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孟禄丁:一切偶发都是必然的等待

时间:2021年07月27日 作者: 来源:

 

 
在2019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大型个展“元·孟禄丁”中,孟禄丁的“朱砂”实验已初次亮相。一场意味着孟禄丁最新工作转向的艺术实验,几乎贯穿了疫情的开始与尾声,并在2021年的年中收获了阶段性成果。2021年6月27日,孟禄丁个展“朱砂”在三远当代艺术开幕。“朱砂”系列作品以14件/组作品,绘画与装置两种形式正式集体亮相。
 
 
孟禄丁对朱砂的兴趣最初始于“元速”系列的机器创作实践。2018年夏天,在个人生活经验的偶然触动下,他开始将朱砂视作独立的创作语言。在近三年的最新探索中,朱砂、雄黄这些自带“能量”的材料,经由艺术家的牵引,在二维画面中获得了能量转化与增强。而材料基于特定文化背景衍生出的符号属性,与作品的符号表达,共同营造出一方涌动着原始能量的“场”——某种精神性的空间由此展开。
 
 
 
孟禄丁个展“朱砂”展览现场
 
 
 
朱砂不仅是中国炼丹术与丹青中的常见的材料,其功能与身份同样变化多端:它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明亮高,硬度低,加热至300度具有毒性,可分离出液态水银。在功能上,朱砂入药可安神、杀菌——“镇心定惊。辟邪清肝。明目祛风。止渴解毒。”在民间的实际功用中,往往与巫术、道家方术等等神秘主义的事物相连,被视作除秽、辟邪之物。这次看似偶发的创作转折,一方面是孟禄丁在“元速”系列机械实验之后回归人工性、物质性。实际上,艺术家对朱砂、雄黄仿佛突然迸发的兴趣,依然在他不断变化的艺术语言与个体经验构筑的内在逻辑中稳定演进——即对于精神性的笃信与追求。
 
 
 
孟禄丁个展“朱砂”展览现场
 
 
 
如果说在“元速”系列中,艺术家借用机器的“自然之力”进行了一场主体隐身的实验,那么“朱砂”系列的主体回归,使创作者的在场成为打通精神与现实空间的中介,如东西方炼金术一般,围绕“变化”,展开对“超越性”的追求,无形之中,创作者获得了与远古“祭司”类似的位置。
 
 
然而,理解“朱砂”系列的复杂之处不在于认识材料或符号解读,恰恰在于如何与作品中翻涌的“能量”链接。一如孟禄丁在本次访谈中所说,“理解我的创作其实很简单,就是理解我这个人。”无论在创作还是生活中,孟禄丁对于“过程”的强调,很容易令人联想起尼采的著名句子:“人是桥梁,而不是目的。”追问“过程”顺其自然地成为打开的“朱砂”系列的关键。带着这一疑问,艺讯网邀请孟禄丁以“朱砂”展览为起点,稍作回溯他的变与不变。
 
 
 
 
受访人丨孟禄丁(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画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采访 | 孟希(简称“Q”)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