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徐冰:你的经历就是你创作的养料

时间:2012年08月25日 作者: 来源:德美艺刊


徐冰.《地毯》.2005年


  从出生的时代划分,与80后、90后的青春活力不同,中国50后人群的优势在于经历丰富、视野开阔。他们出生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经历过历次政治运动。在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因为文革而荒废。直到在改革开放后,才获得基本阅读与教育的权利。他们生活历经波折,却又丰富多彩,他们中很多人在随后的80年代或90年代去了西方。而今天,这些50后也成为了中国各个行业中的佼佼者与领军人物。他们办事稳重、思考周密,但有时又过于复杂、多面。

  1955年出生于重庆的徐冰,符合了笔者以上所述的人群。与炫目的当下相比,徐冰童年的生活相对平凡、安静。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北大的教师,母亲是北大的图书馆管理员。幼年的徐冰,是一个喜欢跟着母亲在图书馆里转悠的小孩,而他生活、玩耍的北大家属院,也充满了人文主义气息。徐冰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度过了童年,不过当他可以开始真正阅读时,文革来了。其它书都不见了,只剩下红宝书《毛泽东语录》。这是一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在中国人人都会背诵引用的书籍。不过,同大多数人一样,当时的徐冰并不清楚这本书对于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倒是在二十年后它成为了徐冰创作《天书》的思想养料。
  提到往事,徐冰总是提到愚昧:“只能谈我的愚昧历史”、“我走的基本是一条愚昧路线”、“为什么那么不开窍”……但,那个年代很少不愚昧的。在特殊而严酷的政治环境下,留给人们自由思考的空间并不多,尤其是像徐冰这样拥有知识分子背景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往往被作为“黑五类”中的“臭老九”打倒,徐冰的父亲也不例外。这是徐冰青年时期最为艰难的时期,当时的徐冰把问题归结于自身的家庭与思想,他努力地改造自己,期望自己的思维能够与革命、领袖更同步或是更接近。为了替父亲赎罪,他积极地参加大字报的绘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大字报已不再仅仅是文字或者图像,它能决定人的前途甚至生死。虽然是负面,但这也让徐冰第一次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并为他之后走上艺术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在作为知青下乡期间,徐冰展示了他在绘画方面的一些才能。因为革命宣传需要,又别无特长,徐冰被安排绘制村里的黑板报。由于徐冰的书法的功底,他的黑板报很快在下放点被人传颂,徐冰本人在当地也具有了一点名气。板报后来发展成一本名为《烂漫山花》的印刊物。
  “在一个小山沟里,几个年轻人,一手伸进裤裆捏虱子,一手刻蜡纸,抄写那些高度形式主义的文章。”(《徐冰:愚昧作为一种养料》)徐冰用幽默的词语回忆了那个艰苦的乌托邦岁月。也正是这个刊物,为徐冰带来了进入中央美院学习的机会——因为《烂漫山花》,他被派往中国美术馆与其他专业美术工作一起修画。也正是在这里,他听说了央美重新招生的信息。靠着青年的热血以及对美院的憧憬,徐冰克服了现实的困境,最终参加了央美的入学考试——其实,由于山洪断路当徐冰到达考场时,考试已经结束。但那个混乱年代的混乱管理,给了徐冰机会,他独自一人完成了考试。
  1977年夏,还在知青下放点收粮沟村的徐冰,收到了来自央美的录取通知书。入校后,他被分配到了版画工作室。由于当时的央美,主导教育思想是来自苏联的写实主义,所以学院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的训练。依靠刻苦地训练与之前的绘画功底,徐冰很快让他的绘画基础得到了提高,他的学生作业素描《大卫》让他成为了学院名人,“快开学了,靳尚谊先生来察看教室,看到这张‘大卫’……不久美院,传出了这样的说法,靳先生说:‘徐冰这张大卫是美院建院以来画的最好的’。”


徐冰在美院当老师期间


  不过正当徐冰埋头学院刻苦训练时,时代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中国的思想价值观发生了剧烈地改变。一代人的新价值观逐渐取代了传统:革命、集体、领袖、奉献、永恒、绝对、唯一……这些价值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现实、自我、瞬间、快乐、简单、多元、平等……这些全新的概念首先在大城市的青年中广泛传播。英雄不再仅仅只属于国家制造,民间社会在不经意中,不断推出自己的英雄,这是个迷幻而又令人惊叹的年代。
  此时,身在学院的徐冰已经明显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但他并没有马上投入其中,他在回忆中将自己称为时代的“旁观者”。他归结于自己性格的原因,可事实上,当年的前卫艺术家们很多都是他的朋友,并且他自己很快也投身其中。1984年,徐冰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北朝鲜画展,徐冰在突然之间发现,国内曾经的宣传艺术和朝鲜社会主义艺术一样,陈腐而落后。于是他下决心开始转变。
  《天书》又称《析世鉴》,是徐冰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件装置作品。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全中国都渴求知识的时代,人们读着来自各自方面的书籍。徐冰也开始大量读书,什么书都读,却又感到不舒服。他追溯童自己的童年与阅读经历,尤其是那个“一书独尊“的文革年代。他看到了痛苦、荒谬,也看到了创作的素材。正如他经常所说的“愚昧是一种养料”,蒙昧的生活经历刺激了他创作的神经。他开始用自己的语言,创造自己的书——于是“伪文字”诞生了。他用了数年时间来创作此后称为《天书》的作品。他从《康熙字典》等字典与古书中苦心编篡出一套假文字,但这套假文字却遵循着严格的编造规律——由真实的偏旁部首排列成新文字。之后再将其刻印在木头上,排列成活字印刷板。1988年,当《天书》的第一部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反响剧烈,一些观点认为是对古典文化的灼伤,也有观察者认为,徐冰在前卫艺术时代敢于首先说出官方语言的空白和传统文化的无力。也正是这件作品,让徐冰与张晓刚、王广义、黄永砯等作为当代艺术的代表被记录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史中。
  1990年,徐冰应美国学府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邀请,开始他在美国长达十八年的岁月。在美国的时期,徐冰的生活与工作多在纽约开展。在这座全球最大的现代都市里,拥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士,他们有冒险者、寻梦者、逃亡者、异教徒、同性恋、诗人、富翁、穷人,他们或善良、或偏激,或丑陋或高尚。这座城市的慷慨、磊落和平等、宽容,成全了人们的梦想,也给这个城市蒙上了神奇的面纱。


徐冰.《艺术为人民》.1999年

 

  徐冰的工作室位于布鲁克林区,最初他与朋友居住地下室中。但随着他艺术逐渐被美国人所接受,他的生活也开始改善。1999年,麦克阿瑟基金会就授予其天才奖和31.5万美元的奖金。2001年,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萨科勒画廊首次向在世艺术家敞开大门,为徐冰举办了个展。而苏富比的拍卖中,他的作品《会飞的鸟》被美国收藏家迈克尔·古德高价拿下。利用社会主义特殊生活经历带来的思想养料,徐冰的作品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西方艺术系统中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他的藏家古德豪斯先生曾评价说:“徐冰是最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世界沟通的钥匙。”
  2008年,已成为国际艺术家的徐冰接受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聘请,回国担当了央美的副院长。对于徐冰来说,归国并不只是代表机会,也是挑战。已经适应了西方文化、生活系统的徐冰,归来后所面对并不是他离开18年前的中国。虽然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成为趋势,但矛盾与隔阂依然存在。徐冰回到国内将会面临种种棘手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且不说复杂的人际关系,徐冰的艺术观点与国内流行的思想也多有不同。如果处理不好,必然累及自身。我们并不清楚他归国的最终动力:也许是出于进一步成功的渴望,也许是感于国内艺术状态的落后,又或许如他在2006年给一位纽约艺术家信中所提到:“身为一个艺术家在这个世界上是干什么的,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更具体地说是:你与社会构成一种怎样的交换关系。你要想成为一个以艺术为生的人,就必须搞清楚你可以交给社会什么,社会才能回报予你”,总之徐冰回到了国内。
  2010年,徐冰的大型个展《凤凰》在北京举办,一个体型庞大、结构复杂的“凤凰”被数辆吊车悬挂于今日美术馆门前。这个作品本是徐冰为中央美院筹措经费而作,但它成型展出后,却得到了不同意见,它也让徐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人表示了赞赏,认为这是对时下中国现状的一个准确表达。也有人表示了批评,他们担忧那个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徐冰似乎正在被国内主流文化所吞噬。但至于到底如何,也许只有未来和历史才能给出答案。
  从一开始为生存环境所困顿,到将生活转换成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获得成功,徐冰从平凡走向了成功。并且虽然年近花甲之年,我们仍然对他报有极大的希望:一方面希望他的国际知识背景能够帮助当下中国艺术界缩短与国际水准的差距,也希望他在未来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具影响力的作品。当然这一切需要时间去检验。

责任编辑:刘倩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