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意.动——2012江南油画作品
时间:2012年11月01日 作者:阿特 来源:阿特网
意.动——2012江南油画作品展现场
意.动——2012江南油画作品展现场
内在世界的精神映像
心灵的内在呼唤会告诉他所需要的形式;
色彩和形式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
这是抽象主义奠基人康定斯基写的几句话。康定斯基不仅是位理论家,同时也是抽象艺术大师。正是由于康定斯基的发现,现代艺术才得以窥见人的内在世界。
世人才得以窥见艺术精神的抽象形式。
不久前,友人向我推荐的一组油画,我得以窥见一组燃烧着炽热情感的作品;一组由内心呼唤所形成的委婉而浓烈的心灵畅想曲;与一位内心世界丰富的艺术家。
这就是江南,一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完全靠自己悟道的女性艺术家。
在我所接触的抽象画家中,大多都是经过学院训练,有扎实的写实基础,几乎都是从写实、具象转入抽象,他们对笔触、色彩、结构都有敏锐的感觉,都精于对画面的整体布控,他们只是为了寻找更接近内心的东西,或是为了探索自己的语言和风格,蜕变或寻找到抽象世界----这一内在的风景;即使抽象艺术的元祖;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也都是从具象开始,慢慢消解形象,直至纯粹抽象。
而江南却恰恰相反,她是由内在需要驱动,引发她去展示这块内在的风景,她的笔触与色彩是她的心灵轨迹。对抽象语言来说,形式即内容,这些东西都是在内心滋生的“有些东西在我的肉体里扎根了,他们必会成长,对此我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视若无睹。就象我对绘画的创作不能作为旁观者去想像,而是需要生活的亲历感受;这种感受,若能触及到灵魂,便更为真实。无论是何种方式的绘画语言,都需要一种充满感性、感知和激情的灵魂与肉体。这种需要则来源于生活的冲击,没有了冲击的疼痛绘画便没有了灵魂。”
对于江南来说,刻骨铭心的生活体验,是艺术灵感的来源,她不需要矫饰,也不需要刻意的构图,这使她的作品更接近书写表现,一种直觉的、充满激情的笔触语言。
江南的艺术道路与常人不同,她虽出生於一个艺术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在一个艺术氛围中,但她并未跟从父亲学传统国画,她的兴趣也不在于描绘一个象形世界。在我看到的这组作品中,2006年,是她最早的作品,其时,她在美国已生活了六年,文化的冲撞和在异国积压的感受,令她产生冲动,她找到了一个能倾诉的窗口,“绘画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深藏已久的思绪。几管横陈的油彩,激发着内心最隐秘处蓄积已久的冲动,它使我无法克制的兴奋和颤抖,不可名状的物质随血液涌动。在神秘的时空里与我的生命共鸣,这种不可思议的情绪渐续膨胀,使我握画笔的手无法停止”。感情的丰富并不能代表视觉图式的丰富,她需要一个能够直抒心臆的界面,没有具象的抽象表达,也许最能令她释怀。在画布前,江南尽量让自己蓄积已久的冲动慢慢释放…….那是没有缩搏的情感河流,凝聚与交织在画布中。
也许刚进入抽象世界不久,在最初的画面上,这些涂抹略显沉重,她还需要梳理。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五味杂陈。……但这些作品已经为她日后的风格定了基调;那就是感觉型,随意书写型画风。
到了2009年,她的作品有了一个极大的飞跃,对画面和色调的驾驭,层次上的把握,构图的变化,感情的挥洒方式,都以一种专业的面貌呈现。她用四个不同时期来命名这四个不同色调与心里路程的作品,把过往刻录在内心的感受梳理的有声有色。
书写抽象是最接近心灵的陈述,必定是有感而发,一发而不可收,对于江南来说“绘画于我如同生命般与生俱来。画布即门,激情的色彩在笔端喷薄而出,于是我找到了出口,那是我灵魂的存续方式”。在江南的作品中,色彩与笔触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载体和传递媒介,它的丰富与变化能从不同角度印证心灵的音响,好的书写抽象会形成一股强力的气场与气韵,如赵无极所说是会呼吸的生命体。
纵观她2010年至2012年的作品,她曾企图用笔触去印证自然界的某些印象,
如“踏春时节”“舞者”“幽兰”,这些指向明确的作品,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遐想,但有时反而局限作品的涵义,之后,逐渐回到纯粹抽象,2012年的无题系列,是她作品的新台阶,跳跃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下,是岁月的刻痕和情感的咏叹,弥漫着忧伤与诗意,这是被心灵的琴弦所拨动的精神映像,是比外部世界更丰富的内在世界。
“凡触及到精神领域的东西,无一不是一种痛苦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对我们的认识思维方式和精神存续方式是一种升华。”
把情感,观念转换为纯抽象的色彩符号, 康定斯基拒绝认为抽象艺术是装饰的、唯美的色彩组合,而是精神的符号和音响。
在康定斯基那里,绘画不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而是人与自身内心的对话,内在世界才是最真实、最丰富的世界。江南不是以理论先导的艺术家,她是经由直觉表现后回过头看到前辈抽象大师的话语,才真正感到居然与自己如此相一致。这无疑更坚定了她的抽象艺术之路。
对于江南来说,内心表述是她作品的唯一目的,而精神探寻是她要求的作品高度。
与经过专业训练的艺术家不同在于,它的画面不太注重结构,也没有刻意设计,但是却充满情感的宣泄与凝聚;一般来说,书写抽象往往更接近个人的气场,她的笔触就是她的气息,她的色彩就是她的气韵,她的画面表述就是她的气质。
抽象画在中国的历史非常短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上海的艺术家首先开始了抽象艺术的实验,接着是85新潮的兴起,抽象艺术逐渐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形成规模,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抽象艺术并未在主流媒体受到推崇,这是因为对抽象艺术的阅读和解读都只能在一个很小的专业范围内,受传统审美的制约,大多数人,包括艺术界人士都不能欣赏或阅读抽象画,艺术欣赏往往需要通过一个背景故事或画面情节来被传播。但是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慢慢形成自然抽象、结构抽象、符号抽象、观念抽象、书写抽象等抽象语言。
抽象艺术不再神秘,抽象艺术也带给我们另一种品尝方式。如果你能欣赏音乐,那一定也能欣赏抽象艺术。
江南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个案,抽象艺术是否一定要经写实等技术性很强的训练才能介入。技术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什么是抽象艺术的本质。
江南的这些作品,已经作了无声而有力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