支;3.比喻理论,有示例论、投射论等分支;4.判断理论,有一致论、契合论和解释论等诸多分支;5.表现外表论,有歌手论(vocalist)、外貌论、生动论等诸多分支。这些观点相互驳难,歧义纷纭,给艺术表现论贡献了精彩的思想。分析美学家善于开创新的论域和主题,比如列文森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标题》,讨论文艺作品的标题与作品的关系;一篇文章《艺术品和未来》讨论的是艺术品与预言,与其未来意义的关系;古德曼有一篇文章谈绘画的引用,视角新颖。从艺术和审美现象提出问题,分析他人观点的局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分析美学家发展了美学基本理论。
三、分析美学家很少引用传统经典思想,不是在经典哲学家的思想下面讲述、也非以经典思想合法化自己的观点。读分析美学家的著作发现,他们引用的多是当代分析美学学术圈内其他学者的文章,而且引用的目的是辨析之、否定之,即与之争论。他们援引的另一方面是当代艺术现象,从艺术现象提出问题和证实问题。以列文森的著作《音乐、艺术和形而上学》为例,这是一本已刊论文的合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艺术和历史,提出了影响很大的艺术定义;第二部分是艺术形而上学,讨论艺术本体论、审美独特性、审美随附性(supervenience)等问题。第三部分音乐美学,讨论了音乐概念、音乐中的真理、音乐与情感、音乐演奏的评价、真实(authentic)演奏等问题。看注释和引文,几乎没有一处文献是19世纪以前的,引用的多是其他分析美学家和音乐理论家的文章中的观点,以及当代文艺作品。一个美学家曾对我说,5年以上的理论著作就过时了,无须参考。虽是偏激,但说出了一个事实,即分析美学研究的动力是在当代哲学理论和艺术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命题,引用其他美学家的观点与之争论才能推进美学思想的发展,因为美学史不过是美学命题的影响史、效果史。
四、分析美学家虔敬对待学术,推崇学术批评。乔治·迪基在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艺术体制论后,笔者收集到的西方学者对其批评性研究的论文和书评共计23篇,其中除了两篇简短书评平面介绍他的观点外,其他文章全部都是对艺术体制论的否定性批评。列文森出版的唯一专著《音乐时刻》(1997)是一本170页的小书。这本书出版后,1998年11月初,美国音乐理论学会在北卡州教堂山举办的年会上,举办者专门组织了论坛讨论列文森的这本书,除了肯定这本书的探索性观点,多位学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性意见,同时列文森对这些批评性意见也做了回应。会后这些论文结集发表在1999年的《音乐感知:一个跨学科杂志》的第16卷第4期上。笔者看到,几乎分析美学家所出版的每一本著作都有多篇书评,这些书评大多是对书中观点的商榷性批评,吹捧性的文字几乎没有。美学学者的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大多会引起学界的参与讨论,比如乔治·卡瑞提出的纪录片的定义、门罗·比尔兹利对舞蹈的界定、科林·拉德福德提出的虚构的情感悖论、沃尔顿提出的摄影透明论等,都引起了学界的争鸣,众多学者的参与讨论提出了丰富的思想观点。
分析美学家的学术批评活动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1.笔者在英国访学期间,参加过多次系里的座谈会。每周三晚上,其他大学的教师到系里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然后听取系里老师的批评和建议,会后有小型茶饮,继续交流相关问题。2.学术会议的回应。学术会议组织者一般会提前把参会论文发给某个相近研究领域的教授,请他在会议上对此论文做出回应和质疑。这些论文和质疑可能会后发表在学术刊物上。3.学术书评。少数书评客观介绍书中的观点,大多数则是批评性质疑。4.批评性论文。学者提出了美学命题之后,学界参与讨论,否定对方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深化了学术问题。5.学者参与出版社的规划,匿名评论即将出版的著作,有助于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论著。6.给在世或去世的美学家出版纪念性的研究文集,比如分析美学界对比尔兹利、弗兰克·西伯利和罗杰·斯科鲁顿的美学思想予以研究而出版的文集,这些文集中,绝大部分是对美学家思想的某个方面的批评或者发展,并非因为尊者讳而高唱赞歌。从其学术论争中,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处处表现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推崇学术理性,坚守学术批评的信念和精神,这是其文化观念中的可取之处。
五、重视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在美学研究中,美学原理第一重要,美学史的研究是服务于美学理论创新的,所以美学史在美学研究中应该处于次要地位。分析美学正是如此。分析美学家的学术著作的绝大部分就是关于美学和艺术哲学基本问题的。在当代重要分析美学家中,只有少数人的学术研究涉及美学史,比如英国当代美学家西伯利、理查德·沃尔海姆、乔治·卡瑞、斯科鲁顿、拉马克和马尔科姆·布迪等六人没有人做过美学史研究。美国当代美学家中专门做美学史的只有保罗·盖耶,其他分析美学家只有迪基和彼得·基维共写过4本研究18世纪英国美学的著作,美学史研究也只是这两位美学家工作的一小部分。重视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表明当代英语学界的美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六、当代哲学和艺术现象是分析美学的思想源泉。分析美学家很多都是哲学家,美学著作是其整体著作的一部分,比如约瑟夫·玛戈利斯、尼古拉斯·沃尔特斯托夫、尼尔森·古德曼等人,美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一部分。美学学科本身是哲学学科,哲学思考比如古德曼的符号理论、玛戈利斯的相对主义哲学、沃尔特斯托夫的基督教哲学都对其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分析美学家讨论当代艺术发展,特别是对音乐的研究非常深入。音乐类似数学,是各门艺术中最为神秘最为难解的,因为音乐经验与日常经验不相干。音乐是抽象艺术,但音乐显著地打动了人的情感和心灵。在西方文化中,古典音乐成就斐然,对音乐的欣赏和研究是分析美学家的重要工作,沃尔顿、列文森、基维、斯蒂芬·戴维斯等人都对音乐提出了新颖的见解。此外,比尔兹利对舞蹈、拉马克对文学、诺埃尔·卡罗尔对电影、斯科鲁顿对建筑等艺术门类的研究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分析美学走向了艺术哲学。
七、分析美学家组成了相对封闭的学术团体,他们跟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学术圈基本不打交道。笔者所仅见的,是比尔兹利曾与文学理论家赫什讨论过艺术家的意图和艺术品的意义问题,卡罗尔分析过文化研究学者约翰·菲斯克的著作。分析美学家的这一特点可能对其学术研究产生诸多局限,比如他们在研究叙述的时候,很少吸收和参考当代叙事学的研究成果,导致其研究难有新意。再如,由于没有借鉴当代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思想,分析美学缺乏权力斗争观念,似乎是纯粹的知识学研究,这就遮蔽了美学的意识形态性。但分析美学的这种特点也是其专业性的表现,因为学术研究需要专业精深,而非泛泛之论。美学命题的提出和解决需要熟悉大量艺术现象,需要各门艺术知识,以及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各种知识,绝非各门学科的浮泛之论可以解决问题的。比如虚构的悖论、音乐美学、艺术本体论、艺术定义等,需要专业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手中有几位著名分析美学家的简历,他们在简历的最后,都列出相关教授的名单,这就是他们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那些分析美学学者,他们组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
八、分析美学家的写作重质少量。观察发现,当代英美美学家中,著作数量多的学者非常少。重要美学家中,只有卡罗尔(专著18部)、基维(专著17部)著作较多。斯科鲁顿是哲学大儒,包括歌剧作品,著作超过30部。相比中国学者动辄著作等身,分析美学家的学术生产力似乎很低。比如西伯利生前从未出版过著作,去世后学界同人编辑他的已刊和未刊论文成为一本200多页的论文集,这就是他的全部美学著作。其他美学家基本上终其一生著作都在5部左右,这些著作大多数是论文集。就人文学术研究来说,高质低产是常态,高质高产是非常态。分析美学家的这种做学方式,可能跟西方的学术评价体制有关。
概而言之,学术生产重视论文的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推崇学术批评和争鸣,对待学术的认真态度和理性精神,这是分析美学家能够创新学术的主要原因。
 
分析美学家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和观点,回应当代艺术发展的挑战,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学术命题,推进了美学研究,其美学智慧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是全人类一份重要的思想资源。反观中国百年来的美学,能够走出国门,产生世界影响的学说少之又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出版的美学文艺学著作,可以说汗牛充栋。在当代中国,美学热至少发生过3次。笔者在西方访学期间看到,中国当代只有极少量的美学学术被翻译为英文,这固然跟西方汉学力量薄弱有关,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国当代美学学者的创造力贫乏,其中的原因与中国当前的学术评价体制、学术生产方式、国人对待学术的态度多有关系。比较分析美学学术圈的状况,笔者认为中国当代美学创造力匮乏的原因,至少有如下:
一、缺乏正常的学术批评。人文学术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个体性的操作,严格说来是闭门造车。基于个人社会生活阅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的差异,以及个人学术资料占有的不同,价值观和立场的个体化,学术生产很难避免一叶障目,更无法避免时代环境的局限,因此学术交流极为必要。学者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思想交流,碰撞出火花,对于学术研究的推进极其重要,其中,学术批评是学术交流和生产的核心。没有学术批评,就没有学术的进步。但在中国,真正的学术批评基本上缺如。我们看到,报刊和杂志上的书评,基本上是无原则的表扬,并非对学术著作的客观批评。荒谬的是,在当前中国,著作出版后,学术书评的多少,居然成为此著作学术获奖的依据。在学术研究中,提出问题第一重要,通常在提出问题之后,作者要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人文学术真理的阐释性,问题的解决往往超出个人所能,这个时候,学术批评有助于这种问题的解决。诸多学者的参与讨论,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多维思路,形成了影响史和效果史,这就构成了美学史。相反,如果提出了问题但没有得到回应,没有学界的参与批评,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不可能有效果史,就会陷于沉寂而无声息,这就对美学和文学理论无所贡献。
中国有创造力的学者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创见,这些观点往往局限于同人或朋友的小圈子里的肯定和追捧,但没有批评,这种追捧就是廉价的。那么为什么中国学者不愿意批评他人提出的新见呢?原因有四:一是提出新见的学者不希望被批评,不接受批评。这可能是因为心虚,知道自己的知识和观点有很多瑕疵;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面子观念;可能是因为现实的利益考量。他们不能认识到,批评是对其观点的发展和完善,是有效果史意义的;如果不能批评,这种观点就类同宗教教义,就是死的理论,它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二是,很多学者对待学术,缺乏认真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模糊、难得糊涂、和稀泥、老好人的态度时刻影响着学术研究。三是,学术利益化。中国很多学者认为批评就是冒犯。如果自己掌握着学术权力诸如各种评审权,被批评者就会利用这种权力私下里打压报复批评者,久之,学术批评就不再存在了。四是,狭隘的人情观。许多人把学术批评等同于日常意义的争吵,就是撕破脸,这就导致在人情很重的国度,学术批评行不通。基于如上原因,真正的学术批评在中国难以展开,其结果就是伤害了学者赖以安身立命的学术本身。
中国学者最好的状态,就是“做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人们认可和推崇这种状态,其含义是,不与人争论,不参与争论,独立地做自己的事情。人们认为参与争论是搅扰学术,与人论争是“较真”,甚至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这可能跟中国文化精神相关,人们重和不重争。但这种状态最多能把学术做得有点个性,有点个人特色,即术业有专攻,但这与人文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共同参与的理想状态差距甚远。美学命题的提出和解决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在美学中,几乎没有任何问题是一目了然、可实证而无须争论的。显然,每个人的视野、思路、知识都是有局限的,学术争论是有效解决和深化美学问题的最好方法。怕争鸣,不想争鸣,拒绝争鸣,甚至打压争鸣,都是非正常的学术心态,表明中国学者对于学术事业的认知还处于非成熟阶段。健康良好的争鸣氛围和学术生态,能够激励学者创造学术。可惜的是,我们看到,中国许多学者著作等身,但没有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即便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也没有引起学界的争鸣和讨论,这就无法进入学术史。最关键的是,中国学者缺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缺乏学术较真和认真的态度,他们秉承儒家重和、道家超然的精神,这就阻止了学术的有力生长。
缺乏追求真理的精神,缺乏真理大于人情的认知,缺乏推崇学术理性的氛围,不能正常学术争鸣,这是当代中国美学缺乏创造力的最根本原因。许多人把学术争鸣道德化,认为争鸣是对被批评者的认知能力乃至道德人品的攻击。他们没有认识到,学术只是理性的事情,而任何人的理性都是有局限的;美学是飘浮的意识形态,语言独立之后,人们用它构造各种飘忽的理论体系,这就需要学者之间的批评和纠正。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术批评是发展学术的最好手段,学界参与批评,表明所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提出问题的功劳是归于提出者的。比如乔治·迪基的艺术体制论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但无损于迪基提出理论的功劳。
二、受黑格尔影响深刻,美学研究追求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宏达体系。中国当代学者看重“体大例周”的“厚实”专著,孜孜以求美的本质,热衷于结构各种美学体系,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所谓的逻辑起点推演美学问题。这种思维的缺陷,首先是忽视艺术现象,它不是从审美艺术现象提出理论问题。其次,这种思维不是从细部着眼提出问题,而是致力于宏达体系的构造以解决美学的所有问题,但这是以一己之力难以完成的,特别是在西方当代哲学反形而上学之后,这种思维似乎是缘木求鱼。第三,我们看到,中国学者的这种宏大叙述,往往因为缺乏对人类美学智慧,特别是西方现代美学智慧的吸收,缺乏对现代艺术和审美文化现象的回应而缺乏解释效力。
在中国当代美学界,美的本质问题在许多人看来仍然是重要问题,这里,比尔兹利对本质主义的批评或许可启发中国学人。比尔兹利指出,哲学家早就放弃了本质性特征和非本质性特征的区别,这种区别纯粹是语言性的。苏格拉底认为,什么东西被视为本质性的,完全取决于你使用什么词汇在它身上,或是你把它归类到什么东西之中。作为一条狗,四足动物是本质性的;作为一个毛茸茸的动物,毛茸茸性对于它就是本质性的。它自身没有什么本质性的特征,除了人们的目的和归类。因此,比如说一幅画描绘了苏格拉底,意在让人们去注意苏格拉底的本质性特征,那么他的所有特征就都是本质性的。这也就是说,他自身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特征。因此,关于树木、关于热情的渴望,没有什么本质性的特征让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去提取、加强或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即便有这种本质性的特征,我们也要质疑作品的认知地位,因为那个示例了那个本质的物体,虽然是纯粹的和高强度的,但它在这个方面并非不同于其他的树或感觉自身,因为后者也示例了那个本质。因此,作品并没有给予我们知识,除非它告知我们它所示例的哪一个普遍是本质,哪一个不是本质。缺乏颜色,就没有人能够描绘一条狗,但是每一个特殊的颜色必将是非本质性的,因为有些狗并没有那种颜色。但是这幅画不会告诉我们这一点,除非它能够体现一个论题(proposition)。这段话是比尔兹利在反驳当代艺术哲学中的“流露理论”时说的。对于美的本质问题,当代中国学界应该吸收西方当代语言哲学、现象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思想,或许可转换思路开辟新天地。
三、热衷于书写美学史,美学研究更多的是文化现象而非学术演进。笔者在欧美大学图书馆看到,西方学界的美学史著作寥寥数种,基本上都翻译为中文。英美学者则从未出版过《美国美学史》《英国美学史》之类的书,而中国的西方美学史书写多达30余种。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绝大部分热衷于写美学史,要么是中国美学史,要么是西方美学史。对西方了解甚少的中国学界如此热衷于写西方美学史,这只能是一个文化现象,学术演进的成分很少。这其中的原因,一是文化观念上,中国文人的历史观是最典型最强烈的。二是百年前中国现代学科创制的初期,各种学科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历史意识的宏大叙述对于学科的内容划分和主题界定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三是马克思的所有学科都是历史学科的观点在中国影响深远。四是现实的需要,美学史和文艺理论史在大学教学中地位重要,编写美学史是为必要。但美学史的撰写占据美学研究的核心,表明中国的美学研究还没有走向成熟,还处于摸索阶段,还需要照着前人讲,还没有能够接着讲,更没有能够自己讲;表明美学学者还不善于提出美学问题,还不能研究现实中的美学问题,还需要历史资料的训练,他们先要把历史研究清楚了才能研究现实的美学问题,美学基本理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美学原理在美学研究中居于核心地位,这是需要美学学者投入最大心力的领域。基本理论的研究,应该是从当下的现实和艺术实践中提出理论问题,以史的资料解决这些问题。但美学史的研究也是非常难的,比如中国的西方美学史研究,距离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还有很远的距离:1.需要原始文献的发掘,这一点基本上没有做到。中国当代的西方美学史研究,并没有古希腊文、拉丁文,甚至是没有康德的德文原始文献的研读,语言能力的欠缺是首要的问题。2.史的研究基于个案研究,没有对休谟、托马斯·立德、伯克等的个案研究,没有对英国19世纪美学的研究,如何书写英国美学史乃至西方美学史呢?事实上,中国当前的大多数西方美学史书写都是重复朱光潜、缪朗山等前人的视域,这些著作大多只能作为教材,没有达到研究的水平,不能算作研究性的著作。
热衷于写史的另一面,是因为中国学者不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看到,中国的许多学术论文题目比如西方文论中国化、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建构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等,这些论文气势恢宏、立意高远,但大都只具有方法论意义,说不好听,就是“站在高岗上,向前指方向”。虚而空,大而松,不做具体细部研究,只空喊口号,于学术无益。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可能推进学术研究,因为所谓的美学史不过就是美学问题的影响史和效果史。
四、学术著作缺乏对前人和他人的回应,这一点在全球化时代是不能接受的故步自封。中国学者做西学,基本上都没有回应前人,他们在研究康德美学和黑格尔美学的时候,不看西方学界的研究,不批评同行的现有成果,这就没有达到研究的层次。他们的解读可能很有新意很有才华,但一旦做研究,就会得出结论。而如果不参考西方学界的已有研究,这种结论可能几十年前甚至百年前西方学者已经得出,这就没有推进学术,缺乏价值。
在中国,德国古典美学和哲学的研究可谓学术重镇,现代西方哲学和美学四大流派即德国现象学、法国后现代、英美分析哲学以及批判理论耗费了中国学者的大量心力,但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和西方美学研究,都只是致力于文本解读,并没有做效果史研究,比如学界只是看克莱夫·贝尔的《艺术》的核心观点,至于这本书中的观点对以后的西方美学有什么影响,西方学界有什么批评,不得而知。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做西学比如康德美学之前,首先应该做康德哲学和美学在西方的接受史研究。笔者近年提出“走向国别史的西方美学史研究”以及“西学语境中的西学”“西方美学问题的效果史研究”的思路,即是:1.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应该走向国别史的深入的细化的研究。2.西方美学研究,应该回归西方美学史语境,首先从西方美学史的语境中去看研究对象和文本,其次才是从中国视野去看。3.应该做西方美学命题的效果史和影响史研究,即是不仅解读西方美学文本,还要看西方美学命题的提出、争论、影响的历史。笔者近年所撰写的文章,如《赝品: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个问题》《“踪迹”与“证据”:当代西方艺术哲学的一段问题史》《乔治·迪基的艺术体制论:缘起、历程、效应及难点》等论文均是实践这一西方美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力图推进西方美学史的研究。
五、美学学者缺乏艺术素养和哲学训练。中国学者难以提出美学命题,原因之一是缺乏艺术敏感性,特别是对现代艺术缺乏感悟。在消解本质主义思维之后,分析美学面对当代艺术的挑战提出观点和理论,比如艺术定义、艺术本体论、表现与再现、艺术解释等等,都是面对20世纪以来的艺术实践的新发展而提出的美学命题。而中国美学界,基本与艺术批评隔绝,学者沉迷于纯粹的哲学思维抽象,不能面对当代艺术现象,更不做艺术批评。艺术素养的缺乏,对艺术现象的漠视,缺乏现代艺术体验,导致美学思想无源头活水,审美理论无法回应现代艺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分析美学家很多人同时是哲学家,哲学思想给分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养分,但中国美学学者,绝大多数并非同时从事哲学研究,而做哲学研究的学者,又不擅长美学研究和艺术批评。一方面缺乏艺术敏感性,另一方面缺乏哲学理论资源,中国的美学创新难以为继。
六、中国学者惯于援引经典文献为自己的观点寻找合法性,不能挣脱前人思想的钳制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看到,中国学者花费大量精力去解释、阐释、注解历史经典文献,细致地发掘经典的微言大义,这种做学方式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征圣、崇圣有关,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马克思说的死人钳制活人。因为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历史文化的产物,都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我们在援引历史人物的时候,其实是跪拜在历史人物之下,历史人物的视野就遮蔽了我们的所见,他们的观点局限了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历史文献而非现实中提出问题,美学理论的生长点就错位了、失落了。这一点中国学者大不同于西方学人的做学方式。
中国学者不可谓不勤奋,许多学者著作等身,他们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不惹事”,关起门做自己的学问。所谓“不惹事”,就是不参与其他人的学术活动,不参与讨论和争鸣,而且这被视为一种美德!但是,即便坐拥等身的著作,他们也不能进入学术史,因为他们没有提出有价值的理论命题,没有参与其他学者提出的命题,没有从批评其他观点中提出有价值的观点。相比分析美学,中国的美学学术圈是一个松散的组织,还没有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学者是独立的原子,没有密切地相互关联,不是基于相互争论而形成的学术整体。我们看到,中国的美学学会和文论学会以及相关学会,许多会员是重合的,做美学的学者,同时也做文化研究、文艺理论等,似乎是因为美学的跨学科特质所致,原因其实是没有形成有效的学术共同体,没有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相互交流的学术圈,而仍然只是基于个人兴趣的散兵游勇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如农耕社会的手工生产或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的落后方式。
 
那么,吸收西方学界的学术生产方式之优长,直面中国当代美学基本理论建设的各种局限,未来中国美学学术该如何规划路径,如何创新学术呢?我认为,如下几点应该成为中国美学学术圈的共识:
一、大力倡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学术方法。这是一个涉及学术生产、学术评价、学术推广的宏大工程,包括作为个体的学者、学术管理部门以及出版社和学术刊物等学术推广部门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学术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提出问题,这在所有学术领域包括科学和人文学术领域均是如此。提出有价值的学术问题,这应该成为学者追求学术创新的首要目标和学术管理部门评价学术的最根本标准。学者和学术管理部门要重视和推崇学术论文,应该把提出有价值的命题、分析具体问题的学术论文作为学术生产的最重要方式,少以“厚实专著”作为学术评价的基本指标。
二、尊重学术公器,推崇理性批评。中国当代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已有多次美学热,其中的学术争鸣是当代美学留给后人的最重要遗产之一,但我们很可惜地看到,中国当前美学学术界,几乎没有真正的学术争鸣。这一方面与中国美学缺乏创造力,提不出有价值的理论命题有关,也与中国当前缺乏健康的学术生态有关。在当前中国美学界,学者缺乏尊重学术、追求真理的态度,学术评价部门缺乏鼓励学术争鸣,惩罚打压学术争鸣的学阀作风的有力措施,学术刊物也很少刊登争鸣文章,这些导致了健康的学术争鸣的缺乏,伤害了中国美学学术生产。在各种问题的争论中,美学学术共同体才能形成,美学学人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圈。健康的学术生态是良好的学术生产的有力保证。
三、美学史研究,特别是西方美学史研究,应该走向国别史研究,应该走向美学命题的效果史研究。走向国别史研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化西方美学研究的有效路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美学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年轻一代留学西方,打开眼界,他们有能力有条件看各种西方文献,能够深化中国的西方美学史研究。在做西方美学研究的时候,应该把接受史研究和问题史研究作为首要的方法。也就是说,对于每一西方美学命题,应该看西方学界的研究历史,而不能仅仅解读文本。笔者前几年撰写当代分析美学中的“虚构的悖论”这一问题史,查阅了大量的西方文献,看这一问题在当前西方美学界的起源、发展、各种歧义性观点等。写完文章后,发现中国学人已经关注了这一问题,发表过两篇相关文章。这两篇文章均按照中国学术生产的一般方式,在分析西方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悖论的思路。应该说,两位作者意图解决悖论,其勇气是可嘉的,思路也是正确的,问题在于,他们收集到的西方资料很有限,没有做这一问题在西方美学界的效果史影响史研究,没有呈现西方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各种解决思路,这就导致他们对西方学界各种观点的评论和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无法创新,因为他们的很多评论和解决思路西方学界早已提出。
四、美学研究应该走向艺术哲学研究。中国当代的美学思维,受到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影响,追求美的本质和宏大体系,这导致了中国美学研究出现各种弊端。未来的美学研究,应该吸收西方现象学、后现代和分析哲学对于西方形而上学和体系性思维的批判,放弃本质主义思维和构造体系的宏愿,具体研究中国当代和西方的艺术现象,从日常生活审美现象和艺术现象中提出具体问题并解决问题,走向艺术哲学研究,把美学基本理论研究放在美学学术的核心地位,这可能是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可行途径。
五、完善学术评价机制。这一点是学术管理部门的职责,但跟学术创造密切相关,而且很多中国学者本身也在承担各种学术评价工作,包括各种人才和项目的评审。在今天的中国,基于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物质财富,国家和地方均投入大量金钱发展学术,这对于繁荣和发展中国学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之事,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立了各种课题和人才头衔,激励学术创造。应该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确实鼓励了学术生产,但是每年各种人才评审和项目申报都难免被学人批评和诟病,其弊端,固然跟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即人情大于法则、许多人信奉“关系就是生产力”等有关,但管理部门没有提供健全的学术评价机制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人文学术的评价,笔者提出“匿名专家阅读代表作”这一评价方式。在当前的学术评价机制中,只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评审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评审等少数项目做到了这一点,绝大部分项目和人才的评审都偏离了这一标准。“匿名”能够避免中国人情化弊端;“专家”则保证评审的专业化专门化,这是学术创造的专业性特征所要求的;“阅读”是因为人文学术的评价,应该基于专家的具体阅读,而非如当前各种评审中评委只需小学生水平的数数字。当前中国的各种评审,包括职称评审、人才项目评审等评委都只看外在的东西如项目数、文章级别、刊物数量等,评审专家只需排列各种数据,并非阅读评审对象的作品,这种评审是偏颇的。人文学术的生产是惊奇和闲暇的产物,“代表作”制度对于去除当前重量不重质的学术评价弊端是有力的矫正方法。事实上,只要真正做到“匿名专家阅读代表作”,大多数专家评审的结果会高度一致,这种方法对于学术评价也更为公平。
评价一个外来的学派,就如评价一个朋友那样,我们应该多看人家的优点,吸其之长补己之短。笔者多年观察当代分析美学家的学术生产方式,总结其学术生产力旺盛的缘由,反思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局限,以期引起更多的中国美学学者反思中国美学的现状,反思自己的学术工作,进而改进自身,推动中国的美学研究。因此,引进分析美学的观点,习得分析美学的方法,学习分析美学家的精神,改变中国学术的生产方式和学人对待学术的态度,激励提出问题,推崇学术批评,破除学术利益化,这应该有助于中国的美学基本理论建设。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